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语文教育现代化,要求语文教育要从21世纪形势发展的需要,从未来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文化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国际间交往与竞争的形势来设置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与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产生的影响,面对世界科学文化知识高速发展和高度信息化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严重挑战,如何处理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与科学文化新知识高速无限增长的矛盾。这些都是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体现现代化时要解决的课题。语文教育民族化,要求语文教育要体现母语教育的特点,符合母语教育的规律。要适应我国的国情,要具有中国语文教学的特色,要充分发挥汉语盲文字的优势。为此要继承我国母语教育中的优良传统,要研究总结近20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形成适合我国母语教育的课程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设想:  相似文献   

2.
阿坝牧区的数学教育发展缓慢,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发现其最主要原因是传授数学知识的语言媒介没有遵循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因此,母语应成为学生学习非语言类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并且母语教学也是藏区提高非语言类学科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要注意母语教学坚持"两个原则"、突出"三化"和"八个接轨".  相似文献   

3.
张奠宙 《数学教学》2010,(7):F0004-F0004
近来有机会参加一个“语数外”教学共同规律的研讨会,颇有感触.确实,数学也是语言,科学的语言.因此学习母语、外语和数学,一定会有许多相似的规律.我们应该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审视数学教学.母语和外语教学都要关注语言本身的基础性和语言运用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待母语,是外语教学史上长期争议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旨在遵循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迁移规律,研究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抑制其不利于外语学习的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7,(4):24-24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督学成尚荣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发表了《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一文,文中提出,母语教育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全球化是一个与多样性、多元化同时进行的过程,连接着文化的本土化。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认同不仅是一种身份的定位,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参与的过程。文化认同的关键是文化自觉,加强母语教育既要关注母语根源性这一基本属性,又要关注母语的言说、表达方式的深层定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别人、吸纳多元文化,自觉地担负起发现自己、丰富人类文化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6.
<正>·主持人语·不同种类的语言文字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不同民族的母语教育又有其鲜明的人文特征、民族特色,这就决定了母语教育的发展虽可借鉴其他民族,但不可丢失"自我"。语文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的课程,民族性是它的文化个性。母语教育应走一条"民族化"之路。母语教育"民族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不是"复古",也不是"排外",而是遵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遵照现代先进教育思想来进行和改造母语教育,以尽快祛除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痼疾,加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指出的是,母语教育的目标是现代化,其过程是民族化。只有坚持走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母语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母语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主要的语言教育形式,它通过语言来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而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科,它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又通过文化来丰富和发展语言。因此,在母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的今天,我们应站在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  相似文献   

8.
吴建英     
<正>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优秀教师她以"探索展现母语之美的语文教育"为研究方向,努力将母语教育植根于汉语文本土,遵循汉语言文字特点与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遵照现代先进教育思想来实施和优化母语教育,以期培养儿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母语的热爱之情,构建起独具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母语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育走过了10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小学语文课改应注重借鉴。这些主要有:一是要树立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念;二是编写合乎汉语习得规律的相对稳定的教材;三是运用合乎母语习得规律的教学方法;四是重视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五是加强高师院校中文系语文教育史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课改的空前挑战,多年来未能很好解决的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核心问题再次被提出。借鉴以往,反思得失,从母语教育的本旨出发,研究母语教育的规律和特征,探究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施教策略,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合理途径。母语教育的实用性和基础性在教学内容提炼与选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注学生母语自然习得的已有基础(鲜活的语感和亲历的人文背景)并充分发挥其潜质,遵循母语习得的规律将其(实用需求与语言实践)贯彻于教学实践之中,是语文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的瑞典已经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多语社会.以追求教育的平等为最高目标的瑞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倡导和践行母语辅助和母语指导的多语教育.研究瑞典对母语非瑞典语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母语教育的政策与实践,剖析瑞典多语教育中母语援助和母语指导的内涵,将有助于我们开拓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进行语言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课标语文性质的问题,在教育界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仍有分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出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特征的总结和概括。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就会有什么样课程性质。我们的语文教育特征首先要考虑到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征,也就是说,我们母语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特征,有什么样的母语就会有什么样的母语教育。而我们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却忽视了母语教育特征的研究,也忽视了母语教…  相似文献   

