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是指相信自己并运用自己的能力,克服障碍,实现预定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成功意识,是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培养开拓型人才的需要。体育教学是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而兴趣的形  相似文献   

2.
改革的困惑     
<正> 学校体育的改革,搞了几年,平心而论,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但也无需讳言,成绩并不显著。随着整个形势的发展,全国都在喊“深化改革”,自然学校体育也不例外。如今在有关学校体育的报刊上、会议上、文件上、讲坛上,“深化改革”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当然,多数人是想把改革推向深层,但也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们用教育投资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开发人类潜在的智力、体力和心理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制于一定的道德观念,实践着一定的美学要求的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动”。所以,旨在释放、增长人的潜在能力的教育,就不能不在发展智力的同时,相应发展人的体力。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体育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力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华德.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结构方面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这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巨大挑战。分析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多元智力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面临“断代”问题,有识之士在大声疾呼,认为“断代”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父母们。笔者做为一个母亲,也想就此问题谈点看法。搞体育有没有出息?这已无需回答,已经被成千上万的成功者的例子所证明。谁不羡慕郎平、李宁?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这样的人?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父母们都为孩子选择了别的成才道路?除了大家都已经公认的原因外,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莫过于对独生子女的安全保险系数的担心了。勿庸讳言,体育项目,无论是球类还是其他项目,都有一定的危险性。那些著名的体育明星,有几个身上不带伤的?因为搞体育,身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人”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人”、“电视人”等概念的提出和体育实践为“体育人”的提出提供了条件。历史上的“体育人”具有运动和体育、技术和科学、体力和智力等内在矛盾。“体育人”在当前中国体育分析中是一块理论基石,现代中国“体育人”的特征表现为:社会效益和体育效益、身体素质和精神力量、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中国体育怎样发展?这不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践问题 ,更是一个理论问题。多年来 ,我们并没有在理论上搞清“什么是体育和怎样根据中国的实际做体育工作?”我们一直以西方人的“体育”概念衡量和判断中国人的“体育”活动内容、实现形式和方式 ,包括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比如 ,武术是不是西方人概念中的“体育”?从健身方面说 ,或许它是 ,而从文化角度讲 ,西方人的“体育”概念就包容不了武术。将中国武术与篮球、足球同样列为普通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操作和管理(如设立项目运动管理中心 ,搞西方式的“体育规范比…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大多受直接兴趣的驱动,为此设计了“五动”教学。一、“五动”教学的要素所谓“五动”教学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趣动、启动、导动、主动、互动五个要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使学生真正达到乐玩、乐学、乐练;会玩、会学、会练;善玩、善学、善练;增进健康,掌握技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五动”教学的要素如下:1.趣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没有兴趣推动的智力和能力,其维持和发展是难以想象的。”“乐”是小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原始动机,也是小学生评价玩的结果的重要标准。他们对有…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体育工作的同行中,对体育与智育、直观的身体运动与抽象的思维活动的关系,存在着种种说法。有的把体育看成是“蹦蹦跳跳”的机械活动,有的进而说,“体育只是肌肉筋骨的活动,与思维无关”……。本文试图对体育运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管窥蠡测,诚惶诚恐! (一)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脑支配下的活动,都是有意识地去反映外部世界,在人的机体内创造这个外部世界的形象,从而引起机体的种种反应。这种由客观转化为主观的进程,也就是智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智力,广义的讲指人的感  相似文献   

