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云 《中国德育》2012,(24):61-62
学习习惯 始于教师 德育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过程,教育细节是德育过程中蕴藏的无限的教育资源。要教育好学生,先从教师开始。关注教育细节,做真爱教育的实施者;关注教学细节,做教学艺术的研究者;关注形象细节,树立师者为范的楷模。在真爱中,在艺术化的传道解惑中,在楷模化形象感染中,攻克枯燥的德育说教,春风化雨般将德育...  相似文献   

2.
教育过程中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教育细节;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一次表扬也有可能演绎精彩的教育。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相似文献   

3.
课程是由课堂上的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育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育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育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5.
润物细无声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6.
感情细节     
王凌之 《山东教育》2005,(21):110-110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致。  相似文献   

7.
在温州的人民路上挂着一幅很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专注做好每一个细节”,这是一家叫做“伟海拉链”的公司做的广告。每当我坐在公交车里经过这里时,都会看到这幅广告牌,读到这句话,而心中也会由此而发生一些感触。一个关注细节的企业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足一个好教师;一个关注细节的音乐课也必然成就一节成功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8.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周国霞  徐丽琴 《师道》2005,(12):27-27
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故事里寓意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细节,不经意间的教育也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春鸿 《河北教育》2006,(10):24-25
教学活动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细节乃教学中的细小环节,它可以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对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反应。细节虽小,却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教师要关注细节,开掘细节,做亮细节。关注细节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孙宁 《山东教育》2004,(16):61-62
文学作品中,细节往往是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愈是生动新颖的细节,愈让读者过目不忘。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的细节。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发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在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念是支撑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有待开发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甚至一次低头,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精彩的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也可能是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师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才能成就课堂中的那份精彩。一、巧设教案细节,呈现教学活力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依赖于文本、学生、环境的深入,把握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1.找准关键点,预设教案细节我曾听过两节课,教学内容都是等式性质。第一位教师  相似文献   

14.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正如一部部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都是由“细节”组成,并通过细节来感染人一样,课堂教学也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教学细节”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上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会那样充实饱满,那样激情跌宕,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抓住一个细节,就可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掉精彩的课堂。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智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收获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我们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研究与思考。学生关注细节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师关注细节,能准确把握教材,科学讲解知识点,能提高课堂效率,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学习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细节虽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李苗 《农村教育》2006,(5):48-48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就是创建学校品牌的过程。优秀的学校文化必将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在努力打造学校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表层形式,更要在深刻内涵上大做文章。如何大做文章?笔者认为应从细节入手,只有关注细节,才能丰厚内涵;只有关注细节.才能让学校文化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细节是一种真诚的关注,细节是一种敏感的体察,细节是一种创意的设计。细节是微小的,但富有灵性;细节是单纯的,但充满智慧;细节是随意的,但透出思想;细节是平凡的,但显示力量,生活是由细节构成的,人的形象亦是由许许多多细节行为组成的。  相似文献   

19.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足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哺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冉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20.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