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作为记录描写魏晋时期人物语言的重要文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魏晋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试图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存现句进行穷尽式的整理研究,总结分析《世说新语》中存在句、隐现句的相关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再现了魏晋风度。谢安是《世说新语》重点记述的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谢安的形象来领略魏晋名士风范,并对谢安的隐居与出仕行为所反映出的魏晋士人心态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是人的大觉醒、大解放的时期。魏晋士人作为魏晋风度的载体,他们追求任情自适的生活方式,崇尚清谈、辨析玄理的生活习尚,以及人物品评的价值观念影响了该时期的世俗行为。《世说新语》作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揭示了魏晋时代士族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4.
人物评判的价值取向经由道德标准、才能标准,再到魏晋时期发展成为审美标准,这在《世说新语》中有所体现。魏晋时期人物品藻审美标准的出现,是由于士人人格精神的独立以及魏晋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魏晋风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文化现象,《世说新语》是一部魏晋风度的故事集.1000多则丰满鲜活的故事,刻画出众多魏晋人物的形象,无论是士族大夫,还是垂髻幼子,都个性十足,彰显出强烈的人文价值.在其中可看到魏晋人的觉醒,虽然这样的觉醒由于阴暗的现实而不得不以隐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来表达.从《世说新语》中,可以看出隐士精神、生命意识以及自然性情是魏晋风度的灵魂,是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汉末魏晋六朝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记载了这个时期士大夫阶层言语行为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就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自由、解放、智慧、热情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来。从生态美学的视野审视《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发现魏晋人对原生态自然和人之自然状态极为推崇,品评人物时喜欢用自然事物作喻,喜欢把人物放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品评,同时,魏晋人也从自然事物中获得了许多人生启示,而这些都很好地阐释了汉末魏晋六朝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7.
《周处》选自《世说新语·自新》.《世说新语》是记述汉末魏晋时期以来士大夫阶层轶闻琐事的一部书,文学史上称之为“轶事小说”.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篇幅短小,语言精炼.其所记未必尽合史实,但却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气.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有所暴露,对一些人物的优良品质亦有所表彰.  相似文献   

8.
魏晋特殊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卓立于中国历史长河的魏晋风流。“言为心声”,《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对话便直露了魏晋士人的心声,彰显了魏晋风流,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想的自由和宗教的多样化、文学的自觉、士族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之风是《世说新语》产生的历史背景。《世说新语》是魏晋士大夫阶层思想、生活的真实全记录。但《世说新语》并非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神明,进而更鼓励人们超脱礼法及各种外在束缚,去追求人格之美与精神之美。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世说》已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传播社会信息。指导社会生活的社会新闻大全。从题材广泛,篇幅短小、趣味性强、人情味浓三个方面论述了《世说新语》所具有的社会新闻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作为志人小说的典范,对魏晋士人的性情才华、逸闻趣事,做出了生动记录,展现了魏晋时代名士深挚隽永的情怀。通过对不同社会身份人物的语言、心理及对比描写,提升了小说的内涵广度。使得整部作品在群像交叠的状态下,充分表达了魏晋时期的人文风度。  相似文献   

11.
魏晋士人追求超越名教、回归自我,也就必然越礼而任情,因而成为一个多情的人群。魏晋士人丰富的感情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形成了以“重情”为主要特征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2.
越中是唐诗之路的心脏地带,自魏晋以来,达官贵人和文士雅客多隐居于此,中国的山水文学和山水诗就诞生在越中。大唐时代文士雅客纷至沓来,使昔日魏晋风流得以再现,其结果即是形成了今人所称的唐诗之路。从唐人诗文所载来看,他们大多是步魏晋人士的足迹来此访胜探幽的。可以说,魏晋风流在越中的活动是唐诗之路的先导。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人们对儒家的修身主义产生了怀疑.魏晋名士的人生观相对以往儒生的人生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悲观厌世,纵情享乐,表现为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4.
老庄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对魏晋士人的思想、言行、风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魏晋士人将老庄的哲学融入自己的人生当中,对自由、生命、自然有了自己的解释。《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体现了当时士大夫在老庄思想影响下的整个精神风貌,展现了他们的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5.
魏晋名士遵循“象——意——象”的身体逻辑结构,其尚情、重性、求真之“意”,通过艺术表现的动力、内容和理想,与身体的欲望、行为、意向之“象”紧密结合。“风骨”等身体的肉体性存在以及“气”、“清”等身体的精神性存在的批评标准也表明,魏晋“意”“象”的身体逻辑,已经以艺术为载体且两相契合。  相似文献   

16.
法律儒家化是中华法系最富特色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时期。文章探究了儒家的礼治原则与魏晋南北朝刑法原则之间的关系,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系列刑法原则具有的儒家化特征,并对其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的思想深深打上了“魏晋灵魂”的烙印,在魏晋士人身上,章太炎找到了精神的链接点,魏晋狂人的士风、魏晋犀利明快攻守有余的文风以及魏晋“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让章太炎在传承中构建了新的精神信仰,从而推动了章太炎一生所执着的民主主义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是上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时贤前彦对此时期的音韵学已有了全面的研究与论述。大体说来,两汉音系接近上古音系,而南北朝音系接近切韵音,三国魏晋正是变更的关键时期。因此,弄清这一时期语音的发展变化,对我们研究漫长的语音发展史无疑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魏晋南朝时期的儒学衰微与经学不振,尤其是魏晋尚虚浮华、通达悖礼等时风对儒学的冲击,顺阳范氏整个家族自觉于儒学的振兴与经学的昌明,以其独特的家世经学与笃厚的经学信仰独行于玄、佛日盛的世俗。世代儒业的顺阳范氏在家传经学(家学)、学有专长的基础上,以儒家伦常一以贯之而又综通群籍,从而形成了迥异于这一时代的崇儒尚经与博学多通之家学学风。  相似文献   

20.
楚辞在汉代奠定其学地位和传播基础,而作为一种体的确认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楚辞》和《楚辞章句》的面世推动了屈骚在魏晋六朝的传播,而这一时期的传播方式与接受角度都有新的变化,从重情而转向了尚辞。随着体辨析的风行与大量的章别集,总集以及书志的出现,魏晋六朝人对屈骚的认识逐渐从模拟怨情转而关注其艳词,并以艳词作为骚体的特色,从汉人的辞赋不分到齐梁人的骚赋分立,从汉人的区别屈宋到齐梁人的屈宋并举,体现了这个时期学观念的演进与学思潮的变化,楚辞随之而成为了独立的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