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琴手蟹     
【路子对你说】 偶然在某网络论坛看到一个帖子,标题是“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舍不得你们”。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游戏帖,发帖的网友用“穿越”的玩笑逗人开心,没想到同样抱着玩笑态度的跟帖非常多。有的跟帖很搞笑,有的让人读着读着眼睛就湿了。比如有一个帖子写道,请楼主“告诉一个叫彬彬的小女孩,告诉她多去看看爷爷,多带爷爷出去玩,  相似文献   

2.
心在十年后     
网上有一个“十年前你在干什么”的帖子。十年前的帖子,十年之后,仍有人跟帖发言。  相似文献   

3.
此文摘自“教育在线”论坛上的一篇帖子和跟帖。发此帖时,作者的名字为“忙客”。对于这个帖子及其跟帖,我们作了文字上的删改。  相似文献   

4.
俞群 《家庭教育》2009,(5):20-21
这是一例从网络上下载的帖子。这个帖子引发了不少家长参与讨论,有的感叹无奈,有的颇有同感。也有的发表了自己的教育见解或成功经验。但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亲子如何良好沟通。其实,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情景,如果这位母亲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在第一时间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则一切将不复发生。  相似文献   

5.
郭强 《湖北教育》2006,(5):27-27
最近,看见了一个“家长签字”的帖子。跟帖数以百计,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似乎都言之有理。没有哪个家长、也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学生成绩好的。在激烈竞争的当今社会,家长忙,老师也忙,学生更忙。如果老师和家长没有联系,当然更谈不上联手,姑且不论“家长签字”本身的好与坏,它至少实现了一个功能:家长和老师发生了联系。  相似文献   

6.
毛毛BBS·com     
上次《脸蛋通红通红的毛毛》没想到会引来那么多小朋友的跟帖,这些帖子是用信的方式寄到《素质教育博览》的“毛毛BBS.com”上的。毛毛都看到了,说他好开心哟!现在挑几个帖子给大家看看。你如果有想法也请到“毛毛BBS.com”来聊聊吧。  相似文献   

7.
【背景综述】随着网络论坛、贴吧、微博等的兴起和流行,文化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的特点,草根文化盛行,人人都是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传播者。在这一浪潮下,"跟帖""转发""点赞"等词汇迅速流行起来,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一些领域甚至对传统文化、精英文化也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名词解释】跟帖:网络词语,在别人发表的帖子后面,写上自己的意见,称为跟帖,也叫回帖。转发:将他人发表的微博、帖子等再次进  相似文献   

8.
调查半年反击"妖魔化‘90后’"我曾在网上写过一个"请不要叫我脑残"的帖子,内容很简单,就是想给我们"90后"正名,谁知却招来了一片骂声。有的说我本来不脑残,但发了这个帖子就脑残了。那个帖子发了一年多了,早就沉得没了踪迹,前不久我去打开来看,居然还有人在那儿回帖。我们每天封闭在校园这座象牙塔里,每日早晚来去匆  相似文献   

9.
张延俊 《学语文》2010,(2):44-45
2008年4月18日,互联网“天涯社区”的“天涯杂谈”中出现了一个帖子,名为“谭静事件最新进展:四名韩国人对媒体自曝谭静坠偻的惊心内幕”,跟帖者多达数百人。  相似文献   

10.
我决定开辟一个全新的亲子沟通渠道——家庭"BBS",即一个硬皮笔记本。全家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帖"、"跟帖"。我在"BBS"上发表了第一个帖子,起因是九岁的女儿亲自择菜、洗菜、炒菜,我焖上米饭就清闲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想到要表扬一下女儿。亲爱的小米:你炒的小油菜又香又脆,很好吃,你真能干。爸爸妈妈觉得有你实在太幸福了!  相似文献   

11.
在李老师的帖子后面,有很多网友跟帖,我们也选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12.
卖豆子的帖子发出后一时间,跟帖的网友纷纷支招,提出的办法不下二十种,其想像力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语文早读课,大多是让学生自己读,老师很少参与。于是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抓起课本就读,读来读去是同一篇课文,没有重点没有针对性;有的学生读书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了老半天记不住东西;有的学生提不起精神,读着读着读出了睡意,头不知不觉滑到了一边。实践证明,这种早读并未取得效益的最大化。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备课组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这个世界并不是公平的,你要学着去习惯它。 世界上有人一锄头下去,就挖出了钻石。也有人辛苦地开山挖矿。最后一声轰然巨响,塌方的矿坑成为他最后的坟墓。 那天在上网的时候,看见一个帖子,里面在讨论我的作品,和我的生活。里面很多人,一百多个跟帖,看上去特别热闹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赵洁 《师道》2006,(8):7-7
上完课之后,我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登录某知名的语文教学论坛。论坛上固顶的帖子名为《老师,是一个孤独的职业吗》,我深生感慨,跟帖:“我孤独,因为在办公室里,我觉得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16.
一.网络跟帖题1.(浙江金华)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4分)网友精彩发言帖子一网友昵称【小桥流水】发帖时间【2007-5-2820:02】内容:烧完了石油和煤,我们应该烧什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我在“教育在线”看到一张帖子,说的是某校长从窗口看见操场上有一张废纸,很多师生从旁走过却视若无睹。后来,终于有一位老师弯腰捡起废纸并扔进垃圾箱。该校长感慨万千,当即给这位老师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并送上奖金1000元。这件事情在学校引起轩然大波,“教育在线”上也掀起了千层浪,网友们纷纷跟帖发表看法,见仁见智。有的网友认为该校长在哗众取宠,是作  相似文献   

18.
在晨光幼儿园大三班就读的悠悠最近几天老喊眼睛疼,且有脱皮现象。妈妈陈女士想带她去医院检查,便登录班级论坛准备向老师请假。论坛中一条“急呼!你家孩子喊眼疼吗?”的帖子让她的心立刻揪了起来。她看到这个帖子是三天前就发上去的.有十几个家长跟帖,每家孩子的症状都和悠悠的差不多。陈女士后来了解到先前已有多位家长向幼儿园反映这一情况,幼儿园认为只是部分孩子染上了红眼病,  相似文献   

19.
马嘴里的话     
我总是喜欢开玩笑,偶尔也喜欢卖弄一下,但真的有人对我的玩笑很当真。比如说我刚刚获知了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这个短语的意思,正愁无处应用。碰巧一个在证券公司的朋友A君跑过来告诉我说,有个公词准备上市,并讲了一通“看好这家股票”的道理。我赶紧告诉了境况不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人们具有除了公民外的第二个身份——网民。上QQ、写微博、发微信、看论坛都离不开互联网。我们经常会在一些论坛或者贴吧发表文字、图片,有所指,有所诉,这叫发帖。我们还会在阅读帖子之后发表一些观点,这叫跟帖。那怎样发帖、跟帖才是合法、合情、合理的呢?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文明的网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