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贡院,河南科举考试的场所,在历史上历经变迁修复,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地,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唐王朝承袭了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发展.元代的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到了明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内中轴线西侧有两座古朴典雅的四角攒尖顶碑亭,亭中各矗立着一通高272米,宽1.14米高大厚重的碑石.双碑碑帽前后均刻有腾跃于黄河巨浪之上的双龙石雕,方形碑座的四个侧面亦刻有腾龙浮雕,碑文楷书字体工整,堪称书法佳作.虽历尽沧桑,碑石稍显斑驳,但大部分字迹依然清晰.这两通"贡院碑"之所在正是清代河南贡院旧址.一、贡院嬗变——追忆逝去的时光中国的贡院始置于唐代.唐人李肇在其《唐国史补》中说:"开元二十四年(736),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从此贡院就成为科举时代考试贡士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以科举改革为切入点,探讨戊戌时期科举变革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康有为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所起作用,希望能够为相关问题的讨论贡献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5.
话说贡院     
贡院是与考试有关的地方。北宋时,地方开始设立贡院,以满足考试需要。南宋时期,贡院普遍修建,在城市中很常见。明清时期,北京顺天贡院规模仅次于皇城,地方贡院则成为各地最大的建筑群。其中,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的江南贡院,经不断扩展,至晚清时规模宏大,仅考生号舍就达20644间,与北京顺天贡院并列全国考场之首。清朝末年,改革科举制度的呼声高涨。1905年科举被废,贡院失去了依存的土壤和原本的作用。各地贡院渐遭拆毁,现今已无完整遗留,仅个别单体建筑幸  相似文献   

6.
贡院是无形科举制度的有形体现,在京城是规模仅次于皇城的建筑群,而在各省会城市中贡院则是最大的建筑群。贡院中最为醒目的建筑物就是明远楼。自明万历以来,来华的西方人无不对气势恢弘的贡院感到惊奇,就用绘画和摄影扑捉全貌,或者单体建筑,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科举制度与隋唐五代的图书出版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编辑出版史上,影响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有一些因素至关重要.隋唐五代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成为这一时期图书出版事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因.科举文化对于隋唐五代的图书类型、图书复制技术、图书贸易都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这一时期极富特色的图书出版景观.  相似文献   

8.
吴朋飞 《历史档案》2020,(1):120-122
《历史档案》曾于2012年第4期刊发《河南贡院清代碑记两通》一文,(1)内有辑录整理的雍正十年(1732)《改建河南贡院记》(简称"雍正十年碑")和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河南贡院记》(简称"道光二十四年碑")碑文两通,为学界研究河南贡院乃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提供了很大方便。2012年,在济源宋村发现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河南贡院记》碑文拓本(简称"道光十一年碑"),并据此重立石碑,与原存河南大学校园内的两通清碑一起,保持了河南贡院碑记的完整。兹对此碑文略作简介。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逐级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促成了中国在古代的先进,亦造成中国在近代的落后。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统一高考制度、各种认证考试等现代考试就是在借鉴、吸收科举考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必须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着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度因其强大的社会功能,系统化、立体化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与变革。在宏观层面,科举制度为古代出版业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稳定的读者、作者队伍。在微观层面,科举制度促进了隋唐至明清中国出版组织的成熟、图书品种的丰富,以及出版技术和理论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对读书人以及国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考试制度,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科举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贡院是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专用考场.作为“抡才重地”,贡院是中国唐代到晚清知识分子魂牵梦绕的一个地方,从唐宋至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学家、著名学者都经历过贡院场屋生活.贡院建筑规模宏大,考试规制严密,是科举制度的具体象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人们自然会想到其中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的"范进"这一代表性人物形象.而那极富戏剧性的情节安排,更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思考的空间.范进是一个科举考试的热衷者.他考了20余次,到54岁还是童生.进考场时"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可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范进在考取了秀才并中了举人之后,脆弱的神经经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竟然发了疯,半天才清醒过来.他的丈人胡屠户、乡绅张静斋及邻里对他的态度,也立刻从先前的鄙薄变为谄谀.  相似文献   

13.
刘丹  霍俊彦 《兰台世界》2014,(2):129-130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唐,明代科举制度上承唐宋元三代,下启清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代学风的影响,为研究明代学风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唐代的科举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科目设置等内容的讨论,找出了我国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色,并寻求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唐,明代科举制度上承唐宋元三代,下启清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代学风的影响,为研究明代学风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科举制度史上防范考试作弊问题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隋唐以来历代制定的防范科举考试作弊的主要举措,其许多做法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一书,2017年4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8.
从档案资料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统治需要而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相似文献   

19.
姚大明 《兰台世界》2012,(10):59-60
其始于隋605年、亡于清1905年的1300多年的古代科举制度[1],是我国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采取的一种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体制之一。孙中山先生曾于欧美各国考察后说:中国考试制度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则认为,科举制度不仅对  相似文献   

20.
王爽 《今传媒》2014,(7):153-154
《河南》杂志由河南留学生于1907年12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它以"牖启民智,阐扬公理"为宗旨,倡言革命,宣传救亡图存,向河南人民输入先进思想,尤其对河南的戒缠足运动十分关注,不但为天足会刊登启事,还刊登天足会章程以及有关戒缠足运动的文章。这些文章揭露缠足之害,介绍天足会的活动情况,号召河南妇女加入天足会,促进了河南地区天足会及戒缠足运动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河南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