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首先运用预算软约束理论时我国高校巨额债务产生以及政府救助行为进行了解释;其次,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高校预算软约束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负担造成了公立高校预算软约束,并由此导致了高校超量贷款;最后,提出改善高校预算软约束不应通过剥离高校政策性负担来实现,而主要应通过分散高校政策性负担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的软预算约束与财务自主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预算约束软化意味着高校财务自主权与学校最终承担的财务责任不对称,学校及其决策者不能最终承担学校运作的财务后果。如果让学校拥有从市场融资的独立决策权,会导致学校过度贷款、过度支出。公立高校从市场融资的权力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管制,原则上高校不能拥有自主从银行贷款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3.
曹淑江 《江苏高教》2006,(1):37-39,45
本文认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存在软预算约束现象,把软预算约束的概念和理论引入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校财务自主权与学校所最终承担的财务责任不对称,会导致学校过度贷款、过度支出,应该严格限制高等学校的贷款权限。  相似文献   

4.
公立高校银行贷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研究了我国高校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利配置和还贷责任分配的法律问题。由于公立高校预算约束是软的,如果赋予公立高校银行贷款的独立决策权,必然导致学校贷款过多、支出随意等现象。高校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必要时政府应该取消高校法人的这种独立决策权。公立高校法人没有充分的独立的财产支配权,公立高校不能破产,政府必然补充承担高校法人银行贷款的连带责任。应该完善法律,进一步明确高校法人享有的民事权利、承担的民事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5.
高校预算软约束的制度成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出现的集体性财务困境,提出预算软约束才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投入不足只是表层诱因.基于预算软约束对解决高校财务问题的重要性,笔者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预算软约束的制度成因:高校服务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及其职能垄断;所有权制度和政治制度协致作用形成的政府与高校的实质隶属关系;高校领导人的目标激励体系错位.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目前我国高校预算软约束的内在和外在制度成因(非行为人制度)、组织制度成因(行为人制度).针对这三点,从高校合并、贷款自主权、高校领导者任职等方面为高校预算软约束治理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国家助学贷款虽然具有政策性特征,但它的经办银行是商业银行,执行的是正常的市场利率,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由商业银行承担,因此国家助学贷款不是政策性贷款。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省政府对国家助学贷款所承担的支出责任与它们的收入能力不相匹配,因而需要中央政府在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补偿性贷款 ,是一种政策性贷款 ,是一个政府与银行共同承担了贷款风险的困境决策贷款。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我国地方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是导致它们软预算约束与教育浪费问题的主因.政府一方面向地方高校下放办学自主权、贷款自主权;另一方面又对地方高校采取实质性的行政管理,使得地方高校及其领导干部产生"投资扩张"的激励,进而引致教育浪费.文中以近些年湖北省地方高校的发展为例,论证地方高校在"扩张"过程中的教育浪费现象和过度负债问题.最后建议,政府一方面应扮演中立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不对地方高校的债务承担任何义务;另一方面应向学校投入偏向性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的特色办学.另外,高校内部管理实行一般性事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分开,匹配财务权力和财务责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校贷款规模的扩大,贷款的风险也与日俱增。由于公立高校法人没有充分独立的财产支配权,公立高校不能破产。当高校存在巨大贷款风险时,政府必然补充承担高校法人银行贷款的连带责任。笔者认为防范高校贷款风险向政府转嫁应该从完善相关立法以加强对高校银行贷款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建立高等教育战略预警系统,完善其功能下的高校贷款预警指标体系;公开高校财务状况,建立高校还款信用档案;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等几方面进行,以控制高校贷款风险向政府转嫁。  相似文献   

10.
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沈华  沈红  黄维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38-43
各国在研究学生贷款的偿还问题时,对学生所承担债务负担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还款负担的轻重是衡量学生贷款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学生的贷款偿还负担进行国际比较,并对我国学生的还款负担作了实证分析;在阐述影响还款负担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模型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Policy burdens of HEI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lead to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SBC) and the excessive loans of HEIs. Sin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incentive are incompatible, policy burdens will result in the adverse selection of the president, and the excessive loans and low efficiency of HEIs. When HEIs are with policy burdens, the government’s restriction of the loan autonomy of HEIs is usually a hypo-optimiz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The key to hardening budget constraint of HEIs is to free HEIs of policy burden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Gaodeng Jiaoyu Yanjiu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7, 28(9): 37–42  相似文献   

