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语语言中,"说"字因其丰富的内涵而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语言中,"说"字同样以多种面貌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本文结合多方资料,对"说"字的基本译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望对"说"字的英汉使用方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诗眼"是洞察诗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诗歌的解读虽然与艺术鉴赏有着同形异构的关系,但它自身有着独特的语言特征,那就是要在最少的字中传达尽量多的内容,达到一字传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歌解读中要抓住"诗眼".辨析"诗眼"应关注词类活用,抓住重点字词,并明晰修辞对象和意蕴.  相似文献   

3.
谈"雅"     
王颖 《现代语文》2007,(4):114-114
一、引言 近年来,在书面语和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中,"雅"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比如化妆品的名字:妮维雅、蔻雅、欧莱雅、雅倩、雅芳、雅嘉、雅姿、雅顿、稚诗兰黛等等.虽然这些名字中有音译和意译的,但却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雅"字.本文就现今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雅"字的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论文运用职用学理论对颜色词"黄"的字用职能进行了全面的测查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黄"字的形体构意及其本用职能、兼用职能和借用职能,并重点分析了"黄"字职用的演变情况(兼用扩展和借用扩展).在全面测查的基础上,梳理清楚了"黄"字职用的发展脉络、使用时限和使用频率.不仅充实了职用学的内容,更为汉语史、词汇学、训诂学提供了具体的个案研究实例与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细说"为"字     
"为"字是古汉语作品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常用字.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都具有既简单又复杂的特点,给初学者带来不少麻烦.本文试图对"为"字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作系统的整理,并对其特殊用法作简单的介绍.同时,结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将课文中的典型"为"字例句一一摘出,并给予较为详细的注释.  相似文献   

6.
聂志军 《现代语文》2006,(10):93-94
"之"字是古文中一个常见的虚词,使用频率相当高.对它的词性的划分、语法的分析一直存有争议,在不同时期结论也往往不同.因此,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之"字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之"字的教学严重滞后于"之"字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字有着长期的演化过程,是依据中国六大造字法的形声字面定型的.从"国"字的演化可以看出凝聚力、向心力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可分割和千百年来大家牢不可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即"和"既"的音形义相近,在使用中容易出错.如果我们弄清楚先人是怎样造这两个字的,此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接近整百整十数拐弯处的数"(简称"拐弯数")的数数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难点.尤其是像"189"一次进位的拐弯数,往后数一个数容易数成"200".这表明学生尽管有着"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进位意识,但究竟向哪个数位进一还是模糊不清的.产生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一""十…‘百""千"多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整体结构缺乏认识,造成学生"拐弯数"进位一时无所适从.为此,要突破"拐弯数"的数数,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各计数单位表象和各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表象的建立与梳理.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才"字是一个有着复杂用法的副词."才"字句有典型的语义预设, "才"字本身也可触发非典型的语义预设,随着"才"字位置的变化(或前或后),所触发的非典型的语义预设可分为两类:一是用来表示主观大量;二是用来表示主观小量.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在他的名篇<醉翁亭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一文中接连使用了21个"也"字,这在"也"字的使用频率上似乎是不多见的.此举可以说是创造性使用虚词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2.
表示自然数,目前使用的计数系统是"十进位值制计数系统".所谓"十进"是指10个低级计数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高级计数单位,因此有"满十进一,退一当十"之说.所谓"位值"指同一个数字由其所处的位置决定其所表示的意义,即计数单位的"个数".在位值思想下,"0"的意义非常大.若没有"0"这个符号,则不能用1、2、3、4、5、6、7、8、9这几个数字表示出全部的自然数,因此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称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是最美妙的发明之一.小学阶段学习"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是很好的整体上理解、体验"位值制"思想、体会这种"美妙"的绝好素材.  相似文献   

13.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4.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5.
"黄"与"装潢"     
通过有关工具书的例证说明"黄"字为规范字体,不应写作"黄"和"黄";而"装潢"不是"装璜".呼吁文字使用力求规范.  相似文献   

16.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四字格"角度论述了成语的基本性质,梳理了其基本类型,并指出了人们在运用成语时应注意一些细节,旨在规范"四字格"成语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梳理"之"字的词性及其主要用法(多以<孟子·梁惠王>为例),试图对比现代汉语"的"字分析其在古今汉语使用中的变化差异,并多从其助词的用法角度推测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三"屡屡出现在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中,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人物设王、氛围营造及地点安排上.利用文化人类学理论,笔者发现契弗的"三"字情结其实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此探索利于深化我们对契弗乃至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马氏文通》对"其"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后来的"其"字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在疏理《马氏文通》"其"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马氏文通》的"其"字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