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朗读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它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从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得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所以,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都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本文阐述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听"音乐的氛围,激发学生"听"音乐的欲望,教会学生有效地欣赏,在欣赏中"听"懂音乐。经过每一节课锲而不舍地坚持,学生"听"音乐的习惯得到了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曹张健 《学子》2013,(11):41
一、触动学生情感,体验润物无声美术欣赏实质上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活动。它始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觉,通过视觉、知觉联合后再融入情感的过程。学生只有拥有了真正的体验,有了情感的触动,那欣赏才可谓是真真切切的。基于此,在美术欣赏时,我们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参与,综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激发他们的情感。我在教学"色彩的情感"一课时,先安排学生对战争的残酷图片进行一番欣赏,并配以浑厚沧桑的音色对图片进行逐一讲解,那低沉的音乐,成功地渲染了一种凝重的气氛,学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曹张健 《学子》2013,(9):41-41
一、触动学生情感,体验润物无声美术欣赏实质上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活动。它始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觉,通过视觉、知觉联合后再融入情感的过程。学生只有拥有了真正的体验,有了情感的触动,那欣赏才可谓是真真切切的。基于此,在美术欣赏时,我们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参与,综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激发他们的情感。我在教学"色彩的情感"一课时,先安排学生对战争的残酷图片进行一番欣赏,并配以浑厚沧桑的音色对图片进行逐一讲解,那低沉的音乐,成功地渲染了一种凝重的气氛,学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由于中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面对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学校往往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更需要在中职美术教育中增设美术欣赏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程少堂老师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他说得比较理性。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  相似文献   

9.
<正>情感在学生的成长进程里是极其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进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情感渗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有滋有味"。语文老师应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情感要素对学生加以渗透,使学生受到情感要素的影响,不断地形成并发展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标,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一、联系现实,情感渗透有"真味"教师应该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感悟移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双语学习》2007,(12M):146-146
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从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及教学设计入手,尝试从运用健康幽默的语言、情感的熏陶和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律攀攀 《学周刊C版》2019,(9):150-150
美术就是一门教人如何从外观去审美,培养人审美能力的学科。作为美术教师积极开发,有效去利用好美术的生活资源,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都能洞悉生活,给学生一颗良知,让他们都能感悟生活的真谛;同时也要给学生一双巧手,让他们都能创造生活。让学生用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美的心灵去感悟生活,提升美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去创造生活,为生活增添五彩缤纷之色彩,为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文本为载体,找准对话与教学中的融合点,构建有效对话,架起文本解读的桥梁,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就会愈来愈浓。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最具人情味的学科,语文课堂因为有真挚的情感而有滋有味。文章围绕挖掘文本情感,陶冶学生情操;选择激情基点,激发心中感受;利用语言入境,描绘文本意境;借助文字传情,激发情感共鸣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激发学生情感,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本文从"语文味"、"儿童味"、"个人味"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的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四个"味"来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一、语文味语文课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可使课堂充满生机,可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要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亦须倾其千锤百炼之功、辗转腾挪之势,使课堂教学评价“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8.
一、数学味数学教学既要有意识地选择生活中的问题或素材,又要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分析,尝试为这些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最终实现现实问题的数学解决,即"数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首先姓"数",其核心是启迪思维。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不能把数学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或其它类型的活动课,要还数学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数学又姓"小",是儿童的数学教育。因此,在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7,(9)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思想品德或开心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质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