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丽萍  李森 《中学教育》2009,(11):29-3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愈来愈高,“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学习教育科研知识,懂得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就乐山市中区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也已成为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教师科研热情大涨,科研活动与能力大增。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成果的展示需求与科研实验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科研项目的增加,及教师队伍的扩大,使以前分散各自研究或小团队研究不能适应科研发展,为了适应这一科研阶段的需求,建立起教师科研实验支持平台迫在眉睫。这将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科研的效率,使研究者能更专注于研究问题的本身。本文简要构思高校教师科研实验支持平台建设思路,为高校科研实验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教师即研究者"是指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研究者的角色,这一常识性命题一直具有真理特性,同样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其具备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然而实践中因研究者身份产生的负担感却加速了一线教师的职业倦怠;学校青睐"研究课题"、强调研讨式教学;校内外专家教师合作,主导研究性教师成长;更有教师评价的指标直指科研论文数量。该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反思"教师即研究者"的意义应在于教师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于教师研究性思维的激发;在于让教师在专家-教师的合作关系中发挥主体地位,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其研究性身份才能得到认同。  相似文献   

4.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编撰的"学校教育科研丛书"中的一本,由普教所郑慧琦、胡兴宏主编,于8月中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的形成过程坚持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本,针对教师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部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首要任务,但由此也暴露出了信息化素养低,课程设计、实施能力不够及反思意识缺失等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行动研究作为卓有成效的教育研究范式,能使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在"行动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下,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意识、反思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邱子华 《中国教师》2012,(14):24-25
<正>当前基础教育进入课堂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研究亟须转型。然而,虽然"科研风"盛行,教学和科研"两张皮"现象却随处可见,学校里一部分"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科研大业",忙于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另外一部分教师则在教学中固步自封。因此,构建一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新模式,以引领课堂教学的变革,是极为必要的。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课程学家斯腾豪斯就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观念,尔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崇和实践。[1]目前中小学教育研究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鼓励普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是目前国内外教师发展的主题,通过一个教师第一次开展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记录,详细报道了此教师如何通过同事间私下聊天这种交流方式消除职业孤独、增强反省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成为善于合作的自信积极的人。通过系统对比分析专业研究者和普通教师研究者的科研条件和目标的区别,提出教师研究、教师发展的运动必须尽快树立教师友善的研究评估标准,以确保科研不会变成教师肩上的新负担、真正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即研究者"的提出对师范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目前师范生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高师院校应从课程设置、科研管理、教师素养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强化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界对于"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命题所涉及到的"怎样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怎样的研究者"以及"教师怎样成为研究者"等三个具体问题并无一致性结论。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以及教师队伍的特点决定了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而教育工作本身也并不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的研究有其特定的属性,具备内在动机、时间精力和多元能力是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自身需要学会借鉴和模仿,掌握科研成果发表的技巧,并培养自己健康的科研工作心境。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研应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研究中从新手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立足于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研究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因其具有“小、活、实、短、平、快”的特点,使得其在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方法、研究成果和调动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方面都利于吸引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并在研究中提升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1.
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进入新时代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期盼和新要求。走向科研之路——发现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分析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解决教育教学适宜方案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路上的必答题和应答题。本文在分析科研的本质后,从问题引领、逻辑起点、研究抓手、研究路径和研究归宿五个层面提供了导向性建议,并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了四点发展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路径,以期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及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了使教师能尽快地适应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很多人都提出了“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主张,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要教师以专业研究者的身份,去做专业人员的研究。相反,教师应以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身份,对教师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做自己的研究,研究自己。这是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或进行校本研究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动力是对更好的、更有效的教育的追求,是对他人成长学问的“迷恋”,是一种教…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倡导、实施创新教育工程 ,迫切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自主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成为研究者 ,是新形势下教师提高素质、发展能力、谋求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 ,就要在认识教师参与科研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基础上 ,从“反思”入手 ,在与专业研究者的合作研究中 ,逐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努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这样才能全面塑造 2 1世纪的教师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一、明确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意义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该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教育家。"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把教育科研作为振兴学校、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学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关键,教师兼具教学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其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为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观念上的畏难与误偏,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课题研究的相关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制约了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师可通过行动研究,以教学实践为研究问题的生长点,以教师行动为课题研究的着力点,以教学实例为研究成果的增长点,通过“做中学”提升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命题。但是,当前"教师成为研究者"还停留在观念层面,没有变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教师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关键。教学视频切片诊断研究是选取典型的教学切片作为课堂分析对象,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的一种课堂研究方法。其核心工作是聚焦分析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典型教学设计片断,分为选取教学切片、制作教学切片、诊断教学切片三个环节和教学视频切片呈现、定性、意义、标准、分析、总结六个步骤。教师掌握了"教学视频切片诊断"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科研型教师是中小学教师一个新的角色定位.这个角色是围绕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来进行的,目的是培养教师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职业特点出发,中小学教师科研具有辅助性和渗透性.辅助性是指教师科研辅助和服务于教学;渗透性是指教师科研散布在教学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和专门性.基于这种分析,中小学教师科研适宜从事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指小而典型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那些有价值的小问题.教学中大量存在这种有价值的小问题,但教师要么凭经验去解决,要么轻视或忽略,致使这类问题难以被科学解决.其实,正是这类微型课题的研究才能够很好地和教学融合在一起,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学界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不断深入,"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在为人们所接受的同时,遭遇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的重重困惑。文章立足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运用SWOT方法探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机遇和优势何在,教师面临的威胁及自身的劣势又是什么,构建科研处境SWOT矩阵,就如何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落实教师赋权增能,倡导"学术假"制度,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专家学者多层次地引领。  相似文献   

19.
正校本教科研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育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是解决教学中所出现问题的惟一途径。学校要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思想,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与反思,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一、校本教研为课题研究提供载体教师做研究并不是搞发明,只是针对教育教学的困惑及问题找  相似文献   

20.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当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也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然而,基于北京市某校课例研究的分析发现,教师在实践中表现出问题意识缺乏、问题聚焦程度不够.研究设计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管理者和教师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落实课例研究的研究性,加强教师研究能力培训,以切实推动教师向研究者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