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是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助推器,是高校突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协同方只有目标、利益一致,在同一平台上主动谋求合作,才会有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基础,才会存在双赢、多赢的可行性。高校应加强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的建设水平,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健全协同创新的相关制度,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进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水平。通过多年实践,大连工业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中南大学在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探讨了"校内结合模式、企校结合模式、联合培养模式、成果产业化模式、教学基地模式"等五种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特点、运行方式、运行条件以及人才培养成效,同时分析了各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各类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通力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多维度立体式发展、能力全面得到提升的重要手段,然而,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着师资结构单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与地方企业发展对接不紧密以及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针对当前问题,佳木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提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通过与企事业、科研单位共同合作,提高其办学层次;坚持课程改革,提升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全面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结果表明,佳木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实践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五年贯通"3+2"高本衔接协同培养,探索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本衔接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高本协同培养基础、学习形式及培养模式、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分析,提出"3+2"分段培养目标与定位;构建了"3+2"高本衔接课程体系;确定了高本衔接转段考核方式;提炼高本衔接取得的成效;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转段升本率、加强课程设置的连贯性等方面对"3+2"高本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高素质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习基地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毕业论文质量优化等措施,构建具有边疆民族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和解决从课堂到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面向土地资源管理实际的生产型实习基地,培养蒙汉兼通型土地资源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产学协同—学研协同—学用协...  相似文献   

7.
田红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36-138
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采用董事会制及政府企业共同建设特色高校、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同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了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资源互补优势,将理论知识传授与生产、科研实践全面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的高职植保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植保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效能,创新高职植保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促进高职院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能够使多个主体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效应。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比较,在分析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保障机制、高校主体功能及内容与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协同创新理念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以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为例,分析并提出了"厚基础、宽实践、重创新、大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探讨了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探索“政府+高校”双核驱动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园平台建设。文章结合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现状,调研分析相关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科技创新创业园现状,结合诚毅学院科技创新创业园发展规划,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园区建设目标、园区功能规划与设计参数指标,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模式与教学协同发展的建议:聚焦科技创新创业园的专业优势发展、坚持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创业教学协调发展。文章可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园区规划与教学协同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创建的乳品工程类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专业课前置、工学结合、三支导师育人,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实现了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采取了新的管理和教学运行方式,保证了培训质量,提高了学生素质,增强了就业能力。该创新培养模式得到了政府大力肯定与支持、企业的认可、学生家长满意、媒体的高度关注,学生就业前景极其乐观。  相似文献   

13.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西宁市城东区教育局以此为切入点,整合校内、校外和校际教育资源,构建多元协同的德育体系,构织严密的工作网络,开展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构建区域协同育人合力机制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4.
周杨 《天中学刊》2014,(3):132-134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缓解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促进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顺利发展,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理论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并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变化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高端应用型人才已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形成共识,也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校企协同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实践育人的有效开展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育人主体协同配合,各主体共同的育人目标和差异化的优势资源与“利益”诉求是协同基础。针对存在的认识偏差、博弈损耗和运行管理各自为政等问题,结合同济大学实践育人经验,从凝聚共识、资源共享和机制共建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性制度设计,探索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重点需求的人才之一.几年来,各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文章重点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所提出"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与构建产学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五种保障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经济时代的重中之重,高等院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昌盛。文章总结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以重庆大学例,提出构建“创新实践中心”,以“自主,实践、创新”为主导思想,为学校创新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激发创新激情、实践创新教育改革,传播与传承创新思维.展示创新人才的平台。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今后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制度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协同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产学研合作处在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换过程,解决这一“瓶颈期”的主要手段是制度创新.通过制度视角的透视,发现目前产学研合作中的制度设计缺位是阻碍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形成了“制度吸纳资源说”,认为不健全的制度设计是导致产学研合作中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制度场域是催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的起点.根据协同创新思想,提出产学研合作协同模式在投入、管理与产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选择,地方高校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在协同创新上更要注意方式与方法。首先,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提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强调地方需求、优势学科和学校特色组合;最后,给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强调着眼于实际条件,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