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及一氧化碳是学好本章教材内容的核心,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直接关系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一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好坏,同时学好本节内容也会对"碳的单质"有关知识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并对本章第六、七、八节有机化合物组成成分的推断及燃烧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可以说,"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的(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门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  相似文献   

2.
苏许辉 《物理教师》2010,31(11):9-11
1教材分析 (1)“追寻守恒量”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第1节课,它是后面几节课中涉及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念的基础,因此在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本节是一个新的开端,主要应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改革及规范办学行为的需要,我们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高效课堂展示的活动,为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下面这节课是高效课堂展示课中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直线的斜率(苏教版必修2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们进行了全市高中青年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课题是“归纳推理”(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2)》第2.1.1节“合情推理”之第一课时).全市有11位青年数学教师参赛,11位教师基本素质都很好,各参赛学校也下了较大的功夫,11节课也不乏亮点与创新,但从总体看,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5.
1引言 最近,象山县文峰学校数学组举行了同课异构式的校本研修活动.执教的是该校的两位骨干教师(一位是宁波市特级教师跨区域带徒的特级教师徒弟,另一位是具有十几年教龄的中学一级教师),上课的课题是“平移变换”(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3节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化合价”说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说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第2课时) 1.地位和作用 化合价是是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重要依据,也是化学式意义的深化和拓展。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至关重要,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二算结合’实验课本第三册“找补数”一节的教学目标是:(1)扩充补数的概念,学生掌握互补的两个数的特征,学会并掌握找补数的三种方法;(2)培养学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过程由下面四步构成。一、铺垫练习,设疑定向学生完成下列练习题:1.日算抢答:48+()=100,100-39=(),()+351=1000,1000627=(人2.珠算竞赛:打555。3.填空:4和6的和是(),所以()是6的补数,()也是4的补数,()和()互为补数。点评:教师通过第l、2题,创设了符合学生表现…  相似文献   

8.
1 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中已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统计的基本方法,体验统计思想的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景,使学生认识到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得到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常用实施方法.这些活动的实施就是想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或其它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初步形成运用统计的思想和方法(用数据说话)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中的第2.3.1节“对数”.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幸参加了由连云港市举办的“全市百节好课展示”活动,并讲授了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图形的变化(第1课时)”,感触颇深,现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整理出来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以下简称教科书)第3.1.2小节讲述了“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精确度”和“精确到”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近似数时使用的都是“精确到”,  相似文献   

12.
赵学明 《教师》2013,(25):78-78
为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课堂活动.我们在生物课堂上开始使用导学案,以“心脏”这一课的导学案为例谈一点思路和体会。(设计使用教材是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5~8页。)  相似文献   

13.
没有问题.就无从“探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是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而产生疑问是引起思考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地探究,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探究欲望,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  相似文献   

14.
1.教学内容:行程问题(一)(教材第54-55页的“准备题”,例3和“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 2.教学目的: 2.1 知识与能力: ①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4章第3节的内容为“牛顿第二定律”,关于此节编写笔者提出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对六年级一节“探究活动”课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礼 《数学教学》2005,(10):15-17,49
根据工作安排,笔者在八一中学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上海版二期课改新教材六年级《数学》第一册(试验本)第一章:探究活动(二)一将一个分数拆为几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选择这个内容有两点考虑:1.这是新课程标准确定的专题研究内容,笔者想作点探索;2.探究活动的教学是一个新课题,笔者也想作点尝试.  相似文献   

17.
1 说教材 1.1 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授课时间为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日子应邀参加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中数学专业技能大赛说课轮次的选拔活动,听了一些参赛教师的说课,感觉收获很大.特别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第2章第2.3.3节)的说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促使我去思考如何设计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本文想通过参赛教师的说课案例,从情境创设和公式推导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出发,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1.教学片断呈现及反思 前不久,笔者开了一节公开课——“两点间的距离”(人教版必修2,§3.3.1),在形成“两点问的距离公式”之后,呈现给学生三个例题:  相似文献   

20.
1 教学内容分析 1.1 内容结构及要点 (1)内容结构.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19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其知识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