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伯箫同志在六一年和六二年,陆续写了一组反映抗战时期延安生活的优美散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前三篇是侧重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延安,《歌声》是从精神生活方面写延安。关于写作这组散文的动因,作者自己说过:“四篇都是想体现一点延安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他还说:“《歌声》,是从唱歌谈起,以唱歌结束的。不过歌声只是一条线,用它串起来的大致是三项内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毛主席教导的青年的奋斗方向;为实现理想、达到方向应当遵守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十分清楚,《歌声》这篇抒情散文,作者命意于延安军民所爱唱的“歌声”,热情讴歌延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作风,抒写作者自己“作为一个亲身接受过毛主席的教育、延安教育”的革命者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2.
吴伯萧同志是我们熟悉的老散文作家。抗日战争期间,作者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八年。对延安的一草一木,倍感亲切;对在延安战斗过的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延安人民,满怀深情。作者曾以延安生活为题材,写过一组散文。《记一辆纺车》、《歌声》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歌声》写于一九六一年。这篇抒情散文,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了延安军民大唱革命歌曲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和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表达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歌声》是一曲延安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 1.学习与继承延安革命精神,激励学生树立革命信念,意气奋发,排除困难向前进。 2.理解并学习本文以歌声为线索,开展联想,纵横交错地组合材料与铺排渲染的写作方法。 3.咀嚼有关词句,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音乐美。教学时数: 两课时(连上)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初二上学期,我们曾学过吴伯萧同志一篇叙事散文《记一辆纺车》。那是他回忆延安生活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着重描绘的是延安物质生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歌声     
品味过这篇散文,我仍沉浸在作者那随歌声而流动的思维,随乐符而展现的画面,随想像而进入的奇妙意境。真是一番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初四册第一五课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的代表性作品,是当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延安生活了 8年,度过了我青年的后期。我热爱延安,把延安看作革命的故乡。" 1961年,我陆续写了一组反映延安生活的短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还有这篇《歌声》。前三篇从衣食住和生产劳动方面写延安,写延安是怎样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歌声》从精神生活方面写延安,写延安那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吴伯箫《就〈歌声〉…  相似文献   

6.
四季的歌声     
四季的歌声,需要你仔细地倾听,才能听出它们的声音,它们就像四个性格不同的音乐家,为人们谱出一篇篇优美的乐章,带来了不同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夜莺之歌》是五年制第十册第18课的一篇阅读课文,该课以“歌声”为线索,“歌声”为主旨,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夜莺”机智勇敢地反法西斯的爱憎分明的品质。课文长,内容丰富。抓住“歌声“五妙”,便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妙“诱敌”文章简述了战斗刚结束村庄凄凉的景象后,接着“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清脆、嘹亮,  相似文献   

8.
《夜莺的歌声》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用夜莺的叫声引诱德国兵,把他们带进埋伏圈,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表现了苏联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的精神。这篇课文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段落清楚,全文篇幅比较长,但以空行为标志自然分成了四  相似文献   

9.
(一)吴伯箫同志回忆延安生活的一组散文(收在《北极星》一书中),文字朴实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堪称得上“文情并茂”。其中《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多次选入中学课本,是公认的、传统的优秀教材。近年来,《歌声》也选入了北京市高中语文课本。通过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是良好的。这组散文,写的是近四十年前的事。那时作者生活在延安,渡过了他的青年期的后几年。显然,对这段生活,作者的感情是深厚的,记忆是深刻的。而这组文章的写成,则大部分在一九六一年(除《窑洞景风》写于一九六二年六月外)。联系时代特点,可以看出作者用意的深长。那时,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特别是苏修的背信弃义,撕毁合同,造成了我国国  相似文献   

10.
记得几年前我在教授《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临了总结全文中心,学生回答完我所提的问题后,我突然明白,语文课堂也是需要歌声的呀!后来我便做了个有心人,摸索着把歌声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让它更好地为语文服务。  相似文献   

