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是惭愧,几天前领导让我写一篇关于“幾米”的文章,我才是第一次听说到了这样的一个名字。“现在流行的就是幾米哎!”(好像应该如雷贯耳——) “哦。”显然,我是一副愚昧无知的表情。看来,我真是一个不太跟得上潮流的人。连眼下正流行什么样的书,我都好像总是知道得比人迟一拍。不过,这当然不能归结于闭塞。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太过变幻莫测,就像时装一样,谁能保证流行的就是好看的?!而时下流行的书籍,也往往是并不是合我那古怪的胃口的。就因如此,我先暗自对“幾米”这个字眼没有了什么好感。然而,我还是去书店里买了架子上所能买到的幾米的所有的书——其实剩下的也只有三本了,《照相本子》、《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听说幾米的书现在真的是很好卖。这里就不能不承认幾米是有魅力的了。当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也许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我从来都是这样想的。我喜欢看那些落叶在秋天疯狂地掉落,摇摇晃晃地撞向大地,埋葬整个秋天。我也喜欢黄昏时看夕阳由红变黄,慢慢隐匿在石头、森林之后,余晖把天际涂抹成最后的鲜艳色泽,然后太阳坠落,繁星满天。我从来都是一个人回家,影子在路灯下拉长又变短,我就觉得我特别孤独。我开始喜欢上了看书,大量的书。最喜欢的要数幾米的了,他的文字总是有一种活力在里面。有次我在同桌的桌子上发现了《中学生阅读》,那期的页底是幾米语录,它完完全全地把我吸引住了。我用课间的时间把整本杂志的幾米语录都看完了,然后惊奇地发现这本杂志里的内容也特别好。比如,它会在前面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的读书生涯中,真正能感动我的书,一般在两个方面,一是书的内容;二是书的作者。而在这两个方面中,真正让我感动的一般又只是一个方面。比如《红楼梦》,我读过好多遍,书里的那些人一直没有真正令我为之情感震动的,而书的作者曹氏却使我打心眼里感同身受的不得了。《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本书则不然,它虽然从文学角度上讲,不能够算是精品,可是的的确确让我即为书的内容感动,又为书的作者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喜欢幾米,没有理由地喜欢。直到把幾米的漫画搜罗齐全,心里才有了踏实的感觉。突然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了幾米漫画的音乐版,热爱幾米和音乐的孩子兴奋起来。泡上一杯咖啡,看着热气在眼前徐徐升起,悠扬的乐曲在耳边回荡,眼前闪过一幅幅幾米的画。这时候,好希望时间在这一刻停住,让记忆慢慢延续。  相似文献   

5.
书架     
《今日教育》2013,(2):39-39
《拥抱》 幾米著 出版单位:海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核心内容:《拥抱》是幾米献给大家的新年小小礼物:一只孤单又骄傲的红毛狮子在草原上睡午觉.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包裹正好砸在他头上,他生气地把包裹咬开,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幾米     
第一次接触幾米的作品是在朋友家里,有一本叫《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大幅大幅的画面和简短的几行文字中夹藏着一种纯真,这种效果给了我一种难以名状的力量,周围的事物似乎都被无数次地放大、放大,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在你耳边轻声低语。一个非常细心的创作者,他会用他的眼睛去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7.
译完《小猫杜威》已是半年以前的事了,但翻译过程中那种喜悦和激动的心情依然难以淡忘。记得我当时被书中描写的人猫真情以及主人公的磨难和坚强感动得多次热泪盈眶,书还没有译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向许多朋友推荐了。这确实是一个真的故事,一部爱的传奇。  相似文献   

8.
父亲     
读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已经好多年了,可以坦白地说,那时或许是被动地感动着,而自己的父亲,就像一部深沉的书,虽然这部书里页页都只是白纸,但我可以感觉,那里面织满了对孩子们密密麻麻的感情。在我的记忆中,自我懂事开始,  相似文献   

9.
周末,灯光下,女儿在做作业,我捧着书在读。突然,女儿惊讶地问:“爸爸,你怎么流泪了?”我说《三袋米》的故事太感人了,于是就叫女儿与我一起读。女儿没读一会儿泪水也流了下来。望着泪流满面的女儿,我突然想,为何不把这种感动传给我的学生,让这些独生子女稚嫩却又有些自私冷漠的心灵在情感的触动中温热起来?  相似文献   

1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一书在我国曾是风行一时的"红色经典"。年轻时,我曾不止一遍地读它,并为书中许多动人情节和名言警句感动。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我在这本书里讲的完全是自己的生平","书中对真实性所抱的态度是严肃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钢铁》  相似文献   

