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神话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古中国和古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化中的两朵奇葩.本文旨在比较中希神话的相同与异同之处并对其原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阐释中日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共同点,即他们敢于反抗权威、征服自然、治服怪兽,保护百姓。共同点反映出两个民族在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经历了相同发展阶段。指出中日两国英雄神话又各自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性。其相异性在于:第一、思想倾向不同。第二、中国神话着力歌颂英雄的执着与顽强,而日本神话则大多歌颂胆略过人、克敌制胜的英雄。第三、日本的英雄神话中,英雄们总有好运相随,而中国神话注重体现英雄本色,绝不靠运气。中日英雄神话比较,可以感受到中日两国民族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翔实的史实,缜密严谨的考证,对美姑县的彝族神话和宗教民俗(祖先崇拜)进行了分析,指出:此类神话当是神话发展之滥觞期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大凡与祖先崇拜有联系的神话中的神,乃是信仰中的神,若与祖先崇拜没有联系的宗教,神话中的神,则形成了与人无于系而不再被崇拜的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安 《考试周刊》2008,(24):224-225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同为人类文学史上的瑰宝,都质朴地反映着原始初民对世界的认识,但二者在整体风格、形象塑造、重要伦理观念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这些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了环境、文化、政活、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在两个民族神话文学中产生的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命运观反映了东西方古人对待命运的不同态度和思想行为,但是中希神话却反映了相同的思想主题。在命运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是选择理性还是选择非理性,是选择虔敬还是选择逃避,是选择德性和正义还是崇尚勇力和智巧,成为中希神话的三个不同理路。  相似文献   

6.
大凉山美姑县彝族神话与宗教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翔实的史实,缜密严谨的考证,对美姑县的彝族神话和宗教民俗(祖先崇拜)进行了分析,指出:此类神话当是神话发展之滥觞期特有一种文化现象;而大凡与祖先崇拜有联系的神话中的神,乃是信仰中的神,若与祖先崇拜没有联系的宗教,神话中的神,则形成了与人无干系而不再被崇拜的神。  相似文献   

7.
神话思维出现于原始社会,但在<易经>问世的商周之际,这种思维依然流行,并对<易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一,神话思维的非理性特征对<易经>思维的非理性特征的影响;二,神话"物人混一"思维对<易经>"天人合一"初始思想的影响;三,神话的象征性对<易经>象征性的影响;四,"死而犹生"神话对<易经>"凶而终吉"、"厉而无咎"卦爻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神话与道家、道教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具有相同的思维方式,有着相同的关于宇宙、自然、灵魂等的认识与观念,但晚起的道家、道教显然是受了神话的影响。神话在其流传过程中受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影响一部分被仙话化了,其结果是一部分神话借助道教得以保存,道教借助神话得到了巩固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和满族的天鹅仙女神话都强调了祖先与天神之间的关系,标榜氏族起源的神圣性。两者的区别在于蒙古族神话强调氏族起源的奇异神圣和祖先的非凡出身,而满族神话则主张爱新觉罗黄金家族先祖神异诞生,统治国家的天命授权等。从神话的类型来看,蒙古族神话更接近于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天鹅处女故事类型,满族神话则属于皇权受于天命的建国神话类型,从而形成两者之间较大的差异。相同的故事母题和接近的主题在两个民族中有不同的用途和发展倾向,天鹅仙女神话故事在两个民族中得到了不尽相同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10.
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一书的出版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神话学家不同,他认识到对原始思维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因此他由神话研究入手,强调"神话思维"是包含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统一体,是一切思维模式的源头,并以此为基础奠定了他的文化哲学观.  相似文献   

