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校积极遵循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规律,在学校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做了四件事:一是梳理学校课程开发的历史,寻找、确立课程"灵魂";二是依照课程"灵魂",将现有的课程"结构化",形成课程体系;三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现有课程"优质化";四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课程"特色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重在实践,作为一所学校落实素质教育,要以优化课程结构为突破口.优化课程结构首先要建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要落实好"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关键要加快师资建设、教材教材、基地建设等"三大建设".这样,学校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计划,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化的课程设置,使学校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落实。要富有成效地实施新的课程计划,发挥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处理好两类课程的关系。关于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观点:一是并重说。这种观点认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无主次、轻重之分,在当前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充分肯定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二是主次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12,(Z2):50-51
和田路小学的创造教育研究始于1980年。从"五小"科技活动、"和田十二技法"、创造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到逐渐形成学校创造教育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坚定的实践改革之路。进入21世纪,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更关注创造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对创造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完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并建立了创造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陆森 《今日教育》2012,(11):62-63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关键所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四路小学校在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进程中,明确"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办学思想,继承"做人德才兼备,做事精益求精"的教育传统,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6.
李素香 《人民教育》2020,(11):65-66
<正>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这个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环境中,怎样体现国家意志,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同时体现学校独特的育人价值?我们认为,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要求,把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一体化融合,实现学校课程育人的整体结构性优化。学校秉持"让生命在课程的润泽下成长"的课程理念,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构建"润德养正,启智臻美"的学校执行课程体系,助推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学校  相似文献   

7.
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是一所具有个性的学校,学校"个性"首先应该表现为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的核心应该就是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理想,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载体和手段.由此可见,加强以校为本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实在是我们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理性选择,它的科学构建必将对学校教育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2012,(5):10-12
百年来,上海市大同中学始终坚持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的育人宗旨,坚持开放创新的课程文化,在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近几年,该校以"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为抓手,继续深化学校的课程研究,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实施模式以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大同中学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我们将连续刊载该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本期刊载的是该校在学校"课程统整"上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过程的总和,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为此我校进行了学校课程开发的探索。一、学校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应充分尊重学校教育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课改的核  相似文献   

11.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化的课程设置,使学校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落实。要有效地实施新《课程计划》,发挥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处理好活动课与学科课两类课程的关系。 关于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中,主要有了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并重说。这种观点认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无主次、轻重之分,在当前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充分肯定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二是主次说。这种观点认为,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活  相似文献   

12.
美国俄勒冈州科瓦利斯市的富兰克林学校实施的是美国希尔什教授的核心知识课程.富兰克林学校每届七年级学生的"华盛顿之旅"正是源于核心知识课程体系的研学旅行课程,是一种真正、意义丰富、真实世界的教育."华盛顿之旅"课程准备充分,其缜密性、有序性和结构性的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获得文化素养.同时,"华盛顿之旅"研学课程正式纳入富兰克林学校的课程体系,并构建了研学旅行课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只有深入到课程改革的层面,才能触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要进行课程改革,根本原因是因为学校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及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人的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已明确的告诉我们,要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必须改变。相对于目前科学的认识水平而言,学校课程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革?就目前环境下,学校自身在课程改革上能做什么?必须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对学校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此认识之下,逐步建立学校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潘永庆 《人民教育》2007,(12):11-13
学校课程系统是学校教育活动系统的主体,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程系统进行,因此,建设新型学校必须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没有新型课程体系作载体和支撑,建设新型学校就仅仅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5.
<正>课程体系建设是"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做好了,可以有力推动学校教育生态的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指出,教育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链接课程应运而生,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打破年级、学科、学校的界限,实现了学科知识的横向链接和纵向贯通。全链接课程在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学校教育生态的优化,推动了师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建邺区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整体性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当前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课程建构系统性不足,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不够,课程建设中的家庭因素关注较少,以成绩为核心的学业评价体制的制约等。南京市建邺区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通过区域推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整体建构研究",实现从区域层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一是多元分析,形成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二是立足校情与生情,强化课程的落地实施;三是形成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化校本课程;四是以项目研究为引领,加强组织保障;五是注重统筹,优化区校一体课程建设方式;六是多维评价,强化以评促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程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课程建设中努力做好四件事:一是梳理学校课程发展的历史,寻找、确立课程灵魂;二是依照课程灵魂,将现有的课程结构化,形成课程体系;三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现有课程优质化;四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课程特色化。学校课程建设由过去的自发行为变成现在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内涵的发展必须以课程为核心,没有课程建设就没有文化,课程应该是学生的起跳板。为此,课程建设应是当下学校工作的重心。第四级课程是前三级课程体系的补充与完善,更多的是承担着个性化课程的角色。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的最终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和多元化的成长需要。一、班本微课程是教育的微创新班本微课程"形"微"意"不微。相对于纳入正规课程体系、意义正统、以教材为媒介的大课程而言,班本微课程是  相似文献   

19.
<正>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育人目标,而育人目标的上位是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所以,学校课程改革追求的应该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南阳市实验学校从儿童本位出发,以"为了明天"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将核心素养校本化,开设了"3F"(Fun Free Future)校本课程体系下的行走课程。该课程以研学旅行为载体,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和"课程"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其中,课程聚焦学什么的问题,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因此,抓好学校的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犹如大厦之基。如何做好课程建设?必须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原则。基本方向是党的教育方针,是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原则是立足校情、学情,与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基于此,学校提出构建"生态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