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苇月的话】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首歌叫《十七岁的雨季》,特别红。歌里的忧伤与无奈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男少女所喜爱,也让他们憧憬着赶快到那个年龄去体验歌中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纵观50多年来不同时段的研究状况,对"十七年"小说的认识走过了一段迂回曲折的道路。90年代曾一度被轻视与否定的"十七年"小说重新进入研究者视野遂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以《青春之歌》为例,探讨新历史语境下"十七年"小说的研究,这对于重估"红色经典",筛选"经典作品"入史并进一步拓展"十七年"小说的研究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第一,文艺第二"的社会观、文艺观造成的政治话语/革命话语主导了一切,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了文学秩序。"十七年"文学都打上了"红色"的烙痕,《青春之歌》的显文本也笼罩着这层革命红色光环。从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来看,《青春之歌》真正打动一代青年读者的不是林道静成长中的革命故事,而是它的潜文本中所隐蔽的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正是《青春之歌》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内在奥秘。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流行的"红色经典"热潮也为我们重新解读《青春之歌》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抛开革命故事的外壳,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来探究《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4.
汉庙祭乐歌辞的语言结构形式及其艺术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记载看,汉庙祭乐章歌辞,用于外祭者主要是叔孙通所造辞章及用于原庙的"三侯之章"(即刘邦<大风歌>),汉武帝时,司马相如等数十人所造的十九章<郊祀歌>,亦间或用于庙祭;用于内祭者,主要是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十七章<房中歌>.对于以上这些用于外祭和内祭的乐章歌辞,以往的许多研究者,仅从字面上去和"楚辞"作对比,认为其语言结构形式是对"楚辞"的继承和发展.但实际上,汉高祖等人是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修养的,所谓"刘项从来不读书".只是由于汉高祖对楚声楚调这种地域性色彩很浓的音乐文化极其喜爱,并因为他的这种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汉帝国的宫廷礼乐包括乐章歌辞的创作.所以,从深层意义上讲,汉内外庙祭创造和使用的乐章歌辞语言结构形式,主要是西汉时楚地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地域性语言和该类乐章歌辞要求使然,带有很强烈的"原生态"特点.以它们为代表的汉庙祭乐章歌辞,体现出了"质朴无华,气象宏大"、"古穆精奇,典雅宏奥"、"唱叹吟咏,寓教于乐"等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一篇讲述关于十七岁——花样年华的小品文。十七岁,一个从孩子蜕变到成人的特殊阶段。面对十七岁的生活,我们感觉或许有些措手不及,遇到成长过程中这样那样的烦恼又该如何是好?十七的生活也多姿多彩,充满欢笑。十七岁的花样年华,十七岁的美好回忆,不要让你的十七岁留有遗憾,做最出色的你!——布丁茜茜  相似文献   

6.
正8岁孩子的"课外作业"竟然是一首《压力之歌》,众网友在赞扬孩子有才的同时,也为孩子身上的压力感到怜惜。最近,一8岁学生创作的《压力之歌》在网络上蹿红,其率真实意的表达激起网友的同情。我们不必用娱乐主义来消费学生的真情流露,而应该正视学生《压力之歌》所折射的真问题,为学生减轻压力助一臂之力。学生压力过重,大部分来自学业方面。满载着父母的期待,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学生拼命在题  相似文献   

7.
<正>【技法阐释】人的成长过程,一般以年岁作为标志。每一阶段所发生的事情,就如树木的年轮一样,必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以铺陈排比的方式,将刘兰芝从十三岁到十七岁这一年龄段的经历表述得铿锵顿挫,有条不紊,多层次、多角度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有一个特别火的综艺节目——《我们十七岁》,很喜欢节目的口号"我们十七岁,青春不会累"。十七岁,一个梦想可以开花的年纪;十七岁,一场阳光正好的青春。十七岁的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既然已匆匆,不如早怀念。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设想】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难,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歌行体"的诗歌,并且"歌行体"的特点明显。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和九言,句式灵活;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歌行体诗歌的节奏韵律,快速把握文章  相似文献   

10.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了与传统解读大相径庭的评价,其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批评的各方面,几近涵盖了学界从反面视角批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立足的全部角度。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文学批评论"的相关理论,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中诸多理据提出质疑,而后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本出发,立足于文本的外部形式和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角度,力图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1.
怎么HAPPY     
歌是我心中的风景。我爱歌,从孟庭苇到伊能静,从梅艳芳到孙悦,从《祝你平安》到《快乐指南》,我的音乐之心不泯。在歌声中,我体会到了“人生如歌”的真正含义。多少次,当成功与喜悦来临时,是歌声在表达着我内心的激情;多少次,当失败与伤心时,又是歌声在抚慰我受伤的心灵。歌是一种奇妙的生命之声,时刻在人的脑海里回荡,每首歌都有自己的韵味,让人琢磨不透,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有一些深入人心的歌总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歌的旋律中,我们的心也在飘荡。你快乐吗?怎么HPPY?快乐其实很容易,好的心情总是让你快快乐乐,在我们这个无忧无…  相似文献   