10.
体育、运动、竞技运动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有着不同的本质属性,尽管其功能、手段及主体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包容性,但各自的目标却不尽相同,因而其只能沿着各自的发展轨迹发展,也有着各自的发展特征与规律。它们绝对不能、也不可能相互代替,那种用某个总名称来描述与解释这一类文化现象的尝试实际上行不通。同时,由于“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三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因而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真逗!听——“我特别喜欢体育!你问我喜欢哪些项目,那可太多了!可以说除了地滚球、藤球、曲棍球外都喜欢!”著名京剧演员耿其昌对体育的一片热诚之情溢于言表。“我不喜欢体育!”八届政协委员、梅兰芳金奖获得者、耿的夫人李维康偏偏唱反调,“一点儿也不喜欢!”“我是从小就喜欢体育。因为它竞争性特别强,看着过瘾,带劲!”“看来你这人好斗!”“嗯,我好斗。——我好斗?”“你好斗!我比你温柔。为什么不喜欢体育?不为什么,就是不感兴趣。”“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喜欢的人太少了!”笔者惊讶道。“是吗?那看来我是少数派了!”“哎!我就是多数派!”旁边做作业的女儿回头看着一本正经的父母,笑了。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对怎样争取别人的支持这个问题悟出了一些道理。一、要争取别人的支持,首先需自重支持与尊重是一对孪生兄弟、难以分开。古语道:“自重者人重,自轻者人轻”,言简意赅地阐明了这个道理。旧观念下的体育教师形象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体育课被称为学校的小四门课程,这种情况下,谁又能支持你的工作呢?如今,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地位发生了变化,但我们有些同事却不够自重,上课时仍是“一把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这恰恰应验了旧观念的“正确”性,我们自己在损害自己的形象,得到的不可能是支持,只能是轻视。自从我走上体育教师的岗位,时时刻刻都想着如  相似文献   

13.
声明     
“球迷联盟”是架通球迷之间感情的桥梁,可有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球迷联盟”中读者的通讯地址,以当代体育的名义大搞欺骗活动。因此,当代体育杂志社发表郑重声明:凡是打着当代体育旗号搞所谓“中奖”让先交钱再发礼品的活动都不是当代体育的所为。敬请读者小心、谨慎地处理每一封信的内容!当代体育杂志社2000年4月6日声明  相似文献   

14.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创立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但同等重要的七种智力,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智力的含义。本文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从体育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与能力、体育课堂教学的手段、体育成绩的评价等方面,结合体育教学实际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时下非常流行“理念”这个词。有的人听不习惯说,为什么不用“观念”,而要用“理念”?是不是“赶时髦”,“搞文字游戏”?有人解释说:学校体育“理念”的内涵比学校体育“观念”的内涵更丰富,它既包含了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又包含了学校体育的基本观念。如果这种解释能成立的话,那么,学校体育理念,就可以理解为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与观念”。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人经常不无根据地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第一,包括科学、工业、音乐、电影艺术、体育。要是这些方面未能登上“奥林匹克”舞台,这就意味着是一项不规范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智能状况是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关系到培养合格的体育运动人才的重要方面。在我国体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更应对此加以研究,笔者就自己的认识探讨一下体育教师的智能结构。一、什么是智能结构为了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应明确几个概念: 智力。智力是指人的大脑功能,是指一个人脑子灵不灵、聪明不聪明。人脑功能主要包括感受、贮存、判断和想象等方面,因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体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学体育只搞运动教育而不搞健身教育已不能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几项运动知识技能,对终生健身犹如杯水车薪。远远不能适应提高中国人素质的需要。在改革发展向科学化现代化大踏步前进的时代,对体育的改革,应当把原“体育课”改为“运动课”,让少数运动爱好者和运动员去上这种课,给更多的学生开设“健身课”,学习健身知识技能,实行健身教育。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日本在汉城奥运会的惨败,日本部分体育工作者认为“像现在这样的搞法,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在训练中再不采用科学的训练,日本就不可能改变体育三流国的面貌”。实际上,日本并不是没有进行体育科学的研究,有许多人在从事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在日本体育学会、日本体力医学会、日本生物力学会的机关刊物上也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  相似文献   

20.
前言体育教学必须将“学、练、问”与“情感、知”的关系协调为一个统一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国教育家林格论说:学校中师生情感交往,应该是教师成为相互交流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体育课的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即情感双边交往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是起主导作用的,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