11.
看了上面四行字,如果我让你猜这是什么,恐怕你即使猜出一千种答案.也绝对想不到会跟《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扯上什么关系,但是我要告诉你,这四行字就是《夜莺的歌声》这篇课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如果你了解这篇课的内容,再回头对应着去看这16个字,想必你也会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2.
歌声     
<正>从小到大,都有歌声陪伴着我,在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不曾缺少歌声。我从4岁起开始学声乐,每天傍晚,歌声都会从我家传出。因此,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说噪声吵到了他们。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转眼间,我已经长大了,唱功也是今非昔比,再也没有人向我家提意见了。一天,我在小巷里遇见了王阿姨。已经很久没和我说过话的王阿姨笑着对我说:"你昨晚唱的是《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吧?真好听!"我心里一惊:这首歌她竟然都听得出来?此后,我每天练完必须练习的曲目后,都唱几首广为人知的红歌。从此,每天早上我上学时都会听见诸如此类的问话:  相似文献   

13.
歌声(丰县某考生)我爱歌声,因为我的童年是在妈妈摇篮曲的歌声中度过的,而我的少年则是在奋进的歌声中激流而进的。每当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熟悉而又使人心颤的歌声时,(就)不由得使我想起慈爱的母亲和她的歌声。母亲是伟大的,从小我就体会到了。母爱不仅表达在物质享受上,(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上,那  相似文献   

14.
一歌声用动听的旋律串起了我的生活,使它蓄满了幸福;歌声用优美的词句串起了我的生活,使它倾注了深沉。歌声溢满了我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段旅程、每一种心境……  相似文献   

15.
那年,那歌声     
<正>那年她13岁。也许命中注定了那年将会阴云密布,雨雪漫漫,也许那年飘飘的雨雪为她冲破了漫天阴霾(mái),助她寻找一丝生命的阳光。每天她用自己的歌声迎接归来的父亲。听着轻快的歌声,看着欢乐的笑脸,父亲用两只大手轻轻地拍抚着这只"百灵鸟",心里美滋滋的,早已忘记了劳作的艰辛。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用自己的歌声感染着父亲,平淡的日子因为这歌声而充满了欢乐。那天,"百灵鸟"一如既往地去迎接父亲,"啦啦啦,  相似文献   

16.
《夜莺的歌声》全文以歌声为线索,结构清楚,情节引人入胜。教学时,应紧扣歌声,引导学生读懂歌声,品味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一、找“歌声”,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每个段落都写到小夜莺的歌声。教学伊始,可启发学生思考:①从课题看,文章写什么?②为什么要写夜莺的歌声?③课文几次写夜莺的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唱“歌”的?④每次歌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二、议“歌声”,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可从本课段段有…  相似文献   

17.
“乘着这歌声的翅膀,同学们随我前往,去到那美丽的地方,那花园里开满了红花,月亮在放射光辉……”教室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这歌声起伏跌宕,磁石般地吸引着上课的每一个学生和听课的人群。少顷,歌声转弱,在轻忽飘逸的背景音乐中,一位男教师用他那高亢的声音拉开了音乐课的序幕:“美妙的歌,感人的诗,  相似文献   

18.
右飞  邹凯 《高中生》2012,(16):16-17
淅沥沥的雨中,谁在唱歌?歌声那样动听,竟让月亮醉了。淡黄色的月牙儿托风打听唱歌的人。风吹遍了所有地方,也没有找到。歌声停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这叹息是那样悲伤,听得人快要掉眼泪。黄昏的光线降临在最高的树梢上,那歌声又响了起来,鸟儿们沿着声音飞去,寻找唱歌的人。它们飞出森林,飞进城市的楼丛中,在一栋淅  相似文献   

19.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同志反映延安生活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与《歌声》、《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为一组。通过对延安风物的描述,热情歌颂了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高度赞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0.
校园歌声     
校园歌声响起的时候,我心中便闪现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它们迎着太阳闪烁。我看见一张张小嘴里发出美妙的节奏,起伏跌宕和谐有序。每天都有歌声从明澈的教室里穿过门窗,像一群鸟儿展翅飞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