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时文英华"为本家选了六篇文章,辑为"作家读城"。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面貌,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内在精神,这些,或许体现在这个城市特有的建筑、景观等外部特征上,或许深藏在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寻常生活中。作家的独到之处就是用自己的真情和特别的眼光发现城市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2.
正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你有没有留恋过某座城市的某个风景?或许是街边老人正在编织的草蚂蚱,或许是顺着屋檐滴落在青石路上的雨水,或许是晨跑少年发梢的金色阳光……假如我把城市写成文字,谱上曲,哼唱给你听,你会不会和着旋律,踏过我的每一个足迹?  相似文献   

3.
<正>作家,在别人眼里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但我最崇敬的职业就是作家了,我也正在朝着作家的方向一步步努力着。大家知道吗?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小妮子和黄培佳。小妮子是青春  相似文献   

4.
李必雨论     
对于内地来说,云南和云南人都是奇特的,似乎来自另一世界。而李必雨则更是一位有自己独特敏感创作区域的云南小说家。我总是认为,作家的作品掺杂有作家本人的社会阅历、人生见解。李必雨的小说之所以充满奇光异彩,或许是作家坎坷复杂的生活经历所致。一个备受委屈、远走他乡、在邻邦缅甸当过厨师、赶过马、种过田的中国人;一个浪迹萨  相似文献   

5.
展览     
选择一个温暖的午后,在这个城市里走走看看,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在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城市作家或现代派作家身上,而对乡土作家或具有乡土文化倾向的作家则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但后者的城市叙事恰恰形成一个独特的层面,可以与城市作家或现代派作家共同构成对城市叙事的现代性张力。本文以《结婚》的审美局限为切入口,从作者对城市的价值选择、审视角度、城市形象“寓言化”几个方面探讨了乡村作家在城市叙事中的文化倾向与道德特征。  相似文献   

7.
曾珍 《阳光搜索》2005,(1):36-38
独自上路,会有很多理由。或许为了情缘,或许为了孤独,或许为了一了心愿,或许根本就没有理由……独自一人,背个包,里面有简单的行李。于是,在被忘记的时间里,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记录一群陌生的眼神,女人,就这样开始思考在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在五一长假,或许你也可以开始那么一段旅行。  相似文献   

8.
作家龙应台曾说,验证一个国家或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来。每当下雨就面临城市内涝的我们,也许真的要跟发达国家学习学习。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过一则介绍荣获世界华文小说奖的年轻作家张国擎的报道,其中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每一位为人师者玩味:“张国擎上小学时作文出众,老师们背后一句‘这小孩将来或许还能成为作家呢’的议论,竟使他一心一意地做起了作家梦。” 自然,说老师们那一句或许根本属于无意的闲扯就有造就作家之功,未免有些夸大其辞;但倘若张先生当初听到的是句“朽木难雕”之类的断语,这位前程无量的作家也许会就此心灰意冷,从此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10.
“少年作家”问题是近两年的一个热点。如何看待“少年作家”问题,真可谓见仁见智。这里刊载的这篇文章是专写郭敬明的,它曾在搜狐网站创下当天点击率最高记录。你或许不赞同文中的观点,但相信一定能有所启悟。——本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卡尔维诺和王小波关于城市的书写,在人物关系和作家对现代文明所持的态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两位作家的城市书写都对人的存在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城市是人类权力意志的投射之所;城市有地狱和非地狱的一面,保持城市的活力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建设、创新;生与死是一个整体,到达生命乐土的途径就是寻找非地狱式的人和物,寻找有趣。  相似文献   

12.
尽管这一论题对于某些读者来说或许有些出乎意料,但是,新时期一些作家受到佛教影响巳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这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涉及到文化背景,及创作者的心理需求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对新时期作家接受佛教影响的几种表现形态进行研究,以使读者对这一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猎狐》是由富有“中国动物小说之王”之称的儿童作家沈石溪创作的。小说通过一件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在一个孩子的内心掀起情感的巨浪,折射出其行为背后的信仰以及文比价值观的作用,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詹姆斯·瑟伯的短篇小说《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写的是一个喜欢做白日梦者华尔脱·密蒂一天的生活。这篇小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文字的跳跃性很大,好像根本没什么章法可言,完全是一盘散沙。还有就是文章中的对话特别的多,这样就感觉情节上不怎么连贯。或许这是作家的一种风格,也或许是一种文本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如此遍地的钢筋混凝土,如此快速旋转的城市。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麻木中渐渐迷失爱与自我。想要的,只是一个温暖的角落。但这是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6.
<正>《女歌手》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俄罗斯作家维·彼·阿斯塔菲耶夫。备课时,我预设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女歌手的形象和欣赏景物描写的独特视角。或许是外国作家的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读书的时候显得漫不经心。为了给分析女歌手的形象作准备,我首先问了一个问题:文中女歌手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有学生回  相似文献   

17.
金晶 《丽水学院学报》2009,31(6):42-44,86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诗歌对于城市生活和现代文明的探索虽处于初步阶段,但是对于20世纪30年代作家城市诗的创作却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城市现代意识对艾青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的诗作中既有对城市的赞美,又有对城市的批判,他永远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是一个无奈的城市乡村人。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文坛有很多作家,其生活经历都是经历过乡村和城市两种,尤其以从乡下到城市的路线为多。但不是每个有如此生活历程的作家都能像贾平凹那样,乡村和城市的烙印、以及这种城与乡的纠结如此矛盾的进行表达。他的每部作品都在展示或者思考着城、乡,以及二者在作家心中造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京派作家的女性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派作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庞大的女性群体,具有独特性。本试从三个方面即对理想女性的赞美、对传统女性的剖析、对叛逆女性的思考来探讨京派作家的女性观,或许这正是京派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有一本书叫《自由写作》。书中除了一篇篇小说外,还有作家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讲述的或精彩或苦涩的生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热爱读书,家中书籍汗牛充栋。书对于作家,就像翅膀之于飞鸟,小楫之于轻舟一样,是不可或缺的。而书对于我们,或许就是人生的路灯,能指引我们达到真理的彼岸。《文苑长廊》欢迎有关读书感悟、读书忆想之类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