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科学启蒙》2009,(9):42-43
影响终生的恩师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但他十分勤奋努力,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解放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  相似文献   

2.
3.
欧阳跃 《考试周刊》2011,(37):60-60
本文对陈景润及哥德巴赫猜想做了简明介绍。  相似文献   

4.
陈景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6.
《中小学电教》2003,(10):40-40
陈景润(1933~1966),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了某位教师的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素数和合数",学完了本课内容时临近下课了,教师让孩子们课后看看介绍歌德巴赫猜想的"你知道吗?"。随后,我在这个班里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查:知道周杰伦的有多少人?全班44人,知道周杰伦的人数是44人,知道陈景润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8.
两个差等于2的素数,例如3和5,5和7,11和13,…,10016957和10016959等等,叫做孪生素数.或者说,对于素数P,如果P 2是素数,则P与P 2是一对孪生素数。  相似文献   

9.
陈景润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出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0.
最近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6期刊登的《“除”与“除以”之我见》一文,觉得张维宁老师说的“应该把‘除’与‘除以’两个概念统一起来”,我实不在敢苟同。  相似文献   

11.
歌德巴赫猜想是数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数学猜想是在数学证明前构想数学命题的思维过程:猜想的形成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形象的分解、选择、加工、改造的整合过程。猜想的结果不一定正确,也可能一下子并不能被证明,但不管怎样。它毕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一、复旧引新,理解意义 师:2005年10月12日,我们国家发生了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13.
概率的产生     
德·梅勒是一位军人、语言学家、古典学者,同时也是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赌徒,他经常玩骰子和纸牌。虽然他不是一个全职的数学家,但他经常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和思考赌博中出现的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点数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次,德·梅勒的问题是:假设两个赌博者(德·梅勒和他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维,又叫数学型思维,是以数和形为思维的对象,以数学的语言与符号为思维的载体,以认识和发展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徐迟的一篇题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一时之间令陈景润成为华夏大地上最耀眼的明星。然而我国最早在歌德巴赫猜想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却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16.
17.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例如,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符号,如+、-、×、÷、=、>、<、∽、()、姨等,你知道它们都是谁首先使用,何时被人们所公认的吗?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  相似文献   

19.
在对联中嵌进“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古今屡见不鲜,且其中不乏佳作。  相似文献   

20.
笔者现对《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6期刊登洪涛老师的《角度变换觅巧解》一文,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