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非对立的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事物的异同、优劣或高下,帮助人们准确区别事物,认识事物。我们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集中起来有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叫做比较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能打开思路的闸门,可以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并有所领悟,有所发现;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辨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思维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比较阅读的重点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有两种类型,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比较阅读的教学有…  相似文献   

2.
张翼 《现代语文》2006,(4):79-79
课内外比较阅读题是今年中考文言文试题的一大亮点。它是将课内课外两篇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言文合并在一起设计考题,从而考察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评判、拓展运用的能力,这样就加大了文言文的阅读量和难度。而设计题目一般都是从所选文言文的“同”与“异”来考虑,因此,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熟悉比较点,掌握其规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说起思维训练,人们大多会和数学教学、阅读、作文训练联系到一起;而识字教学只能算是一种基础知识教学,只需掌握即可,何谈思维训练呢?其实不然,识字教学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它也是培养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基地。一、异中求同,训练求同思维所谓异中求同——就是在看来并不相同甚至相反或不相干的事物中寻找其共有的特征。在识字教学中挖掘其共性,往往能发现事物之间隐含的不易发现的共有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读物的本质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把握了。  相似文献   

5.
对比式阅读就是把两篇(两段)或两篇以上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探究它们异同点的比较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它要求学生以阅读为落脚点,在对比中提高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比较阅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扩大阅读量,牢固掌握其阅读内容的重要方法之一。比较,要抓住要领,抓住事物间本质的东西,如黑格尔说的:“假如一个人能看出眼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支笔和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枝,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阅读作品的比较,就要善于从许多不同的读物中去寻找它们的内容或形式方面本质上相同或相异之处,抓住主要方面,确定比较点,然后对比较的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找出比较点中异与同之处,再进一步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这样,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研究性阅读教学不同一般的阅读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创造性的教学目标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研究性延伸阅读为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独立发现、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人文素质。研究性延伸阅读以课内的知识为基准点,广泛收集课外的可比资料,经比较性阅读或专题性阅读,进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研究性阅读教学主张教学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积极开展课外专题性研究与阅读;并注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个性化,倡导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阅读其实是就是一个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作为接受的主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阅读内容(课文及其他文字材料)通过理解来达到一定程度的知识接受。然而,阅读主体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往往还会因为自己所处时代、知识多寡、阅历、地域差异而对所阅读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接受。结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试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对此作一定探讨。根据美学及儿童心理特征,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由于深受生活阅历及文化层次的影响,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倾向,可能更多只是被动、单一接受一…  相似文献   

9.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的进行阅读",这就是比较阅读。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或相异点",即在相互联系中抓住读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学中就不妨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读物。  相似文献   

10.
策略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构件,阅读策略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策略具有艺术性、主动性、针对性等特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勇 《时代教育》2007,(6Z):85-85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要这样来理解。开放性阅读教学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玉芳 《语文天地》2009,(12):26-27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将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或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内容。这种阅读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提高学生感知文本和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与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3.
阅读的实质主要是在语言文字过关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从中吸取于已有益的成分。进而使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发展成为可能。研究资料证明,人在一生中。通过阅读获取的信息占其主体总量的78%,其中书面阅读占阅读的93%以上。因此。学生的阅读水平如何应该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而阅读心理则是其成败的关键。初中学生基于其年龄所限以及学习强度加大等原因,势必或多或少或此或彼地在阅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的问题,本人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发现,影响阅读实效程度最深的莫过于心理误区的消极影响。因此。纠正学生的阅读心理偏差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两种或多种文章(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比较的目的在于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以防混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归纳要点。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理解鉴赏、求同辨异的能力.现行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将内容、形式等具有相似或相关性的文本以专题(单元)板块进行编排,为教师选用比较法组织教学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穆卫红 《课外阅读》2011,(8):283-283
一、依据与设想 新课程的单元编排,是以主题或内容的同一性为依据的,但其在构思、语言、风格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抓住这一同一异,进行以比较阅读为主方法的单元目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如横比、纵比、类比、对比等。通过比较,可使阅读中已知和未知、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借助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观点和同一材料的各种加工方式以及表达上的差异,给学生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教学,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相似文献   

18.
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如横比、纵比、类比、对比等。通过比较,可使阅读中已知和未知、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借助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观点和同一材料的各种加工方式以及表达上的差异,给学生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教学,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相似文献   

19.
比较是理解和思维发展的基础。以比较阅读为抓手,旨在阅读的过程中,针对某个或某些阅读材料(或是字词、句段、篇章,或是标点等),联系与之相关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经过联结、分析、体会,学生在“寻同辨异”的过程中发现语言现象、习得语言表达,思维获得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整本书阅读相较于教材中片段阅读来说是我国语文教育中较为薄弱的一项内容。我国各地区已经陆续采用统编版教材,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进行进一步革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本文认为,整本书阅读是区别于片段阅读、单篇阅读的存在,其阅读对象为结构完整、内容联系的整本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