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鸟搬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故事,历来为人称道。还记得小时候读这一节的情景。林冲躲在庙里,眼见大火烧了草料场,正要夺门出去救火,忽听到门外几个人说话。我佩服的是,作者在这里只写对话,不肯交代说话人是哪个,作为读者的我却能一一猜出他们是谁,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的良师益友,它让我变得自信。我在幼儿园里不爱说话。因为我一说话就结巴,一结巴就被人笑,我常常哭鼻子。小朋友有时学我结巴,让我很难堪,就连别的班的小朋友也开始笑话我。全班只有两个同学跟我说话,跟我玩游戏,有的人还给我起了绰号:"结巴佬"、"慢慢虫"……我渐渐地变得不爱说话了。妈妈给我买了《心理健康教育》,还对我说:"儿子!你要多和别人交流,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那样你说话慢慢就不结巴了。"一年后,我说话竟然不结巴了。我变得越来越自信,这让我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3.
学会幽默     
善于说话的人必定也善于幽默。它是说话人智慧的闪现,是充满自信的表现。我们先看下面一段话: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我一直主张家庭中一个人忙事业比较好,我家就比较典型,我是“革命者”。(掌声)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的饲养员》,我的饲养员是我的老婆。(笑声,掌声)我身上一堆肉都是我老婆精心饲养的结果。(笑声,掌声)  相似文献   

4.
前辈寄语     
李致 《红领巾》2014,(2):F0002-F0002
正《红领巾》杂志是少年儿童的好朋友。在《红领巾》杂志出刊1000期之际,我和所有的读者一道,向《红领巾》杂志表示祝贺和感谢。我曾经在《红领巾》杂志上,介绍过巴金爷爷早年写给我的四句话:"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我愿意再一次把这四句话,送给所有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5.
阳光男孩     
只听韦冠年啰啰嗦嗦地吹道:吹总,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小创》2007年12月的“吹牛公司”栏目的一号小牛皮,也就是那个手臂最长的人。在看到我的牛皮登上《小创》之后,我就成了宇宙中最爱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白,是人物性格展示的一面镜子。成功的语言描写首先在于传神,即语言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等,使读者看了人物的语言,就好像目睹了说话人。鲁迅先生曾说过:“《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就是说,成功的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应当是个性化的,是能够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孙犁的《荷花淀》中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几句对话,真是  相似文献   

7.
无语之爱     
今天指导学生写《我最敬佩的人》,我和孩子们谈起了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是一个教我3年的男老师,说话柔柔的、轻轻的。他很宠我,也许是因我成绩  相似文献   

8.
一六《呐喊》自序仔细阅读下边这段文字,然后答题.在我自己,并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①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③使他不惮于前驱.④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①左边画线的这句话的意思是:a本以为现在已经不是一说话就没完没了的人;( )b本以为现在是一个切迫得不能不说话的人了;( )c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不是一个切迫得不能不说话的人了.( )②这里所说的"当日自己的寂寞"是指:③猛士这个词在鲁讯的《》中也曾出现过,其内涵都是指______.  相似文献   

9.
从《宁宁的针线包》谈说话能力的培养酒泉市西大街小学刘兴芳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创设情境是使学生爱说的关键,激发兴趣又是成功的大门。为激发儿童说话兴趣,在教学《宁宁的针线包》时,我先拿出自己制作的针线包展示在小学生面前。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我...  相似文献   

10.
“喏”作叹词,念nuo,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示的事物。也许是由于读音相似的关系吧,有时容易用错。如高二册第一单元的“阅读练习”例文《人,又少了一个》中有这样一例:“‘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这是说话人一面说话,一面指示对方看自己的身份证和照片,所以说话中的“哪”应为“喏”,不能用“哪”——“哪”也没有这样的用法。还有全国职业高中八五规划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叙与描写”中有契柯夫的《柔弱的人》一文,文中有如下例子…  相似文献   

11.
以JAY之乐     
在一个《晴天》里,我《星睛》(心情)不错,带上了我的《印弟安老斑鸠》。准备去《伊斯坦堡》观看《斗牛》。路上,听到了一曲《东风破》。我闻声而望,原来是一个《米兰的小铁匠》在弹奏。他弹得可真奇怪,都是《同一种调调》。于是,我吐着《烟圈》继续走。路过《威廉古堡》时,我看见了一个《可爱的人>,我叫了声:"《娘子》",她愣住了,不好意思地垂下眼帘,《她的睫毛》很好看。她告诉我她是《三年二班》的。正当我们谈得起劲时,出现了一个《半兽人》,但《可爱女人》却不见了。《半兽人》开口说话了:"她是我的,你凭什么跟她交  相似文献   

12.
再次见到姚,我并不意外。长沙这座城市不大,在这里生活了快十年的我,总会遇到一些故人。姚是我的高中同学,坐在我的后桌,清瘦白皙,不太喜欢说话,常年看着一本《中国花卉盆景》杂志。  相似文献   

13.
言说人生     
无论如何,下雨的时候,能在一处静地,和人说话,当然非得是知已或是爱人,必然是幸福的事。我不会谦逊地说“颇为愉快”,世上恐怕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加让人无以自拔的情境了。——周作人《雨天的书》  相似文献   

14.
“童话”一词从字面意义来说,“童”是儿童,“话”是说话。不过,这种说话并不是像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而是跟宋代“说话人”的说话具有同样的涵义。当时“说话人”的说话内容都是半真半假的故事,童话的“话”也是属于这个性质的故事。台湾学者洪汛涛在《童话学》中对“童话”下了如下定义: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理解和朗读的关系呢?在《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读好妈妈的话,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妈妈两次说话的用意上: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相似文献   

16.
礼貌·语言·模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与语言礼貌都是模因,汉语礼貌模因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论语》和《礼记》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完全有可能利用甚至调控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约性礼貌模因来凸显自己的礼貌意图,听话人则经常透过语言模因的规约意义或字面意义来解读说话人意欲传递的交际意图,从而对说话人的语言模因重新做出礼貌、非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解读与识别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礼貌评价过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会倾听这一目标中提出,认真、耐心、专注地听是听人说话的基本态度;学会耐心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是对说话人尊重的表现;能把握说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复述或转述是通过听话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展中班幼儿的说话能力,让他们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成为我苦思冥想的一大难题。一天,赵园长分发《早期教育》,看到那色彩鲜艳的封面,我顿时眼一亮,嘿,这不是现成的“教具”吗?我何不用它来解决这一难题呢! 我分三步来利用《早期教育》培养中班幼儿的说话能力: 首先,复述故事练说话。根据活动需要,我选择《早期教育》中的一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观摩了一次半日主题活动教学,活动的课题是《美丽的孔雀》。具体安排如下:早玩课折孔雀;说话课认识孔雀的外形特征,用“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说话;唱游课唱《孔雀歌》、跳孔雀舞;剪贴课用彩纸粘贴孔雀。这半日活动,给人明显的印象是:目的明确,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形式生动  相似文献   

20.
《短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的第二节课,我安排的是一节说话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