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建校于2011年8月,地处郑东新区CBD核心区域,因毗邻昆丽河而得名。学校硬件齐全,图书馆、合唱室、陶艺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各功能教室配备一应俱全。建校以来,学校在"把学生放到学校的正中央"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塑造"学识广博、品行雅正"的师生为目标,逐步形成"博雅教育"办学特色,以开发和实施与特色创建相匹配的校本课程为依托,大力  相似文献   

2.
<正>郑州市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位于郑东新区庙张街20号,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一所环境优美、学风优良的现代化学校。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99人,教职工108人,其中省、市级骨干教师比例为20.4%,研究生学历比例为6.5%。学校以"自觉成就精彩"为核心理念,着力于课程建设、社团建设、特色活动、创客教育、书香工程、家校共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80年,学校位于溧水区状元坊社区,紧邻秦淮支流——大西门河,是南京市"做中学"实验的项目学校。建校35年来,学校一直重视科技教育,不断完善科技教育的实施办法和管理措施,并逐步形成了"以提升教育品牌质量为核心,以打造特色文化内涵为抓手"的科技教育思路。学校以创建科技特色校为办学目标,并把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中,使其成为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基于此,学校制定了科技教育长期发展规划和学年科技教育工作计划,力求做到"目标确立层次化、管理工作网络化、活  相似文献   

4.
伍学明 《教书育人》2011,(20):59-60
学校的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未来学校的竞争亦是文化的竞争。要赢得学校未来的发展高度,学校必须注重文化积淀和引领。近年来,八宝中学着力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阳光教育特色、实现学校文化发展"的目标,学校文化初具形态。  相似文献   

5.
刘冰  蔡春虹 《广西教育》2014,(44):47-48
正2013年4月,我们赴台湾地区考察,发现台湾地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正规教育到职业教育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特色办学和文化建设。近年来,台湾地区以"精致、创新、正义、永续"为目标,不断推动教育优质、公平发展,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基础教育特色台湾地区中小学十分重视传承传统文化,打造学校特色,发挥家校合力。  相似文献   

6.
<正>元江县青龙厂中心小学创建于1919年,是一所寄宿制山区民族小学,80%以上为少数民族学生,其中彝族支系的山苏族学生占到30%之多。中心小学辖3个村完小和1个教学点,有29个教学班,82名教职工,1010名学生。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青龙厂中心小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特色,学校制定了"用特色教育成就学校先进文化、成就师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努力打造"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学校注重特色教育,以特色教育促进师生发展。在特色教育中,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内涵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是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品质、学校特色发展。教育科研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改变现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学校教育科研定位学校特色发展只能在学校文化传承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也在于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完善;一个学校的发展既是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也是在学校文化继承与创  相似文献   

8.
杨婉敏 《中国教师》2013,(10):52-54
<正>特色既是学校文化的生命之源,又是学校文化品位的应然诉求。文化既是创建办学特色的内核与原动力,又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根基。办学特色与学校文化,二者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以下简称"骏威小学")遵循教育规律和改革要求,立足校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大力构筑"童梦教育"校园文化,打造"童梦教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学校特色、提高育人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近年来,阳泉市郊区教育局紧紧围绕"文化立校、文化兴校"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进一步促进了全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推进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打造优质农村学校、深化课堂改革、明确育人目标、突出特色教育,在苏家屯区教育局的邀请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戚业国教授对陈相学校进行了跟踪指导。预计三年内将陈相学校打造成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特色学校。戚教授又一次莅临学校,做了"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微技能"的专题讲座。区教育局局长赵建华、副局长刘红丽、基础教育科科长孟丽英,陈相学校全体教师以及"第三学区"学校领导,共计  相似文献   

11.
我们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专业的新发展,离不开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追求,必须遵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和标准。一文化是师范类高校的根基学校特色基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学校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以越来越多元的方式展开.教育资源多元化发展一直是教育专业的重要研究领域,苍溪县城郊中学在各级党政关怀和社会各界支持下,确立了"多元发展"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以多元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为中心,从学生成长和未来人才发展需要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和学校办学优势资源,在实践中有效、有序地探索和推进.在办学条件、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3.
金牛教育     
《教育科学论坛》2023,(8):2+81-82
<正>为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的品牌教育,金牛区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发展行动,指导学校打造精品项目,以点带面提升办学品质,推动金牛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2015年以来,累计实施学校创新项目635个,全区学校获评区级以上特色示范荣誉420余项。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山东省文登市南海蓝色经济区的强势崛起,该区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新区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的优化形成了一个特色学校,这就是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为一体的规范化学校——南海实验学校。学校要如何发展才能承载南海新区文化引擎的历史使命?学校全体班子成员经过反复论证、分析、思考、请教和研究,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最终确定了推行"信心教育"的特色教育理念,着力打造属于滨海特色的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近年来,敦化市第二小学坚持"重科研、强管理、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在"规范管理,特色办学,科研引领,文化立校,打造精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学校日益形成了"基于问题,立足校本"的科研文化,营造了"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氛围;创设了基于实践的研究模式,即"打造常态化的学习组织、营造常规化的研究氛围、构建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学校借助评价契机创新了满足教师各方面需要的特色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引导下的潜能教育实践探索,为学校发展开辟了一条意义深远、特色鲜明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大连市中山区青泥洼桥小学确立了"优化内涵,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坚持"品质立校,品位育人"的办学理念,通过全方位构建品质教育管理机制,开展"品质教育"特色的实践探索,打造高品质的育人文化,助学生健康幸福成长。一、品质教育的科学定位与内涵思考(一)品质教育的科学定位"传承青泥百年文化,诊断学校现状,确定发展目标"是学校规划特色发展方向的主要依据。学校以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8.
, 《中国教师》2012,(23):2-F0002
<正>坐落在交通繁华的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南面的赤岗小学是一所颇具文化特色的学校。学校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流,倡导创办"和乐教育",朝着"和谐发展"的方向行进。"和而不同"成为学校"乐教育人"、"善导乐学"的力量源泉。为了打造"和乐"的校园文化,赤岗小学坚持"自然环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年第10期《以办学传统助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一文,介绍了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以地域文化为基,以地方名人为引,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持续创新为魂,由"特色项目"向"特色文化"的发展转型,实现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象棋作为学校的传统项目,在师生中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象棋特色打造成学校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阐述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界定,并确定研究价值。设计研究框架,对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线路进行科学设计。该研究在理论上的认识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得到充分发展,重点是建构"校本的"学校特色文化。该研究在实践中的建树是:按需投入,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内并外联,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校辐射,促进校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特色,促进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