12.
饶雪漫说:"没有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人生的前十七年里,我规矩地顺着长辈们为我铺好的路走,完成了他们为我制定的一个又一个目标——学外语,弹钢琴,上名牌小学,上名牌中学。最后,我按照家人的指示转学到了新疆。我所有的前行道路,都顺利无阻,但我却一直过得浑浑噩噩。某个有街灯亮起的周末晚上,我对着满天繁星第一次咆哮:"为什么要高考?那些出考卷的人,怎么不去死?我好想回家,我不要一  相似文献   

13.
为让现代信息化技术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潜能,笔者利用数字化设备——成长记录仪,通过视频拍摄,结合有目标地分"忧一有一优"三步骤尝试"奏响"一曲家园优育之歌。事实表明,这种目标明确的动态信息化家园共育方式,不仅优化了家园协作模式,助推了孩子的全面成长,最终也让家园在互动中体会到优越感。  相似文献   

14.
<正>《峨眉山月歌》是李白走出夔门离开蜀地时写下的千古绝句,诗中用了多个地名,但依然清新明丽,渗透着淡淡的乡愁,寄予着对乡月的深情。据唐代诗词史料考证,峨眉山月为李白故乡之月,自他23岁仗剑去国离开家乡,便再也没有回去,直到61岁在安徽死去,依然念念不忘那轮峨眉山月。他曾在晚年的诗作中写道:"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这首《峨眉山月歌》的构思令人叫绝,作者将乡愁蕴蓄其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乡愁?我从诗中的地  相似文献   

15.
老者说十七岁浪漫美丽父母说十七岁在乖巧中后悔老师说十七岁危险叛逆朋友说十七岁在寂寞中苏醒我的十七岁真的开始了……透过教室的窗口,我呆呆地望着校外过往的人群与车辆,想让自己就这样消失在它们的嘈杂声中,带着永恒在麻木处画下句点,直到眼前的景物全都模糊,才发现眼泪已悄悄滑落到了嘴角,咸咸的、涩涩的,我不自禁地颤抖了一下,像是个从噩梦中惊醒的孩子。那场游戏中邂逅我的寂寞十七岁了,但我明白我还是在一意孤行地继续着我的叛逆与后悔,拒绝长大。无论怎样幻想把整场生命当作一个精彩的轮回,最后,我能承认那道蓝色回忆带来的寂寞忧…  相似文献   

16.
那年十七岁     
十七岁那年我放荡不羁,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小混混"。一天黄昏,我们学校有个女生被邻校一男生骗了,让我替她出气。年少轻狂的我想都没想就带着几个弟兄去了。  相似文献   

17.
勤俭之歌     
很小的时候,我读过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心中唱起了"勤"之歌。长大了的时候,我读过《朱子治家格言》,书中有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让我心中唱起了"俭"之歌。后来我又读到一副春联和一副对联:"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又让我心中唱起了"勤俭"之歌。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就是热  相似文献   

18.
花季不悔     
不知何时,我的十六岁花季悄然而去,十七岁的雨季匆匆而来。十七岁的我——虽然人生只走过短暂一瞬,但却饱尝过失败与悲伤、成功与喜悦。虽然每一次成功都会叫我神采飞扬,每一次失败也会让我垂头丧气,但我毕竟十七岁了,懂得成功得用汗水去换取。  相似文献   

19.
《商洛学院学报》2017,(6):85-90
丧能否歌的问题,从先秦开始争论直到晋代才算有了结果。主张者认为丧歌的音调哀切与葬仪符合,反对者却认为丧歌大声与周礼相违。结果是双方和解,所谓"衔枚"与"挽歌"并行;丧为何歌的根源则可追溯到远古的"护尸"习俗,只有发声、扣弓才能达到驱禽的目的,后来演变为唱丧歌发声还能通知邻居亲戚等家有丧事,也能帮助丧家守灵、消寞等;而且,在丧歌漫长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时代、民族,政策、社会心理、审美趣味等的因素也导致其在功能、时间、内容、修辞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探访诗之河     
虽然我喜欢李白的诗歌,但却不清楚他竟写过十七首《秋浦歌》。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包括《秋浦歌十七首》在内的45首瑰丽的诗篇,故而后世把秋浦河誉作“诗之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