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叙述描写时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或写得简略,或有意不写,以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必刻意去追求详尽周密,而应适当留些"空白"带些"写意",去探究、领悟.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会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只有这样,教学才会...  相似文献   

2.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浮浅,必然导致教学的浮浅。只有教师首先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才会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游刃有余、张弛有度,课堂教学才有内涵与深度,文本的价值、教学的价值才会得以充分体现。但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究竟为何而"解"?"解"出什么?"深"向何处?又如何去"解"……这些问题本身就需要深度思考与解读。  相似文献   

3.
蒋崇勇 《江苏教育》2012,(31):32-33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动了脑筋写出来的,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就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动他的脑筋的,看作者是怎样想和怎样写的。"然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以及对思想感情的理解等类似的现象并不鲜见,不少老师或无法、或无意去触及文本中那些精  相似文献   

4.
"读写结合"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大趋势。"读"即对文本的研读,"写"即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他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结合尤为重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诗歌教学课堂往往书声琅琅,读中理解,读中  相似文献   

5.
教师只有首先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才会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游刃有余、张驰有度,课堂教学才有内涵与深度,文本的价值、教学的价值才会得以充分体现。一、"深度解读"——为何而"解"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应该多些什么少些什么,这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笔者认为,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冷静思考,不能一概而论,"少"的需要热思考,"多"的也需要冷思考。一、有效教学课内课外"少"与"多"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人们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上,前置性学习围绕着文本内容去设计,课堂教学则更是深涉其中,课后的延伸也还是围绕着文本去设计练习性的内容,这肯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曾广夏 《考试周刊》2014,(18):44-45
<正>语文教学,重感悟,重熏陶,重朗读,突出人文性,带领孩子走进文本。语文教学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文本,关键是走进去还得站得起来,站在高处,"鸟瞰"文字,这样不仅能够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而且可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一、"鸟瞰"文字,品味写法重感悟,也要重应用。很多文章,文采很好,通俗易懂,教师除了要深入钻研、解读文本,带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妙处之外,还要带领学生时不时地跳出文本,站在高处,试着从写作意图、写作手法的巧妙方面加以赏析。小学语文是个大综合,  相似文献   

8.
本人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有对写作感兴趣,才能够兴致勃勃,从被动的"要我写"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写"。否则,他只会敷衍了事,勉强应付,或视为一种负担、煎熬。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  相似文献   

9.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语文本体"指的是什么呢?我想,这其中一定不只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文本写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只有做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语文味"四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不能以自身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个性化阅读"已渐渐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吃透文本,引领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让学生以自己的阅读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  相似文献   

12.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到学习中,"渔"就是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读、会听、会写,会想、巧记、善思,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对此,笔者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提出了如下学法指导策略。一、指导学生会读、会听、会写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把握的基本技能。同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必须在尊重、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借助教参写教案,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理解。这样的阅读教学多了些凝重,少了些灵性。因此,时下一种新的阅读观——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语文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对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它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诚如钱梦龙老师所言:“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即是"对话"。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中,"对话"涉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自己的对话。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我们尝试以"对话"作为衡量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的一种视角,着重探讨语文教学中"对话"的概念、内涵及达成条件,并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展开探讨。一、初中语文教学"对话"的内涵与层次性(一)初中语文教学"对话"的内涵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认  相似文献   

15.
孙文琴 《山东教育》2012,(Z4):60-61
文本解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等)的内容和意义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教师文本解读得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这里谈一谈文本解读的几种策略。一、走进文本文本解读是对文本逐步走进的过程,从陌生到亲切再到创新。首先,要善待文本。犹如观察的视线,对文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视",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应多一些文本,少些架空分析、少些课外文献、少些  相似文献   

16.
在儿童写作的全过程中,"教"的存在不容忽视。从文章产出的过程去观照儿童写作教学,发现在写之前的准备时期,"教"就应该存在。此时期是广义的"教",主张"教"附着于日常。在开始写时,"教"有极大的存在价值,我们称之为"教学进行时",主张教伴随写的全程。在写作初胚完成后,"教"依然有独特的空间,"教"应服务于文章品质的提升,"教"助写力争上游。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以准确、具体获取文本有用信息为目的,即文本写了什么.而"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以及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感悟文本的表现形式,即文本怎么写的,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教学中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有密切联系,但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8.
赵榜飞 《考试周刊》2013,(29):39-39
<正>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有效的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师生在有限的课堂内,取得较大的效益。其效益对学生的成长、祖国及世界的未来是安全的。简单地说有三性:时限性、收益性、安全性。在宝贵的课时内,没有明显的收益不算有效,即使有点收益,但对人类是不安全的因素,也不算教学有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使学生"能听会读,能说会写"。当然,"能会",要得体,要符合正确的思想、高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基本都以教师讲读为主,穿插一些简单的写话训练,"写"是一种"任务式"的存在,是一种"人为"的写,而不是学生的自我诉求。教师可以尝试依托文本,选择创意读写点,通过"说"为学生进入文本深处提供一条路径,通过"写"触动学生心灵,让"写"成为学生阅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练习写"而写。本文从"文字、图画、兴趣点"三个层面阐述低年级写话训练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操作策略以及实施效果,利用"读写点",努力试着在学生心灵世界与文本之间构建桥梁,带领学生一同去文本中探寻奥秘,继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和阅读力,使其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从教以来,一直在思索:小学作文教学之路该如何去走?在不断地实践、思索、再实践、再思索之后,我觉得,成功的作文教学至少应走过三重境界:会写一乐写一享写。简单地去走,走好每一步,便是不简单。一、会写——作文教学的第一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