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应解决哪些问题呢?(1)应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2)应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模式:(3)应通过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保证职业分析的质量;(4)应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确定课程实施的结构;(5)应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确定课程排序;(6)应采用(尽量)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课程是根据职业标准及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在数控专业《零件普通车床加工》课程中引入一体化教学法。其课程的设计是根据学生毕业后从事车工行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来确定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专业技能)、方向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再根据车工加工的流程来设计学习领域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划分学习单元,并根据学习单元的特点合理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学习法、演示法、模仿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进行学习和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黄鹏超 《广西教育》2011,(27):88-89
在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课程项目教学改革中,应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来确定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依据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顺序,选择一个真实职业活动中的工作项目为实训载体,用具体工作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能力考核。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软件课程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4个步骤.据此,对软件课程的开发设计,应通过确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主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岗位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基于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史娟 《职教通讯》2023,(3):96-102
产出导向教育(OBE)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已成为新时代的先进理念,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如何应用这一先进理念推进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改革亟待突破。通过分析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内涵,梳理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评价改革建议:一是应树立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二是应突出过程性考核并开发学习成果测评标准;三是应优化课程目标并明确学习成果表征形式;四是应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测评办法并建立改进机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的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相应的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设计.针对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照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重新排序,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课程.  相似文献   

7.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运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路径与步骤,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论述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即依据酒店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归纳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以酒店工作过程为导向,科学设计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8.
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工作过程导向的“程控交换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开发经历了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过程分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对职业岗位所含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出了典型工作任务;第二阶段,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能力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三阶段,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框架完成了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的挖掘和学习情境的构建是课程开发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以生化技术类专业定岗实习课程为例,对其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通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出"工艺操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学习领域目标,继而依据工作元素设计教学内容,最后结合实习岗位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0.
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和活动两种逻辑,职业教育课程逻辑体现学科逻辑解构和活动逻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合乎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应遵循课程目标强调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合理的课程结构、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古建筑手绘表达课程改革,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全面对接;采用任务教学法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通过分析实际的工作过程,确定学习的内容,并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在Oracle大型数据库课程开发中,通过调研,从数据库运行维护岗位工作中总结出7项典型工作任务,详细分析完成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工作技能与知识,确定了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将其序化后设计出适合教学的多个教学情境,每个情境下又设计出若干个学习性工作任务,从而将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中.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基于学术,其出发点是就业对象应具备什么知识,通过哪些学科教学进行培养.在此思想指导下,课程偏重于理论,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常称之为"学科中心课程论",其表现课程设置为三段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二是基于工作的,其出发点是培养对象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技能,其课程设置的方法是根据国家、社会、劳动力市场对职业的需求确定应设专业,根据对职业岗位工作和任务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然后开发课程,决定教学方式.在此思想指导下,其课程目标指向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教学过程和最终的培训效果均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衡量,从而使职业教育的课程与现实的生产技术紧密相联,通常称之为"能力中心论".两种不同的课程观,在职教界始终存在,其中,"能力中心课程论"在我国占据相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理念、思路及其具体的做法:通过校企共建,确定课程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工作任务,设计课程体系,实现能力、知识、素质三结合;根据餐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模块项目;以餐饮企业岗位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确定教学行动,实现"教学做"一体;以掌握餐饮企业岗位职业综合能力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与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相衔接的综合实践课程,按照单证员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整合原有若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过程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开发这一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形成单证员所需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满意度相关理论,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理论课程学习和案例课程学习)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关系以及课程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和深层学习方式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96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理论课程学习和案例课程学习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课程满意度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深层学习方式对案例课程学习与课程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在深层学习方式下,案例课程学习对课程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习领域课程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设计,是对学科体系下课程方案的结构和按照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下的重构。在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处理好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场所两大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应对现代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应按照行业中高素质劳动者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防止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同时加强课程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课程综合化和实践技能培养两大主题,强调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选修课程改革重在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实现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开设综合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李云飞  高军 《职教论坛》2012,(15):63-66
运用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方法,定位于“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课程为例,通过对该专业的岗位分析确定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再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并确定其学习难度等级,描述职业行动领域及其学习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最后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情境,探索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20世纪职业教育课程几经改革始终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樊篱。为创立更能适应知识社会需求、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课程模式,1996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职业学校使用的被称为“学习领域”的课程指南。所谓学习领域的课程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1998年马格德堡大学巴德(Bader)教授及慕尼黑大学斯罗安讷(Sloane)教授通过两个典型试验,进一步细化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方案,其目的在于对以要素形式、结构取向和认知复制构成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性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这一课程方案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个性化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