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希杰 男,1940年生,江苏淮安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王希杰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讲授(《语言观和方法论》、(《现代汉语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课程。1980年与吴士文等创建中国修辞学会,为第一任秘书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希杰男,1940年生,江苏淮安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王希杰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讲授《语言观和方法论》、《现代汉语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课程。1980年与吴士文等创建中国修辞学会,为第一任秘书长。王希杰教授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大家之一,他为中国理论修辞学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59年开始写作,1960年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列举和分承》、《鲁迅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从此开始了他的修辞学研究生涯。40余年来,他在语言学原野上辛勤开拓、精心耕耘,在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近600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编、合作主编或参编的著作近10部。主要著作有:《汉语修辞学》、《修辞学新论》、《修辞学通论》、《修辞学导论》、《语法、修辞、文章》、《汉语释疑辩难集》《王希杰语言随笔集》等,在国内语言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聂焱主编的《三一语言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出版发行之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江苏省修辞学会部分会员曾就该书及相关的语言学、修辞学及语言学流派等问题,在南京召开研讨会,一致认为王希杰先生作为“三一语言学”理论的开创者称得上是一面旗帜。聂炎主编的《导论》是一部对三一语言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难得之作,是汉语修辞学学史和汉语语言学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笔者认真研读之后发现,这本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别开生面、特色鲜明,体现了对三一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聂焱主编的《三一语言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出版发行之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江苏省修辞学会部分会员曾就该书及相关的语言学、修辞学及语言学流派等问题,在南京召开研讨会,一致认为王希杰先生作为“三一语言学”理论的开创者称得上是一面旗帜。聂炎主编的《导论》是一部对三一语言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难得之作,是汉语修辞学学史和汉语语言学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笔者认真研读之后发现,这本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别开生面、特色鲜明,体现了对三一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理论修辞学是关于修辞研究的反思,提出修辞学的基本问题。本文仅从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所获得的启发,对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的修辞特性、修辞学的元理论等方面继续提出问题来思考。世界的存在是难以言喻的,修辞起源于语言表达的难度,从语言与世界的距离看,修辞的基本原则应是精确表意,其次才考虑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效果。诗性或修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从德国浪漫主义到尼采、海德格尔以及认知语言学,都认为反讽、隐喻等并非语言的附加成分,不只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而是语言的基本面貌。《汉语修辞学》对相关修辞学元理论问题的思考,已显著提升了修辞学的科学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该书作者王希杰是南京大学教授、语言学专业博导、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修辞学家.王希杰出版论著过10种,论文上千篇.其中1996年出版的《修辞学通论》建立了一个高科学品位的修辞学新体系,被许多批评者誉为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以来的又一座杰出的里程碑.其论文有2篇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新编高中语文第6册语言学单元共收录4位现当代语言学家的文章,他们是:王力、吕叔湘、张志公和王希杰).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王希杰先生堪称一位成绩卓著的辛勤的耕耘者。他为我国语言科学特别是修辞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继承与超越王先生的语言学生涯始于六十年代初。还是大学低年级学生时。他便开始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修辞研究的论文。此后,他主要致力于修辞学研究,旁及语言学其他分支,发表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在这一大背景下,众多的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力图从汉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汉语修辞,就汉语修辞和汉文化之间的关系,汉语修辞在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笔者认为:王希杰先生的《修辞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众多论著中,对汉语修辞和汉文化论述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的高品位的文化修辞学专著.《通论》受到语言学界的极高评价,许多文章赞扬它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内容博大精深,是“面向21世纪的修辞学”(《云梦学刊》1997年第3期徐丹晖文).本文试图就《通论》关于文化与修辞的论述,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国现代汉语修辞学,不能不提及王希杰先生,不能不了解"三一语言学."因为他"建立了继陈望道、张弓以来的第三个修辞学体系"[1]25.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05年1月14日,"王希杰先生修辞学思想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召开,这是一次师生互动性、座谈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王漫宇教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助理兼汉语编辑室主任周洪波先生、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路宝君教授、徐丹晖教授、彭宗平副教授、李峰副教授、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李凡女士、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分社狄国伟先生,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部分研究生.会议由徐丹晖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吴礼权教授发来了贺信并提交了长篇论文<从〈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与原本的比较看王希杰教授修辞学思想的演进>,南京大学博士生李子荣也提交了论文<修辞学是一门语言学科--〈汉语修辞学〉(修订本)读后>.  相似文献   

