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凤  罗雪 《科技管理研究》2014,(10):112-116
完善合作社内部知识共享机制是提升其竞争力与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合作社内部知识共享过程本质上可视为知识市场交易行为,利用知识市场理论,从知识交易主体、知识交易客体、知识交易平台、知识交易规则4个市场要素对其知识共享机制进行剖析,分析阻碍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而完善合作社内部知识共享机制,以提合作社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江积海 《情报科学》2005,23(9):1292-1296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知识交易机制对交易绩效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影响知识交易机制选择的因素,同时,借助博弈论模型分析知识交易的不同绩效结构产生了资源投入的不同激励,并进而影响交易机制的动态演进,以期引导企业优化设计其知识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3.
企业问知识交易市场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交易是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基础,而知识交易中的市场机制更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就此从影响知识交易的知识特性、交易过程.交易环境这三个主要方面出发,对知识交易市场机制的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发现,知识的交易性受知识本身以外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中的知识交易与定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供应链中知识的无偿共享通常难以实现。而传统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由于假设知识获取无成本也难以有效解决此问题。因此,在供应链中引入知识交易机制,详细分析供应链中知识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发生的交易行为,重点依据知识的不同分类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角度对定价模型进行研究,力图从交易机制的角度完善供应链中的知识市场框架,从而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在联盟企业中,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这两种治理机制对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交易机制对显性知识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而关系机制中,中介通路对显性知识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个人关系则对隐形知识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命题.  相似文献   

6.
李瑶  刘婷  薛佳奇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45-1853
 研究了制造商采用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对分销商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以及在不同程度的环境不确定性下,两种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影响效用的变化,并对比了两种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应用多层次回归模型对来源于196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都促进了知识转移的进行,随着环境不确定程度的增加,交易机制中契约对知识转移的正向作用减弱,而关系机制对知识转移的正向作用加强,此时,采用关系机制会更有利于知识转移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都市圈创新系统的知识管理模式必然区别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都市圈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的相应规律和演化路径可以对都市圈创新行为、创新能力进行全新梳理和解释提供理论支持和分析框架.在界定都市圈创新系统知识管理机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管理机制模型,剖析了知识创新机制、知识传播机制和知识扩散机制等三大机制的内涵.研究表明,知识创新机制是知识形成的螺旋型累积结构,知识传播机制可以优化知识共享和知识学习的效果,知识扩散机制服务于知识交易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唐炎华  石金涛 《情报科学》2005,23(5):641-647
本文对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主体构成、价格系统、市场信号等基本构架进行了描述,对不同的交易方式,通过建立相应的交易优化模型,阐述内部知识市场交易的动力机制,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交易变得越来越普遍.给出了知识交易的定义,通过和一般交易的对比研究,获得知识交易的8个经济特征,这些特征是进一步研究知识交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企业理论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交易观与能力观企业理论的要点和实质的基础上,引伸出企业理论对知识管理的启示:知识管理中机会主义防范机制的设计,知识整合方法的选择以及知识创造中组织文化的培育等。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交易机制的模型建构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戴俊  盛昭瀚 《预测》2004,23(4):48-51,19
基于Davenport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理论,分析了企业内部知识运行的交易特征,指出知识运行的本质是知识的交易,以Holstrom和Milgrom的委托代理模型作为定量分析工具,引入知识交易意愿度的概念,对模型进行了改造,构建了需求拉动式和供给推动式的二种知识交易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二种知识交易模式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模型的管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知识转移的效率:知识特性和内部知识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知识转移的效率取决于知识特性和转移当事人感知到的交易的平衡。显性知识的转移采用结构化的、技术驱动的转移方式效率较高;隐性知识的转移需要转移方和接受方的反复互动才能完成。内部知识市场作为一种知识转移机制,在组织的适当调节下,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界定知识与知识商品化的基础上,阐述知识共享与知识交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知识交易的必要性,探讨高校与企业进行知识交易的三个模式,最后对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知识交易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品价值测度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产品的特殊性入手,评价知识产品的价值,并对知识产品的价值形成机制、价值结构、交易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讨论了知识产品价值测度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交易已经实现.本文从知识的网络交易视角出发,对网络知识交易模式、知识产品定价以及市场信用制度这些影响互联网知识市场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了阐释,并结合"百度知道"这一网络知识交易平台的案例研究,在对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交易模式多样化,现实货币交易,构建信用指标体系,建立信用评估模型等一系列促进网络知识市场高效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博弈论的知识溢出效应解构及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颖 《情报杂志》2008,27(1):35-36,38
知识交流与交易实质是双方声誉与利益博弈的过程,此过程存在着主动或被动的知识溢出效果.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对知识溢出的过程、方式、效应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构建了知识溢出的声誉博弈解释模型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和总结基于知识链的开放式创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一种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服务体系的概念,揭示该知识服务体系的内在结构特征,以及联接不同参与主体的协同机制、交易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给出实现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服务体系的关键技术,构建基于维基的协作式本体注记技术的交互式创新平台,从提供知识服务视角为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开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吸收能力的知识市场交易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知识的流动和交易日益频繁,因而知识吸收能力的强弱则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背景下,引入了吸收能力这一参数,改进知识交易模型,运用新得到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知识需求方吸收能力的大小与知识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模型应用于现实问题中,验证了结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濡染模型,将技术购买及网络嵌入变量引入区域知识生产函数,基于我国2006-2010年省际技术市场交易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际技术购买、网络嵌入与区域专利产出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研发投入、知识存量等要素相比,省际技术购买对区域创新产出未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2)技术交易网络嵌入的凝聚力机制对区域专利产出的影响不显著,而网络嵌入的结构对等机制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各区域主要通过模仿网络结构相似区域的创新行为获取知识溢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及区域创新政策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字图书馆知识商品市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汪琼 《情报杂志》2003,22(1):13-15
知识商品市场是实现知识商品有效配置和交易的场合,是整个社会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作为高效的知识组织、管理与应用体系,充当知识商品市场是其重要职能之一。数字图书馆知识市场具有明显的特征和完备的功能,并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市场调节、宏观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市场功能。数字图书馆知识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