11.
伏羲神话和九隆神话都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伏羲神话一般被视为是汉族的神话,但在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流传着诸多关于伏羲的神话。需要强调的是,文中所指的伏羲神话是所有和伏羲有关的神话,而不是特指某一个关于伏羲的神话。九隆神话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神话,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神话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拟从情节内容和文化内涵两方面出发,对两个神话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须一瓜小说《有一种树春天叶儿红》与格非小说《不过是垃圾》在主题表达上殊途同归。二者叙事模式相似,叙述方法不同。主题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题意旨却相同。二者通过对现代爱情神话破灭的书写,深入探讨了现代人的精神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苏轼与弥尔顿的悼亡诗比较,两者有相同的主题——对亡妻的追思,以相同的表迭方式选择相同的词汇来描写相同的意象,而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英悼亡诗对爱妻之亡故的态度和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中国视其为永别,格调大多悲伤;英国视其为新生,彼此乐土再相聚,故悲中有慰。中国侧重伦理,爱妻之亡故彰显其善和大义,悼亡意象多贴近生活;英国侧重审美,主要凸显爱妻之貌美才美,多是想象性意象。  相似文献   

14.
对“嫦娥奔月”这则神话以全新的女性视角进行阐释,可以析出女性“逃离”男权压抑的主题。《作女》中的卓尔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与“嫦娥奔月”在形式与内涵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从而形成了原型上的互补与参照。在性别角色规范与自由、理想不可兼得的历史境遇中,嫦娥和卓尔存在着相似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作女》进行合理有效的文本阐释,沿着原型批评与女权主义相结合的方向,我们可以发掘出当代都市女性中“逃离”一族的深刻心理机制,以及“逃离”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15.
血亲复仇是古希腊悲剧《欧墨尼德斯》的主题,也是古希腊神话和戏剧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主题之一。这一主题不仅反映古希腊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和城邦伦理冲突,而且反映了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凡人与神灵伦理冲突,二者实际上又是戏剧背景所处时代社会形态转变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在这个时代,一方面父权制已经建立,需要进一步清除母权制残余;另一方面社会秩序的维护开始从人治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16.
神话元素在汉赋中大量出现,成为汉赋的一大特色。这一方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神话题材运用创作手法的继承,体现了楚文化对汉赋作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汉代国力强大、经济繁荣、社会生活稳定,帝王为追求奢侈和长生不老的生活而倡导有关。此外,还与文人追求名利的自觉追求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帝神话的产生与演变 ,是一个在战国中后期历史人物神话化运动中由历史人物演变为神话人物的典型个案。本文试就黄帝神话化的过程进行梳理 ,认为黄帝神话发端于战国中后期 ,兴盛于战国后期及秦汉时期 ,其后 ,黄帝的神性趋弱 ,而人性趋强 ,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中期 ,谈歌、何申、关仁山三人的创作轰动于中国文坛 ,他们再一次创造了“为大众代言”的神话 ,获得了主流批评的认同和欢迎 ,文坛也显得颇为热闹起来。在喧嚣稍稍平静之时 ,摘过他们的“为大众代言”的所谓硕果来细细品尝 ,却觉苦涩难咽  相似文献   

19.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s upon curriculum formation is an ongoing challenge for adult educators. This discussion describes one approach to curriculum analysis—the aspirational myth—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instructors and learners co‐construct an idealized identity representing the end point of learning. The aspirational myth is described with reference to an empirical case study of a training programme,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叙事有神话与现实两个层面,但当作整体看。整体看《红楼梦》是女娲炼石神话的续篇,一部从天上延伸到人间的"新神话"。"新神话"是对人间"乐事"的考验,"考验"的中心是"情",结论是人生如梦,情缘皆幻。为行此"考验",《红楼梦》中除仙人、仙事、仙境的直写之外,其人间描写的环境也属"幻境",人事的描写也"偶见鹘突",人物的设计也属"幻形",非如读者通常认为的"真的人物",而是为"谈情"所"特制",是理念化、道具化和模式化的,不可以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理解把握这部作品。把《红楼梦》作为艺术看,过去以《红楼梦》所写为"宝、黛爱情悲剧"与"贾府兴衰"的几乎公认的看法肯定是片面甚至歪曲的,应当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