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优生的表扬要适度许万明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奖励比惩罚的教育效果好,学生个人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每个班级都有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是应该的。但是,老师对这些优等生表扬、奖励不适度,也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使这...  相似文献   

2.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奖励比惩罚的教育效果好,个人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每个班级都有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是应该的。但是,老师对这些优等生表扬、奖励不适度,也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使这些学生产生骄傲情绪,还将使他们在过多的赞扬中孤立起来。小燕是个天真活泼、能歌善舞、学习优良的孩子,在老师中备受宠爱,每次表扬都少不了她。可是,上期选三好生时,竟没有一个同学提她的名。我感到很诧异,便找到一部分学生了解原由。这个说:“小燕太骄傲,瞧不起人。特别是看不起成绩差的同学”。那个说:“她走我们面前过,不是撇  相似文献   

3.
曾良策 《湖北教育》2009,(11):56-56
老师该如何表扬和奖励学生才更有效?有的老师认为“触及学生灵魂的表扬最有效”;有的老师认为,只要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的,哪怕是“无声的表扬”,也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对面临高考冲刺的学生来说,许诺“奖励他们一个电子相册”,对调皮的后进生来说。承诺把他写进老师创作作品中,对害羞、内向的小学生来说,“奖励他一次成功的机会”,这些都会是“最美的奖励”。  相似文献   

4.
每个班级里面都有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应该的、经常的。不过,如果老师对这些优秀生的表扬不适度的话,有时会适得其反,不但会让这些学生养成骄傲自满的情绪,还有可能让他们在表扬声中高高在上,孤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况发秀 《山东教育》2005,(31):62-62
表扬批评都慎重美国学校的老师表扬学生很“慎重”,很少突出表扬某个学生。老师们认为,突出表扬有两方面不宜:一是重点表扬某个学生,会暗示别人比他差,使受表扬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傲气十足,增加学生间的不平等感;二是担心受到表扬的学生因太过重视“名”,只顾“取悦”老师,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误导,当得不到表扬时就会有失落感和受伤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姑息,美国老师通常会对他们特别“关照”的。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容易产生烦躁和逆反心理,常常会出现一些"学困生",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他们对课程的态度和兴趣。对待这部分学生,老师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他们,特别是那些基础相对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由怕上数学课向爱上数学课方向转变,进而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有几名学习差、组织纪律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也是最难于管理和教育的。但作为教师,又有责任帮助、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够及时赶上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教师应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呢?一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通常,差生的自卑心理也比较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差,老师和同学也对他们“另眼相看”:一犯错误就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即使做了好事,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重视。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上进心,变得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后进生也有优点和长处,他们学习差、纪律差并不一定其它方面也不…  相似文献   

8.
岳恩圣 《吉林教育》2005,(12):39-39
众所周知,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但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有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那么怎样使表扬具有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9.
教师常被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部分教师也的确是按工程师的职责,采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塑造”着学生。比如要求学生绝对听话,不准学生怀疑领导的指示、权威的观点,学生做作业,必须按照老师教给的思路等等。学生照老师的想法做了,他们就小会表扬、大会奖励;学生没有这样做,老师就会想出种种办法“制服”他们,还美其名曰“教育帮助”。这样教出的学生的确不会给老师和社会惹麻烦,让专制的老师和领导可以放心施行自己的专制。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因此,这种教育造成了学生怀疑精神和创造理念的缺失。我…  相似文献   

10.
凡菱 《山东教育》2009,(9):17-20
为了表扬鼓励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们通常会采用评小红花、发小粘贴等方式。在使用这些奖励措施的过程中,老师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考,请看本期“论坛之声”,让我们共同反思:到底该如何奖励孩子?  相似文献   

