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既是由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立足现实基础的务实选择。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它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数据缺乏,导致对相关产业的评价与选择困难。文章以合肥市家电产业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对于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具有重大引领作用.通过构建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相似度指标,将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中,得出区域传统产业中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度相似性的产业,并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区域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潜力,从而为区域产业实现“新老融合式”发展提供指导,给区域研究产业转型问题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产业的发展通常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一种高新技术的诞生通常意味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重要地位将逐渐被新兴产业取代,且新兴产业已经演变成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本文首先简单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及特征,接着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4,35(8):4-5
<正>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共内江市委、内江市人民政府结合内江实际,特制定本政策。一、支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第一条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在争取上级项目贷款贴息或资金补助的同时,市、县(区)工业发展资金给予优先支持,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落实加速折旧政策。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国家政治地位的产业.本文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后,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统筹处理好国家与地方、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产业规划与科技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并就具体策略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产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双重任务,提出了两类产业耦合发展的解决思路,对两类产业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7.
产业合理有序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分别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入手,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发展方向。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链条短、能耗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水平差、匹配度低,以及未来产业整体规划较缺乏等关键问题。为此,黄河流域亟须系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全局视野统筹规划未来产业发展领域,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增强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科技主导的新兴产业,就其战略性而言,是指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并形成国家竞争力的产业;就其新兴性而言,是指以新兴技术为基础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孵化期或成长期的产业。作为一类特殊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技术的演化特征、运作模式、发展规律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产业,迄今人们对这些独特性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各个部门和区域的战略性新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速度加快,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分布、行业发展、人员结构、产品领域以及项目合作等特征,找出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壮大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演化阶段、企业行为及政府策略,并以浙江绍兴为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包含三个阶段,即相互相应阶段、协调发展阶段和分化替代阶段;地方政府与龙头骨干企业的策略选择显著影响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度及演化趋势;地方政府在淘汰传统产业落后产能、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以及为二者融合发展搭建创新链接平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内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的关键力量。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领域技术的协同创新和多种产业的联动配合,有效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特定区域内构建一个能支持持续创新活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安徽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案例研究表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主要在于:一是以产业内的核心企业为主,构建创新技术链和产业链进行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二是通过企业边界开放,创造开放式创新机制以实现多主体协同创新。二者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的兴衰成败越来越取决于对高新技术的掌握及其产业化程度。发展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是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能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还能产生资源集聚、经济发展"引擎"和生态改善等效应。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需要探讨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有效与否关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到底如何?基于Wurgler修正模型,运用TSLS法分行业和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资本配置效率较低、波动较大,且资本配置效率表现出较大的产业及区域差异特征。基于此,建议国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向高回报率领域流动,同时加大对效率较低产业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存在巨大的风险,进入策略的选择对于关注新兴产业的潜在进入企业至关重要。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对潜在进入企业以及在位企业的策略进行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在位企业以及潜在进入企业的策略选择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产业阻入程度以及政府政策对潜在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通过模型研究分析发现,降低产业进入成本以及阻入程度、加大新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支持性政策等对企业进入新兴产业有正向影响,从而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引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考虑产业的全球化分工和国际竞争,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模式。从国际竞争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分类,将其分为互补性技术创新、扩展性技术创新、替代性技术创新和超越性技术创新等类型,重点剖析开展替代性技术创新攻克产业核心技术面临的技术创新能力、用户接受、先发国家竞争、先发国家的先动优势等诸多挑战及其特点。最后讨论研究结果带来的启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离不开重大海洋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海洋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是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两大原动力。在分析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构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以江苏省为例,探寻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条件和培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规划、超前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可行的投入保障机制、掌握先进技术的核心企业和关键的产业链环节等因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条件;提出从引导资源聚集、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培育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兴产业创新过程具有明显的网络特征,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管理诀窍的领先企业与以模仿创新为主的跟随企业交互发展,形成了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并联模式。构建新兴产业创新网络资源配置函数,将创新网络资源配置最优解扩展为精英种群,应用双层结构的粒子群算法提高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实证研究表明,提高领先企业的开拓能力、创新网络联系强度、跟随企业的规模化能力是优化创新网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缺乏原创性自主培育新兴产业的现实,提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概念,构建了新兴产业资源和服务、隐性需求、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原创技术、领先市场和新兴产业形成之间的理论模型,考察通过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来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机制和路径。应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新兴产业领域29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通过对原创技术、领先市场的直接支持从而间接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隐性需求、资源和服务的获取;原创技术和领先市场对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领先市场的影响程度比原创技术强。此外,在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过程中,环境不确定性的负向调节效应,以及创新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机理也得到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产学研合作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实现从基于企业技术需求到基于产业技术需求、从点对点分散式合作到网络集成式合作、从知识技术的单向转移到双向互动、从契约式合作到一体化合作是当前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构建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明确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而且应该科学地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新兴产业网络,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