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羌族自古以来都以石砌技术精湛而闻名遐迩,其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为石砌碉房和碉楼。它不仅是羌族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因为它的实用性和抗震性能使它成为羌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人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羌人对宗教信仰的表述在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深入探析了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解读了羌人浓郁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守护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提出了把发展羌区旅游业和羌族传统民族文化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将既有利于提高羌族地区的经济收入,又能促进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从而让羌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羌族碉楼的起源、分类、功能、构造表现出的羌族民族特色对于现代建筑的一些共鸣都有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尤其是碉楼中的代表--桃坪羌碉,经过了5.12大地震后,仍然完整地屹立在川西大地上,这对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羌族地区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羌历年的举办目的及运作方式、举办者和参与者群体、举办规模及形式等方面都在不断变迁。文章分析了节庆旅游开发背景下羌历年的变迁情况及对羌族地区的影响,提出在节庆旅游开发中,羌历年的保护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坚持羌族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期实现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羌族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羌族的碉楼就是一部迁徙史、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它曾是羌人的哨兵,守护着羌人的土地、财产和生命,现在,碉楼守护的是羌人的文化、民俗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伴随羌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羌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和语言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学校羌语文课程因之表现出僵化的羌语文课程主体思维,课程内容也只停留于较表面的认识,课程形式单一死板。为了促进羌族地区中小学羌语文课程更好的发展.要重新定位课程目标,深化羌语文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拓展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实现羌族语言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6.
宁强县羌文化历史悠久,挖掘、保护和传承羌文化,繁荣羌文学艺术创作,对于构建宁强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振兴羌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羌文化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县羌文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羌族文化的传承和"释比文化"息息相关,释比是羌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震后社会各界对汶川的羌族文化和大禹文化保护备加关注。虽然很多羌族文化遗产受到损失,但政府和高校对其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尚玲玲 《林区教学》2015,(2):122-123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因此,羌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担负着实现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体现其民族性与地方性。学校如何实现羌文化的传承值得思考。通过对某小学、某中学羌文化的传承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学校实现羌文化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碉楼系多层塔楼式建筑,在贵州分布十分普遍。贵州修建碉楼始于清乾嘉时期,发展于咸同时期,繁盛于民国时期,与当地的战事、匪患以及防御习惯有着密切关联。就其类型而言,以建筑材料可分为石碉和土石碉;以所有者可分为家碉、寨碉和庄园碉;按照平面造型可分为四角碉、六角碉。贵州碉楼作为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建筑遗存,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震带上的羌族与震后羌文化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应对多发的灾难。羌族培养和造就了坚思不拔的民族性格,积累了丰富的抗震经验和智慧,这是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底气和力量之所在,也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鏊。要认真研究羌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充分认识羌文化与地震灾害等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就地、就近的原则,在孕育羌族文化的土地上重建羌文化;坚持自主、自助的原则,依靠创造羌文化的主体重建羌文化;坚持保护、创新的原则,在活态传承羌族文化中发展羌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恢复重建与建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羌民族永续发展的秀芙家园,把祖先积攒下来的文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学术内卷是群体内部出现的一种“论文数量虚假繁荣而无实际创新”的怪象。以“内卷化理论”审视研究生学术内卷具体化表征发现,论文发表成为毕业答辩、授位衡量“门槛”;科研成果作为读博深造、就业考核“筹码”;学术成果视为学科评估的“附加值”;学术资本积累变成评优、获奖的“硬通货”。研究生学术内卷产生机理主要归结于“破唯”评价标准的模糊认知;高校内评价主体“权力转让”;社会外部“僧多粥少”遴选机制;学位点“量化指标”的评价体系问题。为了抑制研究生陷入学术内卷怪圈,需要重构内部多元评价机制,挥舞好高校科研评价“指挥棒”;正视“第三方”评价人,强化导师培养的主体责任与意识;倡导人才培养多元分流,疏通研究生职业规划“分岔口”;淡化“数字化”发表倾向,塑造研究生学术自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全新的视角,人性化的温暖,剖析羌族民歌《马五哥》的爱情悲剧。力求突破传统审美观念,热情礼赞了女主人公冲破传统世俗的樊篱,敢于抗争的精神,揭示了羌族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3.
神话、传说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它不但向世人展示了古老的思维方式和表意方式.更向世人展示了人类生活尤其是历史记载甚少的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同时,羌族作为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神话传说所蕴舍的扑朔迷离的历史图景就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从羌族民闷故事出发简单的分析了羌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变迁。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羌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羌族神话传说故事只能依靠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单一方式进行流传和传承。以羌族神话故事为切入点探求羌族口传文化的特征与内涵,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羌族神话故事所蕴含的功能和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羌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遗产受到重创,对之的抢救和保护被提上迫切重要的议事日程。地震前后,在政府支持和学界努力下,一批有关羌族文化调查和研究的成果相继推出,  相似文献   

16.
古代羌族被称作是一个往外输血的民族,在中华文明形成的早期阶段,羌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羌人与楚人、商人乃至中亚的其他民族都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因此,从考古、文献、神话、宗教等多重视角去研究先秦时代的羌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先秦社会的文化,同时也可能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上限由丝绸之路开通提前到商代甚至更早,给予古代羌族应有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意义及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羌区学校是"活化"羌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羌族"文化自觉"的重要启蒙地。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重建美好家园、办出有特色的民族教育。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途径有:搜集整理羌族文化资源、重启羌族语言文字课程、增加羌族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羌族文化的魅力、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羌族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以羌族文化的代表人物“释比”为切入点论述了羌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处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小姓羌语具有复杂的语音系统,辅音音位较复杂,元音也有鼻化、清化、卷舌现象,音节结构多样,韵尾辅音受限小,没有形成区分·意义的声调但有习惯重音,另外还有丰富的语流音变现象。从语音上看,小姓羌语与一般意义上的北部羌语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