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是诗人,同时,在现实主义诗歌理论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从学与生活的关系、学的作用、学的本质和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关系上探讨了白居易的艺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2.
“判”是唐朝科考中的一种特珠文体。《百道判》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虚拟性的练笔,是透视白氏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百道判》在艺术上也有多方面的突出成就。探讨《百道判》的文学价值,既可弥补此类文体研究中的缺失,对全面评价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运用语言文字来描绘音乐,文字所传递的声音效果把文学和音乐结合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通过对诗歌音乐性的描写,反射其现实主义内涵。把文学性、音乐性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和杜甫,同为我国唐代诗歌中重要的两位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二者在影响以及风格特色上,又存在着一些差别。本文主要介绍了白居易与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白居易与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5.
外邮恋情     
白居易是唐朝非常著名的现实主义大诗人,流传到现在的还有3000多首诗,是唐代诗人留下诗歌最多的一位。他的诗为劳动人民的痛苦而呼吁,对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进行严厉谴责,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中唐社会现实的讽谕诗。他受儒家仁政、民本思想的影响,主张诗歌创作要起到讽谕君王的作用。他的新乐府组诗关注下层人民生活,广泛反映了唐代社会现实。本文试就《新乐府》五十首来分析儒学思想对白居易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唐崛起的元白诗派领袖白居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晚年放弃早年“诗歌讽喻说”理论,诗风转向闲适,其讽喻诗和闲适诗分别体现了他早期和晚期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本文试图从时代的大环境、白居易本身的士大夫情结以及佛老思想对他的影响,找到其晚期诗风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永贞革新”是唐朝政治形势的转折事件,也是白居易一生中经历的最重大的政治事件.要全面深刻地研究白居易的思想、人品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文学成就的来源,就不能忽视其与“永贞革新”及主要成员关系的研究.本文从相关的原始文献材料入手,对白居易与“永贞革新”集团主要人物的交往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揭示白居易对“永贞革新”的态度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9.
《瓯北诗话》是赵翼晚年的诗论名著,主要是对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等十家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系统地评析。其中,对白居易的评析颇为详尽,主要涉及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及政治造化;诗歌的题材、体裁、寓意、真伪辨析、艺术风格、艺术传承;白居易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研究等方面,颇具高见灼识。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提出了"通儒"的音乐观,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音乐与国家兴亡关系密切,但并非国家兴亡的决定因素,它只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因素;在音乐的诸要素中,歌辞较乐曲或乐器等其他因素而言,更能发挥这种功能。白居易的这种音乐思想扎根于中唐音乐发展的现实土壤中,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白居易的音乐思想对其讽喻诗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以《秦中吟》与《新乐府》为代表的讽喻诗就是这种音乐思想的具体歌辞实践。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是我国中唐时期的伟大诗人兼诗论家,他的诗歌理论对《毛诗序》有着继承和发展。他继承了《毛诗序》中的"讽谏说"和"六义说",但同时将"发乎情止乎礼义"发展为"直笔"和"实录"。白居易诗论中的要求文学真实反应现实和政治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12.
木斋 《天中学刊》2023,(3):84-91
白居易年轻时与符离邻家女湘灵的独特恋爱经历,对其一生的思想及文学写作影响至深。以白居易讽喻诗中的代表性篇章《井底引银瓶》《续古诗十首》为线索,大抵可以勾勒出其恋情始末,从而也有利于白居易早期心路历程及其诗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的讽谕诗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传统,于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有力工具,在中唐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任何对中唐之后的政治与文化社会感兴趣的人来说,白居易的诗文都是不可回避的部分。白居易平生推崇杜甫以诗文记录历史的做诗风格,故而他本人的诗也大多记录了当时的百姓生活现状和朝堂政治现状。通过阅读白居易留下的丰富文字记录史料,不难了解当时的政治社会现状。从他的文字中,也能感受到诗人自身由起初踌躇满志、兼济天下逐渐过渡到偏居一隅、独善其身的思想转变过程。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受当时社会腐败、诗道崩坏而又诗人自己而又无能为力的现实情况所影响,同时这也深刻反映了中唐时期的混乱政治现实。本文将以白居易写给友人元稹的书信体散文《与元九书》作为主要参考文献,结合现今对其的研究成果,具体阐述了“诗魔”白居易的精神世界演化的现实根源。  相似文献   

15.
自居易是中唐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70多首讽喻诗,这些诗篇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这些讽喻诗的特点可以从如下五方面作出探讨。(一)坎坷经历: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形成的现实原因;(二)现实主义诗论: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理论基础;(三)诗歌创作: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四)诗歌形式:自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外在统一;(五)诗歌影响:自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持久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与元九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给友人元稹的一封书信,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想,可以看作研究白居易心迹和思想的重要文献。该书信也对后世文坛和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有着文学与审美、认知与了解、感悟与激励三方面的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6,(1):37-40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剖析《长恨歌》的叙事结构,认为诗歌中蕴含着多重主题:一是对唐明皇荒淫生活的批判,同时对两人爱情的歌颂;二是视杨贵妃为红颜祸水,但对其遭遇又表示同情。多重主题反映了诗人白居易复杂而矛盾的思想状况及复杂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唐代现实主义杰出诗白居易关注妇女问题的诗作进行归类解读,从贫妇、宫妇、商妇、弃妇、征妇、歌妓等几类人中,审视中国封建社会复杂的文化环境,揭示出妇女充满崎岖和痛苦的悲惨命运,进一步分析了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创作观。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白居易的思想信仰及处世哲学有持续深入的检讨,不过,直接从《庄子》文本探讨其对白居易处世哲学影响的却很少见。实际上,庄子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白居易思维的判断,行为的选择,人生观的抉择,影响着其生存境界的实现方式。总之,在白居易的处世哲学中,有着无法割舍的庄子情结。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关注,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位诗人。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白居易也狎妓成趣,并且在诗歌中有所体现,这也反映了他女性观腐朽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