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袤繁复的壮族历史档案中,现存于广西上林境内的两块唐碑《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洞碑》由于其形成年代久远,内容丰富,价值重大,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也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好太王碑及大连图书馆收藏的《好太王碑》拓本,对大连图书馆馆藏《好太王碑》拓本进行了释读与鉴定.  相似文献   

3.
《续滇南碑传集》是一部搜集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历史人物碑传文的历史文献,由云南著名文献学家、藏书家方树梅辑成。在编纂体例上,《续集》将全书分为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艺术、科学、卓行七类,与其前作《滇南碑传集》差别很大。本文通过与前作《滇南碑传集》、闵尔昌《碑传集补》和钱仪吉《碑传集》进行对比,总结出《续集》编纂体例创新之处,并对《续集》编纂体例实现创新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馆藏档案——盛成先生《颜真卿逍遥楼碑发现之经过》手稿的解析与研究,重新梳理盛成先生发现逍遥楼碑的经过,以及逍遥楼碑在近现代的流转经过,试图以更加生动的形式丰富和完善逍遥楼碑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袁安碑     
袁安碑为东汉篆书碑刻,全称《汉司徒袁安碑》。袁安(?-92),字邵公,东汉汝阳汝南(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官至位列三公之一的司徒。袁安碑的碑介绍了袁安的生平和为官经历,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史料记载东晋庐山慧远法师往生后,谢灵运曾为其撰有碑诔之文,今《广弘明集》卷二十三保存有《庐山慧远法师诔》,《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保存有《庐山法师碑》。经过目录学、写作风格、同类文章互勘、写作时间等多角度的比较求证,可知《庐山法师碑》存在众多疑点。  相似文献   

7.
《嵩洛访碑日记》的版本较为复杂,流传情况至今还不清楚。《嵩洛访碑日记》有稿本、抄本、刻本、排印本、影印本和点校本六种版本,每种版本各有特色,相互补充,它们实际上是分两个版本系统传播。  相似文献   

8.
魏鸿雁 《兰台世界》2012,(30):31-32
嵇康卒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未有确论.通过对《绝交书》写作时间、《晋书》所载史实以及《阮嗣宗碑》作者的考辨可知,嵇康当殁于景元五年.  相似文献   

9.
李东 《兰台世界》2016,(21):146-149
通过《崔达墓志铭》原碑的考证比对文献著录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录误及不足,提出录碑应避免异字交叉和文字错误,保持原碑版式,做好碑制及相关信息记录,准确释读,做到抄录的客观真实,尽量保存碑刻的历史面貌的记录观点;树立适合多学科应用的现代碑刻文献记录的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0.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载录明清进士的索引工具书,收录完备,检索方便,但亦有错误之处。文章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及其它文献为依据,指出并校正了其中的八处舛误。  相似文献   

11.
《德阳居士卫君之碑》现存巨野县博物馆,元至大四年(1311年)立,此前未见著录。该碑由上都寿宁宫提点卫道真为其父卫德兴所立,碑阳记述碑主卫德兴的家世经历,碑阴上部列有卫氏六代宗派,下部刻绘茔地位置图。虽然此碑并未提及“先茔”“先德”等词,但不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说,都可以被归类为先茔碑。由碑文可知,成吉思汗之四皇后公主哈敦,或许在金朝原封寿阳县主,为嫁成吉思汗,才专门被进封为岐国公主。此外,卫德兴与妻乔氏出家全真,其子卫道真亦属全真教,故上都寿宁宫乃全真教之宫观。元代全真教与宗族势力的结合互动,开明清道教家族化之先河。该碑为探讨元代北方地区的先茔碑及宗族发展情况提供了佐证,碑文所涉元代史事丰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崇祯年间方岳贡修、陈继儒纂的《松江府志》中载有董其昌所作的《重修松江府志序》,康熙年间平鄗鼎所纂修的《唐县志》中载有署名董其昌的《大中丞曹公生祠碑》。董其昌诗文集《容台集》未载这两篇文章,严文儒、尹军所编的《董其昌全集》对董其昌著述的汇集最为完整,也未载。考董其昌交游、生平及两篇文章内容,二文为董其昌佚文无疑。《大中丞曹公生祠碑》中的主人公曹文衡曾任江南巡抚,在任上政绩显著,为稳定明末江南局势做出过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畅 《今传媒》2017,25(10)
唐朝辉煌灿烂的文明不仅发于长安兴于长安,更是对疆域内其他地区有深刻影响.唐代中原文化的传播虽然依托有限的传播途径,但文化传播遍布了整个疆域,岭南地区虽地处唐偏远地区,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受唐中原文化影响颇深.本文以《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碑》为例,从碑文内容入手,结合中国古代新闻史分析唐朝中原文化在偏远的岭南地区的传播方式,进而探究唐代中原文化的传播对岭南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晓頔 《兰台世界》2021,(3):144-147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现存明代进士题名碑77通,其中20通石碑的碑阴处刻有"试官题名",记载着殿试考官的信息。进士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源自宋代,传承于元,结束于明中期,现存可见者均为明代碑刻。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虽已有风化现象,但大多数考官信息仍可辨识,是非常珍贵的科举原始资料,将其与《登科录》比对,可填补永乐朝殿试考官信息。同时,两种材料亦可互相订正,纠正讹误,为研究明代考官制度提供更加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彭虹 《大观周刊》2012,(29):18-19
《唐蕃会盟碑》是现存重要的金石文献,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唐蕃结亲并长期相互友好的历史见证。唐蕃盟约的签订,是多种西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深远的弱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南宋拓《道因法师碑》一册,十分珍贵。1987年,北京庆云堂将这本碑帖售予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馆藏《道因法师碑》中的最早拓本。此册拓本内有清代宋权、宋荦父子、民国时期蒯光典、蒯寿枢叔侄等人钤印共计17枚;清代乾隆时期大臣王文治题跋多则,可谓递藏有序。更为重要的是,这册拓本属于古代碑帖中少有的“赐本”,是清初顺治皇帝赐给大臣宋权的“御赐”之物;民国时期,收藏者蒯寿枢更是带着这册拓本参加了京师赈灾书画展览会,成为古代碑帖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7.
<正> 云南自古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少数民族历史文明。保存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石城(今曲靖)盟誓碑亭中的碑刻档案——《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石城盟誓碑》便是明证。此碑是研究云南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关系、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与汉族历史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研究宋代书  相似文献   

18.
北响堂山顶部西天宫殿殿门石柱碑现在虽被分做两侧门柱,但实际上是一国内罕见的双束碑.其规格、形制等都与岱岳双束碑非常接近.此碑对于了解北齐以后响堂山的历史演变,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虽然此石柱碑早已残损,但无论从其形制与规格,还是历史与文物价值等角度来看,它都称得上是“响堂山第一碑”.  相似文献   

19.
王献唐先生在其所涉及的历史、考古、金石、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和文献学家。他所作的《访碑图诗》,透露了个人早年的治学历程。  相似文献   

20.
自洪武四年(1371)开科取士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于是便“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一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才举行了停罢后的首次会试,取中进士472名。但由于本科榜眼练子宁及进士黄子澄等在靖难之役中坚决站在建文帝一方,所以当明成祖朱棣从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后,不但将练子宁、黄子澄等削籍置法,而且还下令毁坏了本科进士题名碑,从而造成《进士题名碑录》中许多进士缺名。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编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