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宇 《班主任》2012,(6):30-31
正一我带班有一个要求,凡是团员必须佩戴团徽。"标签效应"认为:一个人一旦被一种词语、一个名称贴上标签后,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一致。团徽是一个符号、一个标签,贴在谁身上,谁就会被打上"优秀"的印记,等于贴上一个积极的标签。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第一,让这些学生与不戴团徽的学生区分开来,形成鲜明的对比,把他们归入"先进青年"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30):7-8
当一个人被别人以某种名称贴上符号、标签时,就会像商品被贴上了标签一样。标签会有定性导向作用,对一个人的个性思维与自我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一旦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就会下意识地对此标签产生一种认同感,并不自觉地按照老师所批评的话语去塑造自己的行为。"积极"的标签也许会使学生产生励志情怀,美好心情,能够鼓励学生积极乐观地生活和学习;"消极"的标签也许会使学生心灵晦暗,焦虑不安,受到心灵的创伤,留下消极的心理阴影。这种"标签效应"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屡见不鲜,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辩证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可轻易地评定任何一个学生,要从他们身上去寻找闪光点,以发展和全面的角度看待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并向着适合自己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日前呼吁停止“三好学生”的评选,认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此言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刊约请了部分专家、校长、班主任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西安市未央区某小学一半孩子戴着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校方称给学习、思想品德稍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标签效应(Label Effec)t",即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作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相一致。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曾说:  相似文献   

5.
刍论学校教育中的“标签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及其他教育在无意中经常给儿童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当儿童被贴上诸如“老实、胆小”、“调皮捣蛋”等标签时,他们就会作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标签效应产生的机制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学生的成长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易对学生产生惯性思维,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学生"贴标签"。学生也会在班主任这种"标签式"的定义下,逐渐变成"标签"的模样。记得一位资深班主任说过:"你有什么希望,学生就会变成什么样。"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警惕"标签式"定义,  相似文献   

7.
接手一个新班,老师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往往在与学生见面前就已经把他们分成了三六九等,那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就会被老师们贴上"后进生"的标签,并且成为老师们头痛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画像游戏     
正"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和缺点"是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通常由班主任来承担。现实中,班主任常常依据各科学习成绩和纪律等表现,在心里给学生贴各种标签,如"优生""差生""落后生""发展生""资普生"等等。尽管老师很注意不把这些标签说出来,但只要心里有了,就一定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所以,班主任只要在心里给学生贴了标签,学生一定会通过各种途径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给 某人贴上某种“标签” ,易使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现象 ,在心理学上 ,称为“贴标签”效应。首先 ,标签的暗示作用可以影响人的“个体意识”的自我认同。如 :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 ,以致学生的行为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 ,经常打折扣 ,逐渐地 ,老师由期望变成失望 ,就认为他们“不争气” ,是“扶不起的阿斗” ,是“笨脑瓜” ,并经常当众训斥他们为“大笨蛋”“不是读书的料”等。这就无形中给他们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加上经常性地被斥责、被贬低 ,学生就会产生“我确实不行”的感受。从而对自己缺乏信心 ,无心去寻求获得成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正>日常生活中,有些老师或家长喜欢数落孩子,而且一数落起来就随便给孩子下结论。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这就形成了"标签效应"。曾看到这样一个例子。美国一位著名的棒球选手,应邀到监狱里与犯人交流,他给犯人讲了自己成长的故事——小时候,他第一次玩棒球,不小心把父亲的牙打出了血,父亲赞许说:孩子,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棒球选手。第二次  相似文献   

11.
石愚 《上海教育》2008,(20):3-3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相似文献   

12.
李方杰 《广西教育》2014,(25):57-57
正在教学中,教师都会遇到一些被他人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也是令教师们感到头痛的教育对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与其他学生只是存在"天赋"上的差异,教师应该认识到"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缩短学生间"差异"的距离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绝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学生也一样。笔者批改过这样一篇作文,作者是一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一旦被贴上标签,人就会倾向于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即是"标签效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一次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认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这番话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界定好生差生,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人担心,如果取消评选,拿什么激励学生?影响几代人的"三好学生"评选,如今交给大家一个耐人深思的问号。  相似文献   

16.
在重庆市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呼吁停止评选三好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生的孩子,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话题背景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先生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市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其理由大致是,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一、"爱唠叨"型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假如某项纪律,学生很容易知道的道理,但是班主任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就会出现你越说、他越不听的情况。因为对已有自我概念的学生来说,等于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唠叨"的教育方式不仅让班主任白费口舌、劳而无功,而且还必然会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或出现班主任眼中的"另类""叛逆"。其实在很多时候,班主任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生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不能动不动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