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高一语文使用苏教版教材。对于这套新教材大家还较陌生。如何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使用好这套教材、切实保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笔者对照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进入教改实验以来,对这套新课标版的教材就一直充满着争议,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套教材高举人文旗帜,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反对者认为这套教材忽视了语文的工具价值,不利于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客观而论,没有一套教材是完美的。笔者结合前面研究者的发现,就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必修部分的一些瑕疵进行一番梳理和总结,试图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希望能对这套教材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教材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选用的一套新教材,和以往的教材相比,这套教材无论是在呈现形式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都作了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一年多了,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正确使用新教材,却是使许多语文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这里仅以苏教版为例,谈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5.
应仲放 《中学文科》2008,(6):148-149
国家教育部2003年推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来,给高中语文教育吹来一股清新的风,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理念都有很大变化。但我们使用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后,发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发现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这一届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不如以前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2002年秋季,我区义务教育阶段进入了省级课改实验,小学数学使用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苏教版第一学段的教材进行了边使用,边学习,边研究。通过我们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对这套教材凸现的几个特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苏教版初中语六册书中。共设立了“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十个专题.这在语教材的编排中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尝试.令人耳目一新,是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编排中的具体体现,是苏教版课标教材“亮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基础教育实验区使用。这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进行了将近六年,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经历了由困惑到接受、再由接受到明晰的过程.对苏教版教材的使用也从粗略走向精致,从历次新教材培训中悟出苏教版教材的编写意图,从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中悟出苏教版教材的独具匠心,从各地区使用教材经验的交流中也可窥视出苏教版教材的可塑性.经过第一轮回的教学实践,笔者与所在学校的备课组老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重构,最大限度发挥了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功能.现行之成文,敬请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苏教版教材也发生着一系列崭新的变化,新教材被各地区广泛使用并且得到众多的好评。与此同时,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苏教版教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对六年级语文教材中"习惯培养"及"中小衔接"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张莹 《考试周刊》2011,(88):60-61
江苏省教委根据国家教委“一纲多本”的原则意见,组织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语教材,这套教材在每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前面用了整整五页的篇幅编排了“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图片内容,这是针对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排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推广性。以前也提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可是没有落到实处。苏教版小语教材把它作为教育内容编排在教科书之首,这在全国来说恐属首举,此举证明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组的同志颇具战略性眼光。 大家知道,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在较长时间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定势。学习习惯的良莠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以及今后的全面素质。那么,究竟应该培养小学生怎样的学习习惯呢?苏教版小语教材一至六年级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试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来,苏教版教材已使用十个年头。从使用效果来看,这套教材的认可度高,不仅江苏地区用,还推广到了浙江、山东、海南等省。一、教材使用现状1.对教材内容处理不当有部分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分不清重难点。  相似文献   

13.
1997年秋季在江西、山西和天津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和语新高中教材试验。这套教材,总结了以往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吸收了语教育理论研究和语教学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精神。在编写指导思想、训练体系和选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其总体结构科学合理,编排线索简明,训练序列清晰,有利于在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质。  相似文献   

14.
今年秋季开学使用的人教版五、七、九、十一册教材同时推出了改动幅度较大的修订教材。这套教材总的指导思想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全面准确地体现了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使教材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首先,这套教材符合当前语教学改革和语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套教材摆脱了过去以“选系统”、“三段循环”、“讲读中心”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模式。建立以“教材分编”、“训练系统”、“能力递进”、“自学指导”为基本特征的新模式,在高中语教材体系的改革上有较大突破。编的目标不仅要通过训练系统让学生掌握语工具,而且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作为第二批参加全国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江苏省高中课程改革在全省推开,845所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教版新教材也就应运而生。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基本完成了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苏教版新教材的使用也已年满三周岁,完成了第一轮循环,并且已经走出江苏,为别的省份所采用。那么,苏教版新教材在中学一线的使用情况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一个数除以小数为苏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第40页例4的学习内容。由于我校第一次使用这套苏教版教材,数学组同时组织几位教师上研讨课。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秋季,辽宁省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验区。历史课程改革方面,绝大多数地、市选用的是岳麓版实验教科书。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普遍反映这套教材思路明晰,观点新颖,具有鲜明的特色,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追求与探索。但白璧也存微瑕,笔者认为这套教材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有欠妥当,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冒昧献疑如下,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教材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语新教材纷纷登场。语教材改革,是语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是新课改的必要措施之一。改革旧教材,编写新教材,就要根据教材编写的最新理论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的得与失,参考教材使用的反馈信息,以编写出符合目前语现实教情和学情的教材。纵观目前投入使用的初语新教材,总体而言,都吸取了以往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教材的科学性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应该说整体上反映了我国语教材的不断进步。但是,部分初语新教材在某些环节上的改革却让人感到困惑不解,最突出的就是新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预习提示虚化倾向,如人教版新教材的预习提示已经被精简成五六十字的一段编写的提示语,苏教版将以往版本教材中一直都保留的预习提示被彻底删除了,语版教材索性就没有编写预习提示,等等。笔认为,这是新教材的败笔之一,似有开历史倒车之嫌。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高一语文开始使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