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即范文     
课文即范文灵壁县教师进修学校杨向群每到作文课,每当学生看到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作文题时,不少学生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把哪篇文章作为这篇作文的“范文”?于是就会想到形形色色的《作文选》。在手忙脚乱地翻阅大量的材料后,学生终于“如获至宝”,对照选中的“范文”,...  相似文献   

2.
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常规问题,还应引发学生提出具有发展性和探索性的非常规性问题,把学习引入纵深、数学教学中,教师自己首先要想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提出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与问题”教学课要求学生能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情境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而是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和公开课的课堂上看到或听到这样的出现了意外的课例,即当教师按照自己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中,突然一位学生提出了教师没有预先想到的问题,或学生回答问题时说出的答案教师也没有预见到,于是教师改弦易辙,放弃了原来的方案,以学生类似“奇谈怪论“的问题或者回答为  相似文献   

4.
胡燕 《考试周刊》2012,(24):55-55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或想到圆锥曲线的一些定值问题,学生们也需要教师给予解答和总结。我精选了双曲线五个定值问题。供师生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姜天海 《中国教师》2011,(11):11-13
<正>现在若谈到心理健康,人们首先会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想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往往只看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只强调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天职在于育人,在于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教师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以外,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关心和心理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教师渊博的学识就会失去光彩。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常常对这样一些问题深感困惑:自己为学生付出了无数辛劳和汗水,却为何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呢?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而为何学生就是不领这个“情”呢?自己为教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为何不见学生学习的改善呢?我想也许教师应该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一下,是否有些问题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呢?有一天…  相似文献   

7.
减负是多年来学生和家长,教师一直期盼的,当听到节假日不允许补课时,教师和学生都开心。但真正实行时,短时间的开心过后,一想到要考试,心情变得很复杂,很紧张。  相似文献   

8.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肥十七中曾先如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我认为归根结底,关键是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脑力劳动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课程,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学生的脑力劳动有一定...  相似文献   

9.
提起高考,人们就想到应试,谈到应试,教师就想到专题复习,这是常人的心理反映。然而,当辛辛苦苦地教学却未能分享到学生学业进步的喜悦时,人们又陷入苦恼。高三的学生个个都怀着美好的憧憬,也表现出超常的勤奋与刻苦,显然学生已尽心尽力,无可厚非。这样,对教师自身的教学的反思,也就显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学案教法,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所授内容认真研究,分层次精心设计。如确定重点、要点,找准难点,发现规律,编就问题、填空、是非判断及例题和课堂练习等。目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获得正确答案。然后写成每节课一个学案印发给学生。教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依照学案顺序阅读课文,同时思考解答学案上的问题,记亿重点知识,演练例、习题。要求学生在易出错、易混淆和难点处及时提问,利用反馈信息随机提示指导,教师用不超过三5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总结规律,讲解不易想到的方法与思路,使知识的理解更…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听课或自己上的课中,常发现学生往往受某一事物的刺激或启发而产生联想和疑问。他们往往会在课堂上提出老师在备课中还未考虑到的问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教师能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引导和利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能善待学生的质疑,并加以恰当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从不会想到能围绕教学内容来想,同时从产生疑问到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正如李政道教授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工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要做有心人,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并能善待学生的质疑。下面举两个例子,谈谈笔者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是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点滴感悟。这让我想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问题。语文课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去挖掘语文本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踏进课堂无数次,与学生接触更是常事。看到教师在课内外的一些细节问题,也会偶尔注意到自己与学生接触的言行,从来没曾想到教师的体态居然有人把他变成了一门学问,并总结的这样系统、全面。读了李振村的《教师的体态语言》一书,感受颇多,我的心为之震撼:肢体语言意义如此重大!特别是书的封底有这么几句话更是让我醍醐灌顶:“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服饰、打扮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4.
谈到心理健康教育,人们首先会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怀疑教师也有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心理健康日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甚至会干扰家庭生活。一个优秀的教师,除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需要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然而,教师这个职业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搞好师资…  相似文献   

15.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原来的简单教学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不仅要求教师课前要准备充分,还要求学生在课前也要做好准备。教师应告诉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表现,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准备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易位思索”,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对他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心理上的体验。如设计导语时,应想到学生的心理,把握如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问时,注意怎样叙述问题才能碰撞出…  相似文献   

16.
欲善其事先得其器──由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难题想到的富裕县教师进修学校刘仁提起作文教学,多数教师的感受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当前教师普遍感到有两个难题:一是觉得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学生作文要求不明确、不具体,教师不知道该怎样要求学生h有位教师向笔者抱怨说...  相似文献   

17.
杨丽华 《现代教学》2005,(11):19-20
课堂讨论目前已应用得相当广泛,教师在遇到开放性问题9需要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应用课堂讨论。但是,目前课堂讨论的效果却不容乐观,比如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讨论不深入、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本期我们将“放大镜”转向了课堂讨论,希望能通过几位教师的课堂讨论经验,从教师在讨论中所扮演的角色、讨论应用的契机、讨论的方法等方面,为其他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经常是由解决问题开始的,没有发现问题,就无从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尽可能利用语言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疑问,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观察物理现象,另一方面让学生写出观察现象后所想到的问题,而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可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求知过程的良好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了解、质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提到预习,许多教师都会自然地想到学习课文时需要学生预习,谈到作文预习,很多教师不禁会问: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面向学生一生的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全面的需要.就教师的思维而官,一般思维层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满足与让学生在知识的考试中得到一个高分,而本文由课堂想到社会,由课本知识想到社会实践,由学生的现在想到了人类的未来.本文从教师观念,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论述了教师怎样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