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是新课改的重要方面,因为目前我们的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就是课堂。但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其二,要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就必须进行公开研讨课,但目前有很多的公开课都是一些失去诚信的课,一些作秀的课。下面是摘自某学生作文中的一堂公开课的…  相似文献   

2.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都懂了,但教师还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在向学生"布道",结果是学生因兴趣疲劳而"万马齐喑";另一种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明显超出学生的实际,学生接受不了,但教师还是自鸣得意地表演着"独角戏",结果是学生因基础缺乏而"混混沌沌".  相似文献   

3.
赵秀莹 《黑河教育》2014,(11):87-88
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是我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以往我常常采用启发式教学,努力将一些问题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但总有一些学生不愿参与其中。于是我就改变了提问的方式:"老师遇到困难了,谁能当小老师来教教我,看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老师,把我教会?"最初学生还能够主动用心地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但这种做法用过几次之后,效果也明显不如从前了。  相似文献   

4.
刘羽 《成才之路》2010,(1):17-17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已成为中学科学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平时科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尽可能地体现出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也不难发现,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中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并已形成了一些僵化的模式:让学生实验,总是把实验步骤讲得详细清楚;让学生汇报,总是尽揽对结论有效的信息,而回避一些对结论虽然无效但能体现学生探究意义的信息;一些分组研讨也流于形式,草草收场。这些人为的限制虽然使学生做出或说出了教师所需要的或所希望的结果,但却严重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中,还是感悟内容和情感多,领悟言语表达少。一些教师虽然能关注“言意共生”,但却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表达方法,或者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之后总结出几条写法。这样的阅凄课虽然关注了“言”,但显然是教师在一味地灌输,贴标签式地植入,而学生缺少真实的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6.
林道洪 《教师》2012,(6):95-96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学习内容,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基本依据,小学科学教材也是如此。它虽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初步科学素养的形成,但教材表象简单,内容仅是一些对话、图片或是提出一些探究的问题等。因此,教师教无所从,学生学而不适。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和挖掘教材,变抽象为具体呢?  相似文献   

7.
苏天送 《考试周刊》2011,(88):100-100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老师引导不好往往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变得不愿意学数学,应付式地学习。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8.
窦瑾 《教学月刊》2010,(6):36-38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都懂了,但教师还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在向学生“布道”,结果是学生因兴趣疲劳而“万马齐喑”;另一种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明显超出学生的实际,学生接受不了,但教师还是自鸣得意地表演着“独角戏”,结果是学生因基础缺乏而“混混沌沌”.出现上述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童晓花 《文教资料》2014,(34):34-35
预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预设一直都是教师的专利。一些教师注重预设教学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预设,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育。本文在客观解读预设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学生自主预设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预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不爱学信息技术知识,要想让学生爱学,就要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地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中,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学习。文中就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及任务设计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也同时看到,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大都还浮于表面,它引起了我们对教育的深刻反思。从我们进行的一些调查中发现,课堂教学中碰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下面把一些主要问题列出并就此谈谈一些思考。一、自主学习浮于表面很多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仅仅是将课文泛泛地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常常是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中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乏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96):21-22
无论是在小学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作文教学素来是困扰全体师生的一个大难题。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学习需要掌握的初级能力,但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一些学生在看到图片时就知道写什么,而一些学生在老师讲解了之后还是理解不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培养,采取新的方式,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让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课堂上这样一些变化:课堂资源的深度开掘,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人文情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张扬,自信得以建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这无疑是很大的进步。但在一些看似热闹的课堂上,笔者却感到了一种担忧,学生发言时,教师有时候不会认真倾听,有些学生也只顾干着自己的事情。可以说,倾听已经成了一些课堂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层面的中小学优秀学生评选、表彰(以下简称"学生评优")在基础教育阶段发挥了独特作用,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尽管广大中小学教师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改革,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一些瓶颈。既然现有的学生评优探索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那就非常有必要建构新的学生评优范式,以期科学地打破学生评优的僵局。一、问题:差额式学生评优遵循的是甄别性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主体性”这一观念虽然逐步被教师们认识、接受,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但多数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究其原因是:也想让自己课堂上有耐心地听学生们自由谈论,但怕学生不着边际会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度;也想让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写出心中所想,但怕这样的答案不能得到改卷老师的认同,从而影响了自己班级的平均分;也想让自己亲近学生,但怕这样失去了师道尊严,影响了课堂纪律。其实这种想法是多余的,许多的教育实践已证明“学生是主体”的正确性,我在这几年的时问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提出以与广大同行交流,如能稍稍解除一些老师的心病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16.
李慧明 《考试周刊》2010,(25):132-133
作为语言三大要素之一的词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但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单词表来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技巧和方法。本文分析了学生在积累词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积累词汇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新课程实施以来,生活化课堂得到很大的推广和使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倾向,这值得我们注意。错误倾向一:重视外在形式,忽视教学实效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课程生活化的形式,而忽视其内涵。课程生活化是为了降低思维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范丽娟 《文教资料》2010,(31):109-110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应地产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但不容忽视的是。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以来,多数教师在关于如何促进学生更愉快地学习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教师尽管想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但这些知识是分散零星地出现的。只有引导学生科学地巩固所学,才能永久地掌握知识。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如何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牢记心间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我校是梧州市一所特色学校,其中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我校的传统科技活动项目,但以往开展这类活动时,通常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做。对此,学生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成立了“初中探究型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尝试在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中,开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组织学生把课本中未能完全理解清楚,但在生活中又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确立为探究目标进行探究。通过一定量的探究实验,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写了一些总结性报告。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验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