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课程的开发促使了课程权力的合理转换与分配,提升了地方的文化品味,对有效发挥地方课程资源的作用和培养地方性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并确立了补充模式、审定模式、招标模式和再开发模式等几种基本模式。但也需要进行完善,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一、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 ,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课程、校本课程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地方课程有两种理解 ,狭义的地方课程是指以各级地方为本位 ,根据其自身特点开发和设置的课程 ,广义的地方课程指凡是在地方实施的课程都是地方课程 ,它既包括国家课程在地方的实施 ,也包括对校本课程的指导。校本…  相似文献   

3.
在地方课程开发中存在着不少误区,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其中,盲目突出地方特色、强调保护地方文化的做法导源于地方课程价值定位的迷离;过分重视课程门类设置和地方教材编写的做法来源于对地方课程开发过程及其重心的忽略和迷失:对地方课程开发主体的误读与错位导致在地方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小一统”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地方课程,必须明确地方课程的“地方”、“地方特色”的内涵,把握地方课程开发与课程管理的关系。兰烹尊鼍不仅具有课程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特殊的价值。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需要地方进行整体思考和系统安排。  相似文献   

5.
陈莉莉 《文教资料》2011,(6):191-193
地方性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形成的特有文化。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新点。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呼唤着地方课程开发.关注地方文化的课程开发对打通教育与生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实现课程文化的意义进而保持地方文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方课程的建设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及课程模式多样化的形成至关重要,地方丰富的社会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才能形成课程。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在德育、科学教育以及审美教育三方面都具有其作为地方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其教育意义对丰富地方课程的内容,提高地方课程开发的水平和深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其它地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歌 《现代教育科学》2007,(1):27-28,45
地方课程的建设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及课程模式多样化的形成至关重要,地方丰富的社会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才能形成课程.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在德育、科学教育以及审美教育三方面都具有其作为地方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其教育意义对丰富地方课程的内容,提高地方课程开发的水平和深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其它地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学校服务:地方对学校课程管理的本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课程领域,地方和学校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地方对学校课程的管理上。服务与支持 是地方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地方对学校课程的管理重点应放在过程和质量 上。地方要实现对学校课程的有效管理,需追求一种精神力量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地方课程在我国负载着特定的意义。加强对地方课程的理论研究既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客观要求,也是课程理论丰富发展的逻辑使然。鉴于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与薄弱,有必要对地方课程的基本含义与价值定位、地方课程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阐释,以期引起更多的理论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确立与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机制与管理模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也是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国内外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地方课程开发在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地方与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以及有效促进地方、学生、学校、教师及课程自身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1985年至2014年,我国地方课程走过了30年发展历程。其间,学界的理论探讨、政府的管理规范和教育实践的实施都在发展中渐臻完善。地方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必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地方课程的理论、政策、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梳理,试图对30年地方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作个归纳。  相似文献   

12.
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  相似文献   

13.
地方课程资源概念的厘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地方课程的不断实施,各地都在积极开发与地方课程相适宜的资源以支持该地区地方课程的实施。然而由于对所使用的概念界定不清,严重影响着地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对资源、地方课程、课程资源等概念进行系统剖析,充分利用属差法,找出地方课程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区别,并从本质属性和特点等角度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正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要想实现应用型办学方向的转变,突出地方特色,加强课程建设将是一个必要的选择,而地方文献课程群建设则是地方高校开展系统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课程设置的缺失,进而对地方文献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内容以及主要特色等作了重点探索。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举措。地方课程的设置促进了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推进了课程与实际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地方课程建设中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明确地方应负的责任,做好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方课程是我国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建设直接关系我国课程改革的全局,为全面提高地方课程的实施效益必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开发地方教材.近年来,江西省在开发和利用地方教材方面取得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要发展地方课程,应采取以下策略:更新观念,提升地方课程意识;国家课程体系应预留空间;地方行政部门和校长应大力支持;改革考试评价体制,促进地方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方课程开发:有待澄清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澄清目前我国地方课程开发中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提出地方课程开发的目的不是为了凸现地方特色,而旨在地方社会的全面改善与进步;地方课程开发的重点不在编写地方教材,而在于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来规划和培养所需人才;地方课程开发不能走向小一统,而应该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性知识倡导的是地方文化差异性及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表明为一种立场和态度。地方性知识理念和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地方文化和"地方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基本形态是综合性的,而非"学科化";是实践性活动,而非"课堂教学化";是实践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非"教材化"。同时,地方性知识对地方课程开发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学俊  周冬祥 《教育研究》2005,26(12):43-48
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多元综合性、动态生成性、可持续发展性、实践体验性、自主开发性等特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应与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有机衔接,以一线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促进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是:开发专门的地方课程,形成国家课程某部分的补充材料,促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渗入各学科领域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还应重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的管理, 促进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