13.
一、母语及其获得规律 心理语言学把一个人出生后掌握的语言称为母语.把掌握母语的过程称为母语获得。一个人出生后。无需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在几年期间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说话。这种现象在普通人看来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其中却包含复杂的心理机制.这就是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长期争论和研究的课题——母语获得理论.母语获得理论对儿童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母语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是先天的语言机制在起作用.有的认为是语言环境的影响.也有认为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欧卫红 《教育探索》2008,3(4):44-45
母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听到、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然习得、发展起来的;外语是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不是本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所必须使用的交际语;双语能力即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并根据需要能进行适时、恰当的切换。母语通常被看做是第一语言的同义语。但是,一个人在使用术语时选择的是母语而不是第一语言,这或多或少的带着一种感情色彩。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母语及母语蕴涵的全部意义,通过语言及其他学科教学,传授给下一代。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里,我们的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汉语及其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文化习俗和诗韵文采等,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要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只靠一两门课是无法实现的。除语文课是重头戏之外,还应包括政治、历史、思想品德和音乐等。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语言应主要为汉语普通话。母语教育甚至还应包括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等,因为我们的国歌人人都会唱,我们的党团信仰能继承和延续,它们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母语的教授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在我国,双语教育的含义是,在非语言学科用汉语普通话和英语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在自己专业领域以普通话和英语开展各项工作的双语人才。未实施双语教育的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属于典型的书面语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但在书面语的读写教学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是中国古代母语教育摸索出来了集中识字、练童子功、依序教学和读写结合等四大法宝。这不仅符合汉语语言规律与语言学习规律,而且具有很明显的可操作性,并能够确保古代母语教育取得实际成效。文章总结和分析了这四大法宝的产生及其蕴藏的原理,以及它们给现代母语教育带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育走过了10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小学语文课改应注重借鉴。这些主要有:一是要树立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念;二是编写合乎汉语习得规律的相对稳定的教材;三是运用合乎母语习得规律的教学方法;四是重视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五是加强高师院校中文系语文教育史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7.
当下,母语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姑且不谈如火如荼的外语学习,来自网络、电视、非法书刊的各种"新语言"楔入母语的躯体,"文化冲突"威胁着孩子们对母语的健康建构。未来的时代首先是"文化重构"的时代,保护母语和优化自己的文化基因,正在成为一个大众瞩目的话题。语文老师直接肩负着母语教育的重要使命,要牢牢占据母语教育的有利地形,为神圣的母语生存、发展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王和平 《教育学报》2007,3(3):46-53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媒介和先导。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入和发展,母语及其文化遇到有史以来第三次危机。母语危机是教育危机,民族文化危机,语言载体危机。母语问题是民族文化的性质和去向问题,是国家、民族的发展问题,是经济、社会和人三者和谐发展的问题。造成母语教育及其文化危机的原因绝非仅仅是英语的介入和对其膜拜式的学习,还有历史的原因,某些考试制度的原因,现行教育体制的原因,人们观念的原因,还有语文教育自身的原因。必须加强母语及文化建设,其一是要继承和稳固传统,营造良好的母语生态环境,正确对待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走正确的发展之路;其二是要兼容并蓄,正确吸收和借鉴世界母语教育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端正观念和认识,确立母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本意是“为了让下一代热爱并掌握祖国语文,即热爱并掌握母语,包括母语的知识系统——语言.和母语的实际运用——言语,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则是提高下一代的言语能力”.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言语训练中把握语言规律.从而发展他们做人所必需的言语能力”。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智育也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核心和本质。这段话,是王松泉先生语文智育观的典型表述.它至少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华章》2012,(31)
韩国语教育以及其语音教育很早就已经在韩国国内提出来了,而我国也是进行韩国语教育较早的一个国家,在语音教育方面也有过很多研究,近几年在韩国国内韩国语教育方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以不同母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韩国语教育已经广泛的开展起来,其中多是以英语母语和日语母语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另外还包括一些欧洲语系人群,这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针对汉语人群的教育研究这些年随着学习者的增多也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