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歇性低氧训练机理、生理效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生理生化角度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出发,阐述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机理研究现状、对机体产生的生理效应及对其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生理负荷及运动强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的生理负荷,是指学生在教学中所完成的各种练习承受的生理负荷,负荷量的大小是影响身体机能代谢及能量的消耗与恢复程度的重要因素,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所以,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对有效生理负荷价值阈和运动强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体育教学生理负荷的有效价值范围的判定及应用有效心率范围,是宏观控制生理负荷的高有效值和低有效值之间的区域,又可称有效价值阈。实验证明,运动者的心率每分钟在120~180次之间,心输出量为最大,这个心率区域为…  相似文献   

3.
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传统高原训练方法的补充,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使机体生理机能及分子水平产生适应,如血液的EPO、RBC、Hb和骨骼肌HIF、VEGF、肌红蛋白以及毛细血管密度等产生一些适应性变化。由此.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对机体完成细胞功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极为重要。研究证明,微量元素对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恢复疲劳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对体育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通过观察普通大学生在高温环境中上体育课时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研究热环境对运动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为合理安排高校体育实践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如何提高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出科学地运用定向、定序、定度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教学效果,同时研究学生心理、生理特征,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精神应激因素在引起强烈的精神反应的同时,往往也引起人类生理上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为此,本研究收集了因精神应激而引起的心血管反映的临床病例,探讨了心理与生理内在的联系,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进行体育教学与常规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认为按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教学符合科学的教学原则和规律。对增强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证明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教学是可行的.因此要实现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进行教学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为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西宁(海拔2260m)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m-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观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备战雅典奥运会中国跳水队综合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综合运用运动心理、运动生理生化、医务监督、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结合运动实践,利用多学科优势,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国家跳水队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备战工作进行研究,建立了系统而全面的运动员生理、心理、伤病及技战术分析数据库,并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攻关与服务体系,提高了国家跳水队科学训练水平,为国家跳水队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了科研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武术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近、现代武术研究的情况、内容,强调其生理、生化研究的重要性,对今后武术研究提出展望和建议:坚持传统与现代、宏现与微观、整体项目与个体项目并重的研究方法,重视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为武术科研提供思路,促进武术缝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个体评价标准的研究》中有关评分的评价标准,对广东省部分中学学生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指标进行测试、整理和分析,其结果揭示了中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状况和特点,为学校有关部门更切实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磷脂与运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磷脂的生物学特性、生理作用及其与运动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为磷脂的进一步研究和作为运动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探讨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分布与生理负荷量的特点,避免因不同类型的生理负荷强度分布之间的互相叠加而造成总体分布曲线的偏差,对采集30所高校的458名“标志”学生的16万个数据进行K—Mema聚类分析,分成3类曲线,平均生理负荷强度为:113、132、151次/min,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中国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普通高校女生健美操教学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教学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神经酰胺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燕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14-415,418
神经酰胺(Cer)是神经鞘磷脂在神经鞘磷脂酶催化下水解产生的。作为第二信使,它在多种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广泛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及损伤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酰胺在诱导和抑制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乳酸阈训练对蹼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三种方式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具良好的生理效应,但从有氧耐力所获训练效果显示,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方式最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和现代女子足球运动发展趋势,对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主要身体素质进行了研究,为教练员指导训练和研究进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作用受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分泌水平的影响。从一氧化氮、内皮素的生物学功能,运动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分泌的影响,适宜的运动训练引起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生理作用以及过度训练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运动训练条件下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作用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运动实践表明.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具有超群的身体素质、极大的生理潜力和遗传方面的优势,而且还需要具有运用、动员以及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能力。因此在运动员选材中,不仅需要预测运动员生理发展的潜力,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预测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个性运动员一些生理指标的对比研究,找出个性与这些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运动员选材及运动训练提供帮助。本研究首先对广东省体校165名16~22岁的运动员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air)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中的内外向(E)及情绪的稳定性(N)被选作研究的个性维度。问卷调查后根据个性特点,随机挑选出典型内向、典型外向、典型情绪不稳定及典型情绪稳定四种类型的运动员共76名(男40名、女36名)作为被试,并把他们分别分为E1、E2、N1、N2四组,对同一个性维度中的不同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对每个被试进行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睾酮(T),血清皮质醇(Cor)三项指标的测试,运用t检验(组间),得出如下结果:①E个性维度中,外向型男运动员CK、T及Cor值均显著高于内向型运动员,外向型女运动员T值及Cor值显著高于内向型女运动员。②N个性维度中,情绪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