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讲座《继续教育》数学组第七讲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一、什么是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概括一般是指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舍弃其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例如,从三只鸟、三条鱼、三个梨、三棵树、三本书、三支笔、……,抽象概...  相似文献   

2.
数学──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讲座第六讲 判断力的培养《继续教育》数学组一、什么是判断把概念与概念联系起来,对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称为判断。例如: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是唯一的偶质数。无限循环小数一定可以化为分数。并非所有的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讲座数学《继续教育》数学组第十三讲思维转换能力的培养一、什么是思维转换能力思维转换能力是指:由一种思维对象转移到另一种思维对象、由一种思维方式过渡到另一种思维方式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思维的灵活性。例如,让学生把10—30的整数...  相似文献   

4.
数学──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讲座第五讲记忆能力的培养《继续教育》数学组一、记忆力与数学学习1.记忆力是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必要因素。数学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论是数学经验的积累,还是科学理论的形成,都需要记忆因素参与。因此,英国哲...  相似文献   

5.
数学──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讲座第十一讲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继续教育》数学组一、什么是数学表达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数学语言将自己对于数学的思维、认识和理解叙述出来使他人明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表达能力主要是数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讲座第十讲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一、什么是空间想象能力《继续教育》数学组空间想象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性质进行感知、再认、理解和再造的思维活动。例如,当我们面对一个长方体模型时,我们能够感觉到它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特征,能...  相似文献   

7.
数学──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讲座第十二讲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继续教育》数学组一、数学来源于实践与经验数学最初来源于实践与经验,至今也仍在从实践与经验中吸取着供其生长壮大的营养和力量。翻开数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几何学”这一名称出自古希腊,原文是,它是由(...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因没过好语言关而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对数学语言的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学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因此,"问题解决"必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几何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几何学习的好坏和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直接相关,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直观教学。几何图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一些问题中却也是需要想象的。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真实的图形,从而能快速地在脑海中想象假想图形,做到数形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观力。从小学数学的教学角度出发,初探如何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早已深入人心。原来的"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这不仅是概念名称的变化,而且渗透到"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和"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各个数学领域中。为避免学生对"解决问题"存在畏难情绪,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只是简单地归结为"审题不清",作者认为应当在审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尝试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培养学生检验反思的习惯,显得尤为必要。从而真正使教师"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提升,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基于自能学习的优点和重要性,就教师和课堂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自能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 ,系统性很强 ,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 ,而后面的知识是在前面知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 ,一方面要善于继承传统的好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还要善于研究和创造更好的教学方法 ,把前后的知识系统的联系运用起来 ,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领。迁移 ,是已得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知识的影响。人们解决新问题时 ,总是要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 ,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 ,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 ,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迁移表现在知识技能方面。 新旧知识技能之间都有共同的一些性质原理 …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实践表明,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着重从兴趣激发、实践强化、评价反思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说得清,才能理得顺,才能“学数学”。数学教学不应当只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说数学”能力才能使小学生的数学本质得以发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作者基于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并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评价儿童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重要依据,也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目标中明确指出:"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基础在于语言。"可见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的语言、方法去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是一个系统、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8.
陈玉珠 《天津教育》2022,(22):43-44
<正>“知行合一”理念所关注的是认知与行为结合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遵循该理念,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群体将实践活动与所学知识进行深度融合,以此实现学以致用,即完成从“行”到“知”再到“行”的转变。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帮助小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其知识的应用能力。一、“知行合一”理念内涵“知行合一”指向的是客体顺应主体,其中“知”代表着科学知识,“行”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即可看作“知与行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并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对学生逻辑分析及思维能力考察度极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对学生数学科目的良好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其逻辑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认知能力具有局限性,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较低,且部分学生存在不足,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寻求合适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开拓,以此不断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终促进其良好发展。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从重视阅读能力培养,睿智提升解题能力;巧妙引入数学思想,睿智提升解题能力;灵性培养做题习惯,睿智提升解题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