11.
从王希杰先生《修辞学导论》一书的实际内容出发,联系作者的一贯思想,结合语言运用的事实,评价该书的学术价值,探求其学术成果的形成根源。认为该书体现了王希杰先生修辞学研究的三个特色:一是立足于语言本体,二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注重实用价值。指出之所以能如此,一是源于他早期的语言学思想,二是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谙,三是源于他对西方语言学理论的透彻了解与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2.
执教《先秦诸子选读》一书时,学生对课后的“相关链接”“知识卡片”及其他资料中出现的“譬喻”“比喻”“讽喻”和“设喻”等概念分辨不清。笔者不揣浅陋,试结合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王希杰先生的《汉语修辞学》(以下简称《修辞学》)以及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以上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3.
专家介绍     
唐启运教授唐启运教授,男,1929年12月生,广东电白县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5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毕业后,于华南师范大学任教至今.曾任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广东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语文月刊》主编、广东高考语文标准化考试研究室主任等.唐启运教授30多年来一直从事于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讲授过《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学史》、《马氏文通研究》、《修辞学》、《古今语法比较研究》、《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句子成分论析》(198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概说》(1981年,广东人民出版社)、《毛泽东语言学习札记》(196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和《汉语虚词词典》、《古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虚  相似文献   

14.
一、本书的概要 2008年3月出版的《三一语言学导论》(以下称《导论》),是由北方民族大学教授聂炎主编的一部介绍王希杰先生三一语言学的理论著作。可以说《导论》是第一个三一语言学的样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介绍了三一语言学学说。  相似文献   

15.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毕节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谈到的问题我很赞同。但是关于修辞中的辩证法和修辞技巧的问题,我想补充一些我的看法。 王希杰认为倪海曙,黄遵宪等主张写文章应该写嘴里说得出的话,缺乏辩证法,“只是局部性的真理”。王希杰认为现代派的小说,《三国演义》等,就是需要那种不文不白的语言、“可谁能否定它呢?”我倒是觉得王希杰有点缺乏辩证法了。  相似文献   

16.
<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是一本从宏观上阐释王希杰三一学术思想的论文集.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三一语言学派的成立;三一语言学派的成立是水到渠成的、对修辞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十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了阐释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和他的三一语言学;通过与其他研究王希杰学术思想著作比较对王希杰先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5):F0002-F0002
钟玖英,女,1964年生,江西兴国人,南京晓庄学院语言学教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华东修辞学会理事,江苏省修辞学会副秘书长。钟玖英教授长期从事汉语修辞学、词汇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及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十篇,出版《修辞学:理论新探与现象分析》著作一部,主编《语言学新思维》等著作六部,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王希杰修辞学研究方法和修辞学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家荣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4):49-51,59
二十多年来,王希杰先生一直致力于修辞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动力于修辞学理论体系的架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修辞学的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以笔者有限的学识,对王希杰先生的修辞学研究方法和修辞学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王希杰修辞学研究大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语海扬帆——王希杰语言随笔集》(朱峰编,王希杰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下文简称《语海》)在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修辞学家王希杰先生七十华诞前夕出版发行了,这无疑是献给王希杰先生七十大寿的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  相似文献   

20.
谭学纯 ,男 ,安徽芜湖人。 195 3年生 ,1982年春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 ,2 0 0 1年增列博士生导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汉语修辞学方向学术带头人、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文学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等。谭学纯教授长期研究修辞学、文学语言、语言文化等 ,主要著述有独撰、合撰《人与人的对话》、《修辞 :审美与文化》、《接受修辞学》、《广义修辞学》、《小说语言美学》等 ,合作主编《艺术符号词典》 ,发表学术论文 14 0多篇。 1986年起陆续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