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灵侠 《考试周刊》2010,(30):236-237
"过劳死"一词源自日本,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过劳死"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透过"过劳死"这一表面现象,从解读民族心理层面深层次挖掘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危机意识。集团主义和危机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万事万物都要讲究"度",否则,积极的事物也会对个人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正>一项统计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多1.67小时。有些地区的教师一天工作竟然超过15小时,双休日对教师来说早已成为一种奢侈的梦想。在竞争压力下,大量教师不得不透支健康,一些教师不得不带病工作,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健康管理专家指出:七成教师处于"过劳死"的边缘!  相似文献   

3.
身体健康是船,心理健康是帆。"年轻的时候拿命换钱,年老的时候拿钱保命"。近年来,有关职业人群"过劳死"、出现心理问题等的新闻频频进入公众的视野,挑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  相似文献   

4.
李小琴 《班主任》2012,(1):61-62
正自从遇到小海之后,总是有种挫败感、不安感笼罩着我,焦躁如影随形,沮丧也经常不期而至。几乎每一天都有学生告他的状,不是欺负女生就是把别班同学的脸打肿了,甚至还把笔套吸进自己鼻孔里……后来,只要听到"小海"这个名字,我就有些胆战心惊,以至于我开始忘记他也是个可爱的孩子,忘记他主动擦黑板、主动为女生搬椅子、主动给犯了咽喉炎的老师递上一杯水这些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教育教学中“中等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教师如何去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及疏导;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有增加的趋势。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调查,笔者大体总结了以下几个常见表现,进一步探讨了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初中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并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程度,探索预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长效机制。本次研究采用访谈+问卷+心理测试的方式,对安徽、河南、江西、四川、福建等五个省市的236名曾经的留守儿童目前的心理状况及其曾经的生活经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留守儿童心理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是否独生,母亲的陪伴,关键事件以及师生关系等。其中,对留守儿童心理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其童年阶段经历的典型事件。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的压力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学生心理出现异常,导致情绪低落,身心受损,甚至上演一出出轻生离世的人间悲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人堪忧.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在新时代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个独立群体"留守学生"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留守现象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留守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洞口县5所农村高中的部分教务人员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洞口县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在平时的表现、品行、情绪感受和控制及学习上,比父母双方都在家的学生问题严重些;农村高中"留守学生"虽然在平时的学习中与其他学生没有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求助对象、人际关系、自信心、高考焦虑等方面与其他的学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家庭、学校应当相互配合,促进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是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校德育工作者在完成教育方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外,不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基本工作,不满足于德育工作无的放矢和落后被动的局面,而是主动走出办公室,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在实践中逐步学会了“找事做”。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在网络上看到一段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揭示了教育的某些现状。基本意思是说:当前,“学校教育没方向,社会教育帮倒忙,家庭教育打乱仗,补习教育不正常”。其中,如果孩子早期家庭教育环境不良或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的影响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反映出来,甚至让孩子终身承受“恶果”。然后,针对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你为什么不检验?”这是一位教师在一次评讲试卷时,发出一句无可奈何的话。看得出,这句话中既有对学生糟糕成绩的失望,更有对学生答题态度的失望。然而,仔细想想,许多时候,学生一直在检验,可还是出现类似问题。稍加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学生除了态度方面的原因外,还有解题方法上的原因,即学生不会检验。除了学生的原因,可能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忽略了对检验方法的讲解。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列举以下四种检验方法。一、读一读,通不通典型题目:一种花生的出油率为45%,180千克这样的花生可榨出油()千克。要榨出180千克的油,需要准备()花生。这种题…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本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发现:54.5%的留守孩子希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希望“和亲戚共同生活”占8.6%;希望“一个出去一个在家”占36.9%。也许由于经济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次数也普遍比较少,其中仅在春节回来的占33.2%.还有11.1%两到三年才回来一次。  相似文献   

15.
主诉与个人陈述刘娜(代名),女,初中学生。刘娜自述内容有三个要点:1)班上总有不少同学说自己的坏话;2)老师总挑自己的毛病;3)父母不关心自己,嫌弃自己是个女孩。个人陈述:我觉得学习没意思,整天忙忙碌碌的,很累,也不知道学习到底有什么用,真的没意思。我的成绩不好,同学都瞧不起我,我觉得他们鄙视我。他们还总是凑在一起说我的坏话,但是他们说我坏话总能被我发现。原本我想也许他们是在说别人坏话的,可是他们看见我就不说话了,鬼鬼祟祟的,像是故意不让我知道些什么。那么,这说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关涉人的生活,构成为人的生活,并培养生活中的人。当回归到教育最本真的生命意义,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时,就会生成出这样的提问:"学生,你幸福吗?你感到幸福了吗?如何提高你的幸福感?"事实上,在如此提问之前,就需要自我提问:"我感到幸福了吗?"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自问,也大致能够回答"如何提高我的幸福感"这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问学生,是否真的就能够发现"规律"、"道理"?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答?我表示怀疑。但是,我并不怀疑: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如此提问,应该有此意识——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在从事着"教育",  相似文献   

17.
韦钰 《中学理科》2008,(1):112-113
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谐调与外在行为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它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相适应的行为上,也蕴涵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中的心理特征上.而心理问题就是这些行为的反映.大量的资料表明,现代社会的紧张、攀比、竞争以及新旧体制、新旧观念交错中的从冲撞带来的形形色色的刺激和迷惑,使未成熟的学生心理发展受到过重的心理困扰.但是,在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忽略心理教育,有很多问题是心理造成的.因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与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关系密切。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立足生命健康成长视角,整合区域内外资源,培养家庭心育师,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家长的心理素养和心育能力,减少“家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体制中竞争机制的引入,比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再加上一些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平均分,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面对逐渐增加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压力,容易出现挫折感、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笔者访问过的一位  相似文献   

20.
简约课堂,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它是精湛设计、高效整合,是一种“看山仍是山”的教学境界。对于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而言,简约并不简单。简约课堂的背后,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反复研究学情、不断自我提高等种种“不简约”的准备和积累。只有经历无数次“繁复”的“不简约”,课堂方能呈现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