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提出了改革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计算机教学成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是让他们成为计算机的专门人才;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当前全国计算机教学的情况,对民族高校的计算机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该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差别大、更新快等特点,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的改革提出了几点设想,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应用能力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上机实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指出加强上机实验是保证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目标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具体阐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应该从二个层次出发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应当提倡学以致用,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9.
10.
要提高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要提高学生的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实行分层次教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并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
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凤伟 《教学研究(河北)》2002,25(2):168-169,172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从教学的系统性出发提出燕山大学应开设第三个层次教育,并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模式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模式相对呆板,理论与实践脱节比较严重。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实验课程设计以及采用多角度考核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该结合本专业特点,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崔卫东 《天中学刊》2000,15(5):46-48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将教学目标应是将计算机作为一个必须掌握的工具,达到能够在本专业应用的目的,教学中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协调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并将计算机课的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建议引入NIT培训。  相似文献   

16.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及探讨的,文章对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从提高应用能力、不断深入学习、培养编程能力等方面阐述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计算机基础的现存问题和显著特点 ,提出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及教育框架的构建设计 ,对提高教育质量作了初步探讨 .  相似文献   

19.
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丛莹 《辽宁高职学报》2005,7(6):130-131
探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方法,提出应倡导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其他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文章分析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