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书     
  相似文献   

2.
《春秋繁露》单行本是其流传版本的一个最重要的系统,目前尚缺少较为全面的概述。本根据所见单行本及相关献录,对《春秋繁露》现存单行本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考察。现存最早的单行本系宁嘉定四年江右计台刻本,此本为后世诸本之祖。明刻主要有四个比较重要的本子;清代最重要的本子是武英殿聚珍本。本认为宋本与殿本是研究《春秋繁露》最重要的两个本子。  相似文献   

3.
介绍妈祖经书及其在台湾的流传情况。重点述介近现代台湾民间几部妈祖经书的产生时代背景和内容大要,指出妈祖经书的教化功用以及它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文本”是以版本的形态存在的.不能“但见其书有字即读”,只管“文本”不管“版本”,“版本”不等同于“版印之本”,“本”的种种问题几乎都来源于“版”.古代小说有其特殊性质,版本研究是古代小说研究的基础,也是对古代小说作出历史和审美评价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文本不同,法律文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选择恰当的翻译原则。在文本类型的视角下,结合教学案例去探讨法律文本翻译原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翻译原则以及其在翻译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德育与封建专制的意识形态并不总是形成共谋、共存的关系。从儒家德育与封建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来分析,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儒家德育:一是前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没有成为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它与专制权力保持着距离;二是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与封建专制权力形成了共谋关系,最终成为了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三是后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从封建专制权力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成为一种更为纯粹的品德教育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儒家德育对于现代道德精神和现代教育的适应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它们也将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现代命运。  相似文献   

7.
《元氏长庆集》唐本百卷已亡,佚篇尚存于《唐粹》、《苑英华》、《才调集》中。宋代重编为六十卷本,有闽、蜀、浙刻。今蜀刻已亡,只存闽、浙两种宋本。有称为残宋本蜀刻的,实是闽本之误。明代各个重刻本都出自浙本,亦无出自蜀刻之书。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语篇的书面形式,是译者认知语篇功能的基础。文本类型理论为翻译标准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翻译质量评估具有指导作用。不同的文本类型构成其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功能、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等。显然,我们要依据文本类型构建不同的翻译标准,为译文评价提供依据,以体现翻译评价标准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将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引入对翻译单位的探讨。从莱思三种文本类型的语言功能、语言特点、文本焦点和译文目的出发,探讨了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中界定翻译单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诗集传》是苏辙的主要学术作之一,在《诗经》研究史及宋代蜀学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考证了苏辙《诗集传》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情况,认为《诗集传》是贯穿苏辙一生的学术作,并结合版本源流情况比较了各版本的优劣,突出了《诗集传》在苏辙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经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两汉经学的反动。二者的不同表现在治经目的、治经态度和治经方法上:一为治世,一为治心;一讲究师法、家法,一偏向疑经、辨伪;一重训诂,一重义理。同是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又有分歧:朱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陆学认为“心即理”,只要“格心”便可知理,不必读经,更不必费心于经注和考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不仅极具宋学特征,而且典型地反映了陆九渊心学思想指导下的治经态度和方法。弄懂这句话的涵义,不仅有助于了解宋学特征,而且更有助于从本质上把握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内涵,从而对其做出恰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汉代经学与藏书相互促进,经学成为汉王朝政权统治的工具,并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经学治世与藏书文化,对经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治国安邦的神圣准则和重要依据,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满人,亦非常重视学习儒学经典及广用儒臣.上至皇室诸王,下至八旗生员,经学专才辈出,撰有多部经学论著.涉猎范围遍及《五经》《四书》等,而尤以对易学的广研精索及理学的体察践求为著.满人对经学的崇尚与翻译引致小学的昌大繁盛,其中对满文的辨析考释又让他们尤为热衷.学风上趋兼采,重实证,则颇现朴学思潮之波及.  相似文献   

14.
无论从思想还是从学术层面而言,儒学在魏晋仍然具有无可置辩的话语霸权,因此儒家诗学也毫无疑问成为影响魏晋诗学的主要元素。汉儒关于诗歌美刺的社会功能、比兴讽谏的艺术特征、情志合一的生成理论、崇尚雅颂的审美蕲向都对魏晋诗学产生了直接影响。但是,随着儒学的式微、玄学的勃兴、佛教本土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魏晋儒玄释三家并峙的文化格局,从而使经学与诗学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或经学衰微,以儒学为底色的诗学比较兴盛;或经学繁荣,而以儒学为底色的诗学又处于退隐状态。只有西晋初期经学与诗学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学的初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宋初大儒的学术、思想或从横向,或从纵向对周子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宋初各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宋初的学术发展是周子理学产生的文化、学术背景,而周子理学正是宋初各家学派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学的初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宋初大儒的学术、思想或从横向,或从纵向对周予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宋初各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宋初的学术发展是周子理学产生的文化、学术背景,而周子理学正是宋初各家学派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西汉帝王与帝王之学及经学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汉经走向朝廷与帝王重视儒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初承袭秦法,执行“以吏为师”的思想路线。到汉武帝时,儒学战胜于朝廷,开始显露出“以师为吏”的政治端倪。经学是汉代的帝王之学,以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为分界线,经学显示朝廷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西汉帝王从经师受业自惠帝开始,武帝以后,经学成为官学,经师与帝王的关系空前密切。是时,经师任太子太傅或太子少傅为常职,昭帝时蔡义以人主师拜相,开西汉人主师为相的先例,此后,人主师为相遂成惯例。尊重经师,以经治国是西汉武帝以后政治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版本学是国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宋代出版印刷业的繁荣昌盛直接影响着其发展。宋代出版传播的发展使得版本学这一学科在宋代得以确立,并有诸多表现。通过对其研究,从侧面管见宋代历史文化风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清代四川经学著述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无论从经学家还是从经学著作方面观察,经济、文化发达的成都、重庆、资州都是前“三甲”;而就这三个地区的内部各县而言,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在晚清时期也出现了经学研究的风气,如酉阳州。虽然晚清四川经学出现了相当大的转机,但从总体上看,清代四川经学与江、浙、皖等省的差距还是比较显著的。究其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四川僻处西部,学术信息不灵,新的学术方法、学术热点的传入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从清代四川经学研究的状况看。缺乏开一代新风的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20.
宋代理学家的诗文记录了他们面对人生挫折和天地万物的态度,二者呈现出的共同之处便是源自于"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的中和从容之境。前者表现为以"志胜气,义处命"的涵养胸襟化解苦闷,将愤懑悲恨转换成中正和平之音,从而体现出平正从容的格调气韵。后者则因打通了物我的阻隔,故能以物观物,在寻常的生活和物事中体悟天理,其价值就在于平淡从容之中蕴含着对"理"或曰"道"的真切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