12.
扩招后中国高等院校的贷款融资行为与财务运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银行贷款现象推动了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市场化趋势。贷款收入已成为继政府拨款、学杂费收入之后,我国高等院校筹措资源的第三个主要渠道。本研究采用相关数据收集分析和实地调研考察的方式,对高校贷款融资选择的成因、高校财务运作特征、负债规模与高校财务运作特征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扩招后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减弱和学生数量剧增所导致的经费需求急速膨胀的双重压力之下,高校举债运作是在政府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共同利益契合的体现;第二,高校贷款推动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再分化和机构间差距的再生产;第三,通过高校负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负债规模不仅受到高校类型、学术卓越性、学生规模的影响,同时与高校财务的健全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农民负担可以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由于城市偏向政策导致农民隐性负担沉重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对农民在医疗卫生保障方面的隐性负担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来探讨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Expansion of high education in Vietnam will be undermined without an effective student, loans policy to assist with tuition and living costs. We show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issue is by, constructing a hypothetical loans system and calculating repayment burdens (RBs) (the proportion of, a graduate's income required to repay the debt) for male and female in four different parts of Vietnam, and with respect to two levels of loans. Importantly, the exercises examine RBs across the whol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using unconditional quantile techniques. We find that RBs involving loans for, tuition only are likely to lead to significant RBs for poor graduates, with much higher loans being, associated with critical financial difficulties for perhaps the majority of debtors. This will result in high, default rates and consumption difficulties for borrowers, implying strongly that a student loan system, with such high RBs is unlikely to be successful in Vietnam.  相似文献   

15.
The reemergence and growth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over recent decades. Against a macroeconomic background of decentralization, this phenomenon is essentially fuelled by a broad spectrum of political and socioeconomic forces. This study sets out with the primary aim of discussing the current policy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fa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private HEIs based up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roperty ownership rights. This is undertaken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HE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case studies on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private HEIs in China (accredited private universities,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Sino-foreign colleges).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on the key issues aimed at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such institutions; these include transfer rights, income rights, government subsidies, access to bank loans and tax-exempted social donations. The government in China has adopted an incremental approach to the regulation of th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thereby providing ad hoc solutions to problems encountered along the way; however, within a mutually understood framework of action, a system of clear property ownership rights is essential to the practical coordina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economic actors.  相似文献   

16.
负担和竞争是义务教育的正常现象,而负担过重和过度竞争才是要解决的真问题。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教育具有产品标准化、信息不对称等易引发过度竞争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在于教育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由国家承担主要的教育成本且资源分布不均,促使个体通过牺牲式教育抢占更多公共教育资源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却导致国家集体利益的损失。其直接原因在于,代理人缺乏对儿童健康成长的认识,把额外争取到的公共教育资源视为牺牲式教育的补偿,而且为防止孩子年龄增长导致的控制能力减弱,代理人更加倾向于在儿童学业初期就施加过重的负担以“打好基础”。“双减”政策与《家庭教育促进法》可以全空间约束过度教育竞争,但也随之产生了约束有效性和约束成本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防止“双减”政策产生限制竞争却抑制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生资助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对中日美3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机会未必在同步增长,他们需要政府的资助。另一方面,教育规模的扩大又严重压迫着财政支出。各国都处在解决机会均等和财政负担的困境中。本文将讨论学生资助的相关理论,比较多样的资助制度,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英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耀丽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103-107
问责制是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或个人监督公立高校资源使用情况和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在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高等学校需要回应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的问责要求。然而,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提出的利益诉求不同,对各种不同的要求作出回应也给高校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出了有效问责的四个原则,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由适度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多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有效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银行贷款过度增长的同时,也对银行尤其是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把这些负面影响减到最低点,文章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