11.
喜欢被表扬,这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孩子尤其如此。可是,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都是教育的一部分,班级管理中如果只有表扬和奖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够面对人生的风雨吗?显然是不能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特别是班里的“优生”,他们往往只能被表扬,不能被批评,哪怕一句责备的话语、一个责怪的眼神,他们都会觉得受不了。那么,当他们身上出现问题或错误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2.
教师如何恰当有效地表扬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有效表扬,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教师恰当有效地表扬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回味无穷。如何恰当有效地表扬学生呢?首先,表扬要及时、适时。教师要经常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一旦发现学生有良好的行...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表扬与奖励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情上的愉快,从而认识自己的优点与成绩,并努力去巩固与发扬。批评与惩罚能使学生思想受到震动,产生内疚之情,从而认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并努力加以克服与纠正。因此,有效的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他们朝着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采取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方式,决不能滥用表扬,表扬也需技巧。 一是表扬不能过多。过于频繁的表扬,会失去表扬的意义和作用,并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有的学生由此养成为赢得老师的表扬而做好事的习惯。 二是对学生的表扬要实事求是。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常常给学生戴“高帽子”,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这等于给他们埋下了骄傲自大、狂妄自负的种子,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是对学生表扬要注意场合和环境。有的教师喜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学生,尤其是教育那些对教师已经形成了抵触心理的学生时,一般的批评没什么作用,因为这些学生已经对教师的公正产生了怀疑,总觉得教师处处针对自己。这时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错误缺点及由此受到的批评惩罚,也就不会去反省自己的问题。学生没有自省,批评惩罚就失去了意义。于是,有些老师想,既然批评不行,就表扬激励吧,有事无事就表扬,但这种为了表扬而表扬只在低年级有用,高年级学生则会敏锐发现其中的空洞虚假,同样没什么效果。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有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自由发言。有的老师就会乱找优点乱表扬,表扬得学生整堂课自始至终坐得像木偶,表扬得学生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表扬得学生规规矩矩,毕恭毕敬。  相似文献   

17.
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正确的表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讲,表扬是一种强化手段,是使那些符合某种心愿的行为坚持下去的最好方式。虽然我们也可以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批评,但是它的作用远不如对正确做法的表扬。例如,低年级教师就知道,如果整个班级闹得不可开交,只要表扬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小组,全班同学就会安静下来,眼巴巴等着老师表扬。高年级的学生,只要他们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了,他们就会对作文激起前所未有的强烈兴趣。但在教育实践中,经常出现表扬方法不恰当,表扬被滥用、误用和机械套用的现象,有的被学生视为了老师的口头禅,有的不但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让一些学生感到尴尬,甚至产生负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后进学生的转化,是班主任永恒的话题。学生做了好事就表扬,做了错事就批评,这是班主任普遍使用的方法。然而差生大都有逆返心理和抗救性,如果对他们动辄训斥,彳乇往会使他们非常厌恶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尽管教师再苦口婆心,也会被当成耳边风,达不到改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习惯板着脸,学生犯一点点的错就会遭到他们的严厉批评,结果很多学生对这些老师产生了强烈的敬畏之情,从而对其教授的课程产生了某种抵触情绪,其实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批评教育,但是主流应该是正面的表扬教育,通过正确运用表扬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思想潜质和学习潜质,让学生在快乐自信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本期问题:怎样表扬、鼓励幼儿才有效?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作出积极、及时、正面的回应。当一个幼儿任务完成得好或行为表现良好时,我就通过一定的方式,在集体前面表扬这个幼儿。这很有用。因为小朋友们都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有的时候他们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会特意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最近,我发现以前表扬的方式如“磊磊真听话,小朋友都应该向磊磊学习”,“小明真聪明”,“亮亮真棒”等越来越没有效果了--被表扬的幼儿似乎没有反应,有时反而会听到其他幼儿暗地里说:“哼!他还不如我呢。”现在连奖励都没有力量了。比如,我每天都给幼儿贴小苹果贴纸,偶尔不贴的话反而会引起他们的误会。有一次家长来接孩子时发现她没得到小苹果,便问他:“今天是不是没听老师的话呀?”直到该幼儿解释说今天老师没发小苹果贴纸后,家长才放心。对此我突然感到,表扬、奖励变成了幼儿正常表现的标志,而不是良好表现的赞赏或奖赏!我该怎么办?难道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的做法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