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改作文要领学生应当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呢?首先,要明确修改必须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之中。在选题拟写作提纲阶段,就要对提纲的序列和内容反复斟酌,认真思考;在写初稿阶段,要对所选择的材料和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行反复思考与修改,初稿完成后,要集中力量对文章进行全面修改;定稿之时,还可对文字表达做些小修改。其次,要把握修改的重点。一看内容是否切题,文题有没有脱节;二看条理是否清楚,有没有颠三倒四或前后矛盾之处;三看详略是否得当,详写的是否写具体了;四看语句是否通顺,有否嗦重复或文句不通等现象;五要看用词…  相似文献   

2.
“学生自改作文”方法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给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要使学生养成习惯,无论学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看作一种思想过程。”由此可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呢?这就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好方法。第一步看遣词造句是否恰当,字和标点是否正确;第二步看段落意思是否明确,层次是否清楚;第三步看开头是否自然,结尾是否恰当;第四步看条理是否清楚,前后是否连贯;第五步看内容是否具体,详略是否得当;第六步看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这样分步修…  相似文献   

3.
修改是作文过程中最后的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此,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收集并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借鉴。作文修改的原则▲整体性。一篇文章写好后,首先要通观全篇,看看文章的主题、结构、材料是否需要修改,待这些定下来之后,再考虑文章的段、句、词是否准确、  相似文献   

4.
<正>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勤于修改由于各人的写作水平高低不同,所以同学们写出的作文也优劣不等。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会对自己写出的作文反复修改润色,那么,我们修改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一、修改错别字或者是由于粗心导致的笔误。二、修改病句。一篇文章打好草稿之后,要反复阅读,看看语句是否通顺。三、修改内容。有的同学写出的作文内容不够充实,显得过于单薄,修改时,要注意融入细节,借助细节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没有不在修改上下功夫的。近年来,在职业高中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文有的主题不明,有的选材欠典型,有的条理不清,有的错字连篇。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我把培养学生重读自己文章的习惯和修改文章的能力,作为重要的一环来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三读”、“三改”。1.默读改篇章文章篇章结构的严谨反映了作文构思上的精密。首先,要研究文章的主题,看主题是否明确、突出,是否能反映客观事物。其次,看文章是否选材典型,详略得当,必要时应忍痛割爱,删掉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再看段落是否…  相似文献   

6.
一、后拟提纲,先放后收.按常规是先拟提纲后作文、后拟提纲是反其道而行之.每篇作文分两次完成.第一次主要是做放胆作文.教师只作必要的辅导.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任意驰骋,生活中的素材可以任意撷取,写作知识可以任意运用.作文作好后,教师只作字、词、句、标点方面的批改.第二次主要是拟提纲,修改提高.分四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拟出自己作文的提纲.第二步启发学生思考.(1)选材是否恰当,需要作哪些必要的增删?(2)详略是否得当,重点段写具体了没有?(3)材料安排是否精巧,该怎样调整?(4)中心是否突出,如何点题?第三步让学生修改提纲,教师收阅评改提纲.第四步让学生按修改后的提纲修改作文.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可以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提高布局谋篇自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学生都普遍认为,写作文是自己的事,而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写作文是学生自己的事,修改作文同样还是学生自己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  相似文献   

8.
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让学生认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二、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要求。具体的要求是:作文所选的材料是否都与中心有关;是否按一定的顺序写;是否把重点内容写具体了;用词选句是否准确;是否表达出真情实感等等。三、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1总体上着...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现将小学生在自改作文时应掌握的九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是统观法,即打好作文草稿后,先通读几遍,看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楚,确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改变作文难教、作文难学的情况,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改革作文批改方式,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修改,形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具体要求是:“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明确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学生:“文章不厌千回改。”老师,我们如何来精心修改自己的作文呢?老师:修改作文就是为自己的文章敷色着彩的过程,犹如女子“对镜帖花黄”,文章一经修饰妆扮,便会亮丽抢眼。修改文章一般有四个步骤:1.宏观审视,锤炼主题。“意犹帅也”,好的立意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修改作文,首先要站在宏观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作文的主题即自己写作的目的。只有对主旨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文章中心进行再次锤炼,精心修改。2.增删材料,力求选材典型。作文的选材直接关系到主旨的表达,因此修改作文时,一定要看文章是否围绕中心来选材,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一概删除,…  相似文献   

13.
冯莹 《成才之路》2012,(23):27-27
老师要探讨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实效性问题,把作文讲评作为突破口,在讲评中突出学生的互评地位。可将这类互评式的讲评课命名为"六步法",分别从整体印象、甄选修改错别字病句、选材特点、训练重点、写作技巧和整体修改提升六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学生自改作文是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修改作文,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自改作文,教给学生一些修改文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修改,并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它是这样要求的:“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明确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要求。所谓作文评改,笔者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评价,第二是修改。这两个方面都是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但事实上许多时候教师做的是无效劳动。教师一手包办学生作文的批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忽视了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使学生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养成了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因此教师要把作文的批改权还一部分给学生,教育学生懂得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内容和要求、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于小学生作文,我们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写完以后要修改,并指导小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相对于习作指导课侧重关注学生的创作欲望而言,习作讲评课因为有了学生习作这一评价客体,更加突出了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习作教学中的评价,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经过了作者的反复修改.最终才成了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要想提高写作水品.写出好的作文.也只有对作文进行反复修改.最后才能写出主题突出、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思路清晰的优秀作文。正因如此,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的作文评语,但他们希望改变目前的批改方法。教师要高度认识作文批改的重要性,突出作文评语的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同时作文评语还要为学生提供修改作文的方法示范和引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互批互改作文、自改作文、参与作文讲评过程,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建议主管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学校,以务实的态度,从注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考虑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合理确定教师批改作文的数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