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不停地提问,学生不停地回答;教师问得很兴奋,学生答得很热闹。表面上看,这样的语文课很生动,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类课的教学实录拿来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有许多问题值得推敲,并且浅层次的问题居多,重复性的问题居多,枝节性的问题居多。换句话说,表面的热闹背后是一种虚...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的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鲁迅作品,要教出鲁迅作品的特色来。就鲁迅作品本身而言,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也应该有不同的教法。笔者现就鲁迅杂文来谈谈如何更好地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简言之,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扫除模式教学造成的沉闷、压抑和一潭死水的局面。要达此目的,关键就要选好能激起学生思维浪花、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石头"。 相似文献
4.
吴丽华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4,(7):44-4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看到许多教师以一个个琐碎的提问连缀成整个课堂。这些问题大多是文本信息的筛选,毫无思维深度。整个课堂虽然学生活动频繁,气氛活跃,但这种热闹仅浮于表面,毫无根基。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收获甚微。建构主义提出“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的观点,从中可见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那么怎样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呢?笔者以《台阶》这一课堂教学为例试作阐释。 相似文献
5.
6.
以规范的方式写教案,以学术的方式备课,以通俗的方式演讲和讨论。这是孙桂平老师提出来的对语文教学流程中几个重要节点的基本要求。其中,核心的问题是以学术的方式备课,因为只有在备课中以严谨的态度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科学、合理地确定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两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相似文献
7.
本刊第二期《让文本解读走向深入》一文,给读者介绍了追问式时文评点教学案例,从整体上概述了一种文本解读模式。该模式是否能真正使解读走向深入,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深入,二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是否科学。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走进文本深处,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下文作者以具体教学为例,阐述了自己对这两个关键因素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想】经典的杂文,是缜密的思维、深邃的思想与犀利幽默的语言的高度统一,读来促人深思,使人警醒,有极强的思想冲击力,鲁迅的杂文更是如此。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问题探讨中逐层深入思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体操,精神成长的大餐。 相似文献
9.
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细读环节时,起点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笔者试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文本细读起点问题设计时应注意的三个意识。一、由课堂效益看问题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刘洋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23,(29):50-51
《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对该文本的解读可从现实理性的角度进行。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发现文本当中亘古流传的价值,而这恰恰是鲁迅先生在创作《拿来主义》的时候所遵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根据教学思路,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而设计的;二是学生自学发现,或在教师启发下思维“扩展”而产生的。一堂课设计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合乎实际,配套成“链”,以消除“满堂问”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一向被认为是教学的核心。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根据教学的主干内容,显现一个或几个需要学习探究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各种学习活动。它一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字、词、句、篇面面俱到和枝蔓丛生的局面,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及其有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看起来老师用心,学生开心,但细细品味,其实这些课堂内容肤浅,效率低下。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没有形成对课文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在课堂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是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赏析、创造等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主问题”设计有利于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一个主问题就替代了繁多的教学环节,达到语文课堂的高效.如何在设计课堂主问题,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程爱素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2(7):133-134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把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值。当不同的教学设计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应着力于教师、学生和传递的媒体三个要素,三者是否有机结合,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拿来主义》是鲁迅抨击时政、挑战强权思想的代表作,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犀利有趣,多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但由于其文体特殊、思想深刻、年代久远,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不准确,导致学生学习不到位.科学取向教学论是科学心理学在教学设计领域运用的结晶,运用科学取向教学论研究《拿来主义》教学设计,通...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阅读主问题要让学生"动起来""跳起来""笑起来"。就是问题一"炸"开,学生个个不由自主地想"动",有思维的发动,有心灵的震动,有表达的冲动。"跳起来"就是对原文内容的重新加工重组,设计能"跳一跳"的主问题,让学生跳出原有的文本,跳出原有的认识,跳出原有的思路,跳出单一的结论,尝试去发现与探究。"笑起来"就是打散文本的材料顺序,设计主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生 相似文献
19.
从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物理问题的精美创设——问题设计,是教与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能为整堂课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都有直接的影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20.
黄安鑫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42):42-45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