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与一般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表现为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依次递进的特点不同,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首先是从心理适应开始的。虽然女性移民因为婚姻得以进入城市生活,但其社会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而这种低下的社会地位又直接影响了她们与城市居民的接触和交往,影响了她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从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来看,城市女性婚姻移民应属于介于农民工和市民之间的"边际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民对其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大量农村中小学学生向城市"移民"。研究发现:"农村教育移民"社会适应状况良好,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移民"后班级的竞争程度、"农村教育移民"的家庭月收入、移入学校对待"农村教育移民"的态度等是影响其社会适应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亚洲女性的跨国移动备受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女性以婚姻或劳务输出移居到其他国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越南女性通过与外国人结婚的方式移居至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等国家与地区。在亚洲婚姻移民视角下梳理中国和越南对中越跨国婚姻问题研究的情况,旨在为继续中越跨国婚姻问题研究提出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在乡城移民家庭市民化的过程中,乡村的伦理道德必然会与城市伦理道德产生冲突和碰撞,但乡村伦理可以为乡村移民家庭城市道德的融入提供伦理基础,城市道德也可以为乡城移民家庭的融入提供新的道德元素。  相似文献   

5.
1995年到2010年,美华新移民小说中离婚女性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美国梦里》、《美国爱情》、《美国情人》到《白日飘行》,女主人公离婚逐渐获得了合理性,可看做新移民女性对男权保守的"进阶突围",但婚姻道德始终是小说中的重要主题。1996年张慈在美国出版的小说《浪迹美国》通过谢思羽反叛婚姻道德的方式消解男权,显示出美华新移民小说中少见的激进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移民子女融入城市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适应的过程.其与城市文化最直接、最频繁的接触多发生在学校.帮助其跨越城乡亚文化、适应城市生活,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契机.学校可以构建促进城市移民子女融入城市之学校文化模式:学校通过理念文化建设凸显和合与审美精神;通过学校、班级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营造包容、奋发、和美氛围;通过养成教育、家校合作、心理支持等行为文化建设帮助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文化适应;通过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行政服务等制度建设为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村籍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更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农村大学生的城市适应问题,本质上是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及观念的冲突与碰撞.本文立足于对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及原因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社区工作模式来帮助他们学会从被动融入到主动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新疆南疆园艺村和阔纳协海尔村作为田野调查个案,通过对村落中汉族移民在生计方式、语言、风俗习惯、房屋建筑风格等文化要素变迁及其特点的考察,探讨了移民区域在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类型——多元文化格局,及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内外层次差别。最终认为,移民的外在文化特质的适应相对较快,但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特质的适应肯定要滞后于外在适应,甚至停滞不前。但是,深层次的文化调适是移民与迁入社会和谐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在台湾女作家琦君的创作中,涉及女性婚姻爱情的作品数量众多。琦君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敏感表现了旧式婚恋中女性命运的不幸。与同时期的其他作家作品相比,琦君的表述较为宽容、淡定,以理性节制情感,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独特风格。这与其自身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宗教信仰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州市某社区的18位随迁老人的非结构性访谈,了解老人的城市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随迁老人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并通过回访了解社工介入后老人的感受和收获,发现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近年来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就学校适应的界定及构成、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特点、影响因素等3个重要论题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乡边缘区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特殊地域 ,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重要性和复杂性 .要从整体上增强西部大城市的经济实力 ,就必须加快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逐步改变现存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作为西部大城市主城区乡边缘区的农村 ,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和经济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乡村女教师是乡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其婚恋状况对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有显著影响.乡村女教师会依据自己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程度来追求婚恋,从而导致职业变动,并形成"用婚恋来权衡坚守或逃离乡村学校"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倾向.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5位乡村女教师的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本土出身影响乡村女教师的入乡选择和流动意愿;婚恋对象所在地、安家地是乡村女教师职业变动的主要方向;照顾家庭和子女教育是影响乡村女教师职业变动的根本因素.对此为建构稳定的乡村女教师队伍,应促成家校社合力以扩大乡村女教师的社交圈,给予个性化补偿以减轻乡村女教师的家庭负担和顾虑,拓展乡村女教师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此背景下泰州市城乡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因此要缩小泰州市城乡收入差距,应继续保持较快的城市化步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可尝试率先构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嘉禾伴嫁哭嫁是流传于湖南南部的一种民间礼俗,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积淀于其中的女性文化与女性意识所明确指向的社会、文化、自然三个不同层面相一致,即在活动中大都排斥男性,是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是对“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在创作中排斥男性,“从女性角度探讨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之外的女性所创造的‘边缘...  相似文献   

16.
引导性培训是我国现行农民工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对其现状的基本认识,在城市移民的新视角下,逐步改进原有的农民工引导性培训模式,转变农民工的身份与角色定位,调整培训目标与效果,逐步拓展与提升培训内容,改变以往实施培训的方式,使之更切合实际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这些进步离不开外来流动人口对北京建设的支持,不过在很大程度上,外来人口并没有从北京的飞跃发展中享受到较多益处,反而在许多方面成为被政策、公共福利所遗忘的人群。近年来,流动人口城市适应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旨在从农民工的立场出发,为他们发出声音,凸显他们的思虑,探讨他们面临的困境、需求和希望,为政策建议和社会认知提供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都柏林人》中的各色婚姻几乎均为悲剧式,其中充斥着酗酒家暴、寄生剥削、鄙视与怨恨等问题,书中还有许多终生未走进婚姻的女人。结合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对婚姻传统的否定与反叛,以及他对政治领袖巴涅尔因通奸罪被爱尔兰人民赶下台这一历史事件的忿忿不平,可揭示作者描绘都柏林人婚姻惨状的意图——对都柏林人婚姻生活的瘫痪做出诊断并为巴涅尔向虚伪的叛徒发起反击。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取南京市江宁区J小区25名"漂族老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漂族老人"的城市社会适应状态及过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差异性,其适应过程主要呈现4种类型:U型、J型、L型和水平线型。同时,"漂族老人"在城市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应通过"漂族老人"自身、家庭、社工、社区及政府的共同努力来维持并增进"漂族老人"的城市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