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学校通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开展多样读书活动,培养浓厚阅读兴趣;建立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发挥家校互动作用,共享亲子阅读乐趣,让学生"有兴趣读、有好书读、有时间读、有能力读",引领学生走进书香的世界,做有根的人。  相似文献   

2.
一、"营造书香班级",提倡多读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是一道学生必须跨越的坎,没有"读书破万卷",是绝不会"下笔如有神"的,有了量的积累,然后才能期待质的飞跃.我们学校上学期开始投资建立书香型校园,每班开始以"我们的小书屋"为名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上有一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初中三年学生阅读量达250万字左右。当下语文高考分数要增加到180分。可见,阅读对学生是多么重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做点灯的人,善激兴趣、善教方法、善培习惯,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善激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要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丰富从何而来?从阅读与行走中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所谓读书与行走,对我来说,就是一件事,可以用"阅读"二字概括——读书,读世界。这或许可以称为"大阅读",所谓高贵的灵魂与美妙的肉身结合在一起的阅读。人的生命有限,书却是无限的。因此,我主张教师的读书,主要读经典,经典是历史的、文化的、知识的精华。读万卷书,仍然读的是经典,有万卷"经典"在肚、在胸、在心,那就是"底蕴"。而行走就不一样了,不一定都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需读书,需读"整本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如何引导学生读"整本书"呢?笔者从这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交流批注,整体感知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共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通过批注的方式对书籍中每一个篇章有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批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交流自己的阅读认知。批  相似文献   

6.
牟凌霞 《考试周刊》2014,(91):37-37
<正>"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使人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立身处事的方式、信念。它能涵养人性,净化心灵,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掌握简单、易行、有效的读书方法是老师的职责。教育能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在阅读的路途上"扶"他们一把,让他们体会到克服困难的快乐,让读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一、动笔读书,个性阅读古代文人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是指在书上作批注和做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用特定的符号在文本  相似文献   

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以看出读书是何等的重要。如何让你的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呢?我想说:"师生共读吧!"做学生阅读兴趣的引领者,与他们一起聊聊书,品一品读书之乐,开启阅读之门。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接了三年级一个后进生很多的班。苏霍姆林斯基说:"转化差生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于是,我做了周密的读书计划,并付诸实施。一、用"读物"开路,培养兴趣和习惯每天用一节自习和一节正课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和"读物",哪一句不流利,就停下来把这一句读顺了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更是一个人一生性格发育、精神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此时我们的学生能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能接收到源源不断的正能量,那么学生的精神世界便能得到经典文化的滋养。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领下,在自主的阅读之中便会慢慢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生的精神世界便会得到微妙而快乐的成长,营造出一份纯正的心性。  相似文献   

10.
修订版课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重视课外阅读,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如何实现课外阅读指导,是需要广大教师用行动来回答的。让学生爱上读书,就要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就要给学生一段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提升阅读品位,教师的有效引导不可缺失。本刊约请学者、专家、课外阅读先行者,从多个角度探索课外阅读,旨在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1.
"成长书吧"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新的探索形式,它主要以"悦读、成长"为主题,以阅读经典为基础,致力于引导大学生消除读书的误区、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增强其读书的方向性、目的性、有效性;使得大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充实思想、锻炼能力,学会做一个人,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营造"处处见经典、人人读经典、时时论经典、常常用经典"的良好氛围,使得大学生的阅读意识得到了不断深化,阅读"质"、"量"逐步上升,阅读形式持续创新,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刘玉 《辅导员》2012,(Z2):52-53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善于做一个书海的导航人,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好书呢?一、培养阅读兴趣布鲁纳说过:"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发兴趣,是让他们热爱读书的重要前提。(一)文学知识抢答(以文学小组为单位,给胜利组奖励)。答出的同学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答不出的同学在激励机制的促动下认识到了自己阅读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正>从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到今天《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的重头戏。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完善中华  相似文献   

14.
李传鹏 《教学随笔》2015,(Z1):12-17
<正>文言文,一直是学生感到害怕的一部分考试内容,关于课内文言文,只要学生肯下功夫,多读多记,一般都能解决问题,关键是课外文言文,有些学生是"谈虎色变",还没仔细看已是怕上心头,其实课外文言文只是课内文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笔者就做课外文言文谈以下几点:一、阅读文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对于课外文言文更是离不了"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文本,领悟主旨,并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一、"海量阅读"的突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标"还提出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对此,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分数大行天下的体制下苦苦求索:怎么才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既要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量,又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于是从单篇短什的突破,到变"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或者变"教课文"到"教阅读"等理念的出现……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把握不准如何去做。那么,怎么处理现行教材的教学和大量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现统编版教材也把整本书阅读任务放进"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使"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独立训练板块,可见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对所在山区一所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26%的学生对阅读没兴趣,而课外书的数量仅20.4%的学生拥有40本以上;28%的老师表示不知道有整本书阅读教学这种方式,11%的老师不知道如何组织整本书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贯彻落实课标精神,笔者进行了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的实践探索,旨在走好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三部曲,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在本班的"煮书"活动中,笔者用复式考查的方式做"指挥棒",指导学生们读书。每轮的考查重点不一样,第一轮考查重点是文本内容;第二轮考查重点是整理阅读收获;第三轮考查重点是语言的运用。步步深入,让学生们读有所获。  相似文献   

19.
<正>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还告诉我们: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导航。科学实现课内外结合,培养阅读技能,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积累,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养成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育实践证明,谁成功地推进了"大阅读",谁就是成功的语文教师。因此,语文教师当以推进阅读为己任,还学生阅读以正道。一、对阅读教学的思考我所执教的一名六年级学生曾在班级的墙报上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立品如白玉,读书到青云。"面对这副对联,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连学生都知道读书可以引导他们走入很高的境界,那么,对于身为语文教师的我来说,引导学生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