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议王夫之“诗法”论的诗学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诗学的“诗法”大致相当于西方文论的“创作方法”。“诗法”论在古代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对“诗法”问题发表了许多观点,有待加以深入研究。“诗法”或“创作方法”有三个层面,与作为哲学家的运思方式不无关系,船山的“诗法”论在第一个层面具有独特的贡献和价值,而对第二、三两个层面的认识则显得偏颇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清末云南有较为丰富的诗话著作,这些著作有着自身的理论特色与价值,也有较多集中讨论的诗学范畴。清末云南诗论家对诗的根源之“气”、诗与表达对象的关系之“自然性情”与“真”、诗的道德轨范之“温柔敦厚”与“和雅”、诗的技术之“法”等几个核心范畴进行了集中的阐述,表现出清末云南诗学的发展是以吸收中国传统诗学的精髓为路径的。同时,作为区域性诗学,清末云南诗学的这些重要范畴表明它以自身的地理属性和环境属性为依据追求纯真的审美风尚,有较大的包容性与丰富性,对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些重要范畴进行了拓展式的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皎然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僧和诗歌理论家,其在创作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诗式》一书,不仅总结了唐代诗学理论,还对诗学精神的转型进行了探讨,成为唐代甚至整个诗歌史上一部具有系统性和深刻性的重要诗学论著,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对于这样一部堪可与《文心雕龙》相媲美的诗学论著,学界研究却显得十分落寞,既有研究成果只着重其中一般的诗格诗法研究,且大多集中于小篇幅的论文,  相似文献   

4.
方回论诗首先格律、倡拗体,在论及律诗对偶时,十分强调“变体”作用;其闪,重视虚字与用事;第三,强调诗法的“活”与“新”。方回的诗学、诗法理论虽瑕瑜互见,但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方回诗学、诗法的着眼点在律诗;方回的有关论述,增进了我们宋诗风貌的了解,明白了宋人在诗歌技法的推陈出新方面所做的努力;方回诗法理论为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选>选诗所体现的诗学观是萧统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诗主情尚采,追求文质相半;诗法上注重新变,又不废通变;文体上突出五言,又兼及众体,且于组诗予以了空前的关注.其诗学思想有别于同时代"主文"的萧纲和"主质"裴子野,力求"中和美",彰显明显的时代的烙印和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6.
诗学并不仅仅是关于诗本身的学问,它应当揭示和阐明的并不只是诗艺、诗法,而是诗心,诗魂。换言之,是对人的诗化活动的反思,它要追问和宣示的是人如何才能真正敞亮自己的诗性本质并实现诗意地生存。 中国古代诗学因其深厚的诗性文化背景,轻车熟路地穿越了诗之迹而直抵诗之心,对人的诗意地生存的可能维度或生存者的诗意心性的可达境界作出了诗性的反思。本文仅从几个侧面略作发明,以证古代诗学丰盈的深层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7.
江西诗学对形式的过度关注历来被人诟病,然而,这只是江西诗学为解决初学诗者的难题而不得不采取的下策。江西诗人们自然知道诗歌情“意”内容的重要性,但对那些初学诗者而言,形式“法”度则是他们更关注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二者之间紧张关系是江西诗学面临的难题。江西诗学提出“悟”之主张,依然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8.
杨载的《诗法家数》继承"六义"的诗学传统,从"体"、"法"及其关系对中国古代诗法做了系统的总结与阐释。本课题则拟从《诗法家数》着眼,重点对其"体法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历代学者对诗与禅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宋代诗学受禅宗影响出现以禅入诗、以禅参诗、以禅论诗、以禅喻诗等观念。禅宗有“顿悟”、“渐悟”之分,宋代诗学相应出现“妙悟”、“熟参”观点;禅宗发展过程中出现“顿渐在机”观念,受其影响诗学中也有“活法”观念。禅宗“顿渐”观念对宋代诗学影响深远,本文对于宋代诗学中悟、参理论与禅宗的渊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严羽“以禅喻诗”说的提出针对时弊诗弊,凸显了宋代诗学的特征;通过标举“兴趣”和“妙悟”,解决了诗学“悟什么”和“怎么悟”的问题,建构了独特的诗学体系,直接突出了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特征并影响中国诗学形成了儒、道、释三元并立的格局;从理论到实践,以“禅喻”的方式论诗,丰富了中国传统诗学话语,并促进了中国传统诗学重简洁、尚含蓄的话语风格的形成。总之,没有严羽的“以禅喻诗”说,中国诗学就不足以展现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规律;没有严羽的“以禅喻诗”说,中国诗学就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