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无论是聚柔成刚的“惊炸”劲,还是化刚为柔的“粘绵”劲,劲力一直是传统武术习练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从劲力是传统武术发展的需要、劲力是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保障、劲力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劲力是传统武术门派追求的核心几个角度论述了劲力在传统武术习练、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得出劲力是传统武术本质追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霍文学 《精武》2007,(2):35-35
霍氏八极拳非常讲究十字劲,过去习练八极拳者也非常注重十字劲,这是练八极拳时必须做到的劲力,也是习练八极拳不同于其它拳种的一大特点。霍氏八极拳金刚八式、八极小架及应手拳的一些套路动作,要求每个动作以十字劲为基础,其动作是向上、下、左、右四方做如同十字  相似文献   

3.
范海彪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5):120-122,12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传统武术传承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师徒制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传授者要经过严格择徒,举行拜师仪式,其传承过程主要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一些拳种有用文字记载的拳谱.师徒制传承方式促进了各拳种的独立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武术流派,同时,也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广泛传播,导致了许多拳种失传.  相似文献   

4.
浅析形意拳的"劲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意拳是流传在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拳种,也是我国民族遗产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及运动形式,深受广大练拳者的喜爱,文章就形意拳在练习时如何提高劲力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武术劲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论证了武术劲力的内涵:人们通过长期、系统而又科学的武术训练后,在武术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协调的整体性力量。并依据逻辑学中的分类原则对劲力的种类进行了简单的划分,最后阐释了劲力的整体性、协调性、集中性与随机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实现传统武术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得标准者得天下,在现代社会,标准化已成为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标准化学科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标准化的历史久远;从标准化学科相关理论的视角看,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主要面临各拳种的流派众多、技术风格不够统一、技术具有模糊性和内容繁杂等问题;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必须满足当下有该拳种各主要流派套路技术体系的权威古谱和文通武备的权威人士两个条件,以及简洁性、综合性、特色性、美观性和科学性5个特征;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尊重传统武术的文化特色、注重武术传统,以及树立文化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武术劲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资料分析,论证了武术劲力的内涵:人们通过长期、系统而又科学的武术训练后,在武术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协调的整体性力量。依据逻辑学中的分类原则,对劲力的种类进行了简单的划分。最后阐释了劲力的整体性、协调性、集中性与随机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定位武术练拳致趣未来发展的研究趋向,探析中华武术(习武练拳)独特的致趣因素及其效果,主要采用访谈法,从技术本体论域的视角切入,从武术教育与教学拳种模式开发、武术课程思政文化育人方式转变、武术功法常态化演练艺术表达苛求三方面出发,思忖技击本质论视域下中华武术练拳致趣的实效改革,得出以下结论:劲力蓄发与体悟攻防、节奏缓疾与身心感受、轨迹曲弧圆融与动作顺畅奔放是达成练拳致趣的三个内在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武术教育如下实践理路:在武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练拳致趣的拳种模式;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渗透练拳致趣的思政文化元素;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训练过程中突出功法常态化训练的致趣作用。  相似文献   

9.
鹿兰锋 《武当》2007,(4):4-6
对传统武术的“界定”:一是从形成历史年代上看;二是从其内容形式上看。传统武术历史悠久,过去大多数流传于民间,十分复杂,多数门派形成于清末民初。从1980年代的3年挖掘整理的成果来看,在我国较有影响的,体系较完整的拳种和地方拳种达129种之多。这些拳种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拳种,包括体系不完整的套路和方法,同一拳种的不同技术流派。总之,这些武术派别在1980年代挖掘整理之前已客观存在,应视之为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现代性语境导致的传统武术拳种训练体系解体和武术拳种趋于同一性,引发了传统武术拳种理论基础过度现代性革新,出现了信任危机和传承问题,本研究对现代性支配下传统武术拳种发展的主体性问题进行哲思。研究发现传统武术拳种偏于一隅技击技术的独特性与现代性对技术标准普遍性的追求,造成特殊存在之间的矛盾是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与认同的主要困境。基于此,研究认为,(1)现代性支配下传统武术拳种主体性的传承问题主要存在两方面矛盾:一是主体意识与对象之间的矛盾;二是主体意识与传承之间的矛盾。(2)传统武术拳种的主体性认同问题主要包含习练者与传承人之间的意识认同,不同传统武术拳种之间的文化认同及民间传习群体与学院派传习的身份认同。通过探讨在现代性支配下的传统武术拳种主体性传承与认同问题,希望能为其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运动技能迁移规律"为理论基础,对拳击基本技术教学训练过程中技能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探索技能迁移规律在拳击项目教学训练中的运用。主动运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干扰,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知拳击技术动作要领,熟练掌握更多的拳击基本技术,提高了教练员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拳种是构成武术大厦的基石,是武术技理与文化的完整承载单元,武术文化传承应以拳种为单位切入。"拳因人兴亦因人亡",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是拳种传承的关键。基于当前拳种传承"僵死"与"活态"的背离、拳理提升的滞后及传承人的老弱与后继乏人的严酷现实,研究着意从武术普及与推广、拳种传人及拳种生存"场域"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武术普及与推广必须强调拳种意识;拳种传人培养应从民间师承、专门武术机构及普通学校三方面铺开;应关注于拳种生存之"惯习"、"地域"与"时域"三域的维护与调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术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路径: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搏击),而两者出现了渐行渐远的趋势.文章认为:当今的中国武术虽然存在套路和散打(搏击)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它们是构成中国武术的必然要素,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不同层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使两者有机地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将两者剥离.武术套路中含有搏击的要素,武术搏击中也应有套路的基础,两者应相辅相成.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从太极拳角度来研究关节位置感,一方面在于寻找形成新技能的"关键性线索";另一方面在于探索传统技术的科学性.用关节位置感测定方法对不同水平练习者进行了感觉测量和分析.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运动过程中太极拳选手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强于一般练习者.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自身学习、探索与教学实践,以醉拳的基本特征、功能价值及技能训练要点为选题,从醉拳手法、步法、身法的特征及训练要点进行剖析。旨在分析醉拳的基本特征,为醉拳技能的训练提供科学的指导作用,也为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醉拳练习者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应进行客观和理智的分析,从而能真正理解醉拳的拳种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八极拳源自"巴子拳"",巴"为"钯"之略写,一拳以钯得名,这种拳也是现在八极拳的开口拳。八极拳在中国武术中是有史料记载的源远流长的拳种,这在武术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多见,而且八极拳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武术拳种的发展脉络,又与每一时代的社会背景、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研究和考察不仅可以丰富八极拳的资料促进八极拳的发展,而且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我们了解每一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拳击比赛中远距离左直拳技术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拳击比赛中 ,掌握击打的拳技是基本技术中关键性技术。它是运动员用快速有力的技术 ,以最小用力 ,获得最大击打效果的重要方法。就此 ,结合多年训练和比赛实践对中远距离左直拳在比赛实战中如何运用 ,能获得良好的比赛效果和成绩加以探究 ,以便运用该拳法进行针对性训练 ,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并为拳击同行提供可参考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体育系拳击专项课技能考试量化评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教学实践,根据拳击课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几项能代表拳击项目不同训练阶段技能水平的技术动作进行量化测评,运用多级复合累进计分法,对技能考试部分进行量化评分,从而初步建立一个既定性又定量的科学评分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的科研方法,对我国形意五行拳与中医养生学关系进行研究与阐述,进一步发掘形意五行拳的健身价值。形意五行拳以五行学说为拳理基础,并与中医的脏腑学说相统一,具有坚实的中医养生理论基础,为形意五行拳今后在健身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