1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一书在我国曾是风行一时的“红色经典”。年轻时,我曾不止一遍地读它,并为书中许多动人情节和名言警句感动。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我在这本书里讲的完全是自己的生平”,“书中对真实性所抱的态度是严肃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钢铁》中的保尔·柯察金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所描写的一切是完全真实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李镇西老师来威海做报告,至今我记忆犹新。我清晰地记得他对我们说:"其实我的书,你们也可以写。"第一次看李镇西的书,是《做最好的家长》,我入迷了,于是又买来《做最好的老师》,十分感动。等到看第三本书《做最好的班主任》时,我就显得不耐烦了,今天,受领学校政治任务来读《爱心与教育》,我的头皮已经开始硬了。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幼年读过的书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论语》了。想想一个刚认识几个字的小孩儿,坐在那儿"之乎者也"地读《论语》,我挺佩服自己那时的勇气的。每有疑难问题,我便会拿着书问东问西。大家被我好学的态度感动了,他们很热心地给我解答。有一次,我读到"子夏问孝"这一则,里面有"色难"一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问姥爷。姥爷戴上老花镜,笑眯眯地跟我讲:"这个‘色难’的意思是‘(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敬  相似文献   

14.
边受感动,边学管理2010年荣登日本年度畅销榜第一名,力压《IQ84》的图书是《如果高中棒球队女子经理读了彼得·德鲁克》,累计至今已销售270万册。书讲述的是高二女生川岛南,无意间当上高中棒球队经理,却发现球队问题重重,如同一盘散沙。怎样才能实现打进甲子园的梦想?偶然间,小南拿起了管理大师的经典著作,一点一滴地走进了管理的世界。因为书的畅销,在日本,说"如果德鲁克……"成为一种风尚。我认为作者巧妙之处,也是本书影响如此广泛的根本理由,不仅在于作者给读者提供了令人感动的故事,更在于把"感动"这一整个社会的心理诉求与社会整体的学习渴望结合起来,达到了"边受感动,边学管理"的高度。时代造就书,在这个需要感动、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们需要德鲁克。这是我第一次作为译者、第一次接触青春校园故  相似文献   

15.
“书中人”     
世界上有所谓的“镜中人”、“克隆人”,而我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书中人”。为啥?且听下文分解。我父亲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嗜上了书籍,成了“书痴”。上二年级时,我读了《世界童话选集》,被书中的故事感动了,什么《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七色花》等等故事现在还记忆犹新。我充满着幻想,总想自己快快长大。每次与同学们交谈的时候,我总喜欢学书中小人物的可爱语气,说着与童话有关的话题,后来同学们就习惯性地叫“我童话姐姐”了!三年级时我看完了《三国演义》,我活脱脱地“变成”了诸葛亮”。只要用得着我的时…  相似文献   

16.
开卷小语     
<正> 在遥远荒凉的宁夏西海固,有个女孩在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努力(《与马燕面对面》、《我想读书》)……看了《马燕日记》,编辑部的大哥哥大姐姐都很感动。  相似文献   

17.
唐代史家刘知幾的《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在我国史学批评史上享有盛誉。书中运用浓墨重彩对汉代史家班固所著《汉书》赞赏有加,因此他历来被人们认为是"班马优略论"这一千古聚讼纷纭的论战中,"扬班抑马"的代表人物。同时也对《汉书》提出了猛烈批评,特别是在体例问题上;可是对《汉书》的批评也是值得商榷的。长久以来,这一现象未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因此,评述刘知幾对于《汉书》在体例上的批评,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其史学思想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诗仙李白     
我喜欢看的书可多了!比如《西游记》,比如刘海涛编的《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比如《小学生时空》……  相似文献   

19.
感悟父爱     
在我生日那天,好友送了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的书——《感悟父爱》。 我一口气读下来,不禁被书中那浓浓的父爱感动了。 读到其中一章《摔碎的心》时,我流下了眼泪。这篇文章令我感慨万千:一个 女孩,在刚出生时,就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但是父母没有抛弃她,反而对她更 加宠爱。5岁时,病魔毫不留情地扑向可怜的女孩,扑向她并不富裕的家庭。  相似文献   

20.
刘金霞 《教书育人》2012,(25):74-75
有人说,读书是辛苦的,读书是孤独的,但我以为读书是幸福的。师生一起品读一本好书,体味其中那悠远而绵长的意境,此时,书已不再是一本单纯的书,它成了自己和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善解人意的知己。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书变成了与学生沟通心灵,与家长互通有无的载体。一、品读书本感悟爱我又一次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一直想通过某种载体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爱的教育。蓦然间,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想起了曾经拜读过的那本连夏丏尊先生都非常感动的书《爱的教育》,现在终于有了载体。因此迫切地想把这本影响了几代人的书与学生分享。开学初,我就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开始阅读,着手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