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终身体育是按照自己意愿,进行体育锻炼,并贯彻一生的参与体育学习、锻炼活动的过程。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鸡西大学、牡丹江医学院等几所高校的学生终身体育煅烧意识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提供几点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终身体育的含义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研究,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方面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就是让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不同时段的锻炼要求以及锻炼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人的每个成长发展阶段都应当伴随着相应的体育锻炼。如今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状况,所以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于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宇  高峰杉 《今日科苑》2009,(14):222-222
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高校是大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强化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终身体育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注重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终身体育得以实现的关键,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时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树立了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做到长期自主的运动。对于高校的女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必不可少,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生活学习方式,而在百忙的大学生活中对体育的坚持也是日后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不同于男生,女生主流的体育锻炼方式比较委婉,主要包括瑜伽、舞蹈等,本文就形体舞蹈礼仪在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6.
徐琳  郭琼 《科教文汇》2008,(4):101-101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高等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未来参与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激发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以期对体育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姚春华 《科教文汇》2009,(35):201-201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进行调查分析,本文阐述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能力,探讨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并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郭林 《科教文汇》2009,(13):37-37,46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动机、次数/周、项目、场所选择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陕西省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认知良好,影响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功课忙、运动场地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达到强化学生的健康和健身意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9.
杨建平  贾丽芹 《内江科技》2010,30(1):35-35,97
本文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传授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等几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青少年要加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青少年步入初中阶段后,思维模式逐渐成熟,正是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期,自开展阳光教育活动以来,初中阶段的终身体育意识教育一直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因此体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本文分析了阳光体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对传统体育课堂理念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在新型体育课堂下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已经有了辨别意识,此阶段,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抓住这一重要的时间,在体育教学中对他们实施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终身体育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深入领会这一精神,并把这一精神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达到体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总结健康体适能教育理念的理论精髓,并运用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健美操选项课的教学,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在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健康体适能各项指标、健美操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得出健康体适能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的。这种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使之更具有健美操学习的适应能力,而且还能促进终身体育意识及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总结健康体适能教育理念的理论精髓,并运用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健美操选项课的教学,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在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健康体适能各项指标、健美操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得出健康体适能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的。这种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使之更具有健美操学习的适应能力,而且还能促进终身体育意识及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人的行为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意识和主观思想倾向.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有充沛精力的高智群体,在行为上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取向进行调查分析,为指导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工作:引导学生向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价值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彰显体育的丰富魅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探究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影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因素后,提出针对性的改善与发展建议,进而使学生能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切实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模式出现在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俱乐部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和习惯形成,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目的在于进一步的巩固、完善和发展此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体育应该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加强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完成终身体育教育,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肖永红  王军 《科教文汇》2009,(20):210-210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现已在学校体育界中取得了共识。但要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要走好这一段路就要转变学生健康意识观念,提高学生对健康意识的认识,树立健康思想观。  相似文献   

19.
刘浩 《科教文汇》2007,(12X):145-145,15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体育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路径包括:倡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确立“健、美、乐、达”的学校体育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极其评价体系,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强化理论学习与宣传,加大体育场地和器材投入,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进而积极营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自觉积极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体育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路径包括:倡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确立"健、美、乐、达"的学校体育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极其评价体系,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强化理论学习与宣传,加大体育场地和器材投入,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进而积极营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自觉积极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