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全程教育实习法作为一种大教育实习观 ,提出了对师范生在校期间进行全过程教育实践的基本构想 ,把教育实习的内涵加以扩大 ,将学生从教意识的培养和教学技能训练贯穿到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实习短期行为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扭转了教育实习长期所处的被动局面。作为探索 ,我们结合全程教育实习法的基本思路 ,构建了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为目的“准教师诱导训练模式”和以探索创新教学法为目的的“教学案例引导训练模式”,本文仅介绍“准教师诱导训练模式”的研究成果。  二、指导思想依据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进红 《广西教育》2015,(7):174-176
实践反思是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捕捉教育教学经验的意义重建过程,是准教师或新手教师成长为一个熟练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中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反思日记、教育叙事、档案袋记录等渠道去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3.
实践反思是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捕捉教育教学经验的意义重建过程,是准教师或新手教师成长为一个熟练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中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反思日记、教育叙事、档案袋记录等渠道去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4.
刘强  马颖 《中国教师》2012,(7):48-51
<正>一、导论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准教师从理论走向实践、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如何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是摆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在影响教育实习的众多因素中,教育实习环境是影响实习教师实习效果、形成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支持性的教育实习环境,如实习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对准教师教学失误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大学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世界趋势,大学教育之共识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统一,但是,以往“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分歧、当前“专业化与解制化”的争议,始终牵伴着各国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之路,也困扰着教师培养模式的选择,甚至陷入教育伦理困境:一些大学倾向以实习课程来增加职前教师的教学经验,却无法避免其教学行为失误给予中小学生的消极影响。秉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原则,系统梳理大学介入教师教育的历史,重点考察教育研究与职前教师培养的关系演变,尤其聚焦教师教育大学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即教育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的割裂问题。作为以培养教师为主责的师范大学,借鉴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开启的“意识-经验”关系新视域,重构大学视域教师教育改革的方法论,关注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理论-实验-实习”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习管理政策权威不足,教育实习管理制度之间缺乏关联性,教育实习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教育实习管理体系趋于封闭,是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中最为根本的问题。研究表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和“主动性”,要重新寻求并确立教育实习变革的价值取向。应从提升格位,构建教育实习制度的依法管理;全局调控,完善教育实习管理的规范;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实习管理的创新;引进问责制,构建教育实习管理的责任体系;建立与完善实习教师制度,使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发展一体化这五个方面提高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准教师在教育实习中表现出教学监控能力弱的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高师院校对培养准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欠缺。高师院校要思考的是如何构建多元化实践空间以培养准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为准教师提升教学监控能力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准教师”能否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教育实习管窥师范生职前状态,梳理了师范生从师意愿、从师技能、教学理念、实习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和有待改进之处,分析原因并提出了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技能训练等四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准”的意思是预备或者非正式,本文所述准教师指有教师资格,但还未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的非正式教师。准教师“再实习”,专指大学毕业生与学校签订了就业协议书之后,在正式工作之前的一段时间,用人学校安排准教师“再实习”,帮助准教师进一步跨越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间的鸿沟,为准教师顺利走向课堂教学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育学院的附小,我们每学期都要接待数批“准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实习工作。实习结束后,照例要开座谈会,实习教师畅谈感受,在职教师为他们答疑解惑。以往,作为“老教师”的我,应答实习教师的问题可谓驾轻就熟。可本学期,“天真”的实习教师经过对比后提出的三个“为什么”,一时竞让我难以回答。事后反思,感受良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梁燕葵 《双语学习》2007,(9M):28-29,31
“四步进阶法”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实习模式,把教育实践循序渐进地分为“经常性认识见习、模拟实习、尝试性实习和准教师顶岗实习”四个步骤,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达到了强化实践的目的,使教育实践有了更充分的时间保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职场训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锻炼”,是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于这个训练环节,传统的概念是“教育实习”。以“职场训练”概念来替代“教育实习”概念,教师的职前培养,包括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锻炼,应根据“职场”的要求来重新设计。在“职场训练”的概念下,师范生教育实践锻炼的目的、任务、内容及训练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主要途径。学校进行”准”性化发展.硕岗实习重心下移至学校,实验课堂“准”岗位、校内实训基地“准”车间、校外实习基地“准”企业,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发展为“准”员工。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育学院的附小,每学期都要接待数批“准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实习工作。实习结束后,照例召开座谈会,实习老师畅谈感受,在职教师为他们答疑解惑。以往,作为“老教师”的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是培养师范生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职业精神、促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和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的需要.“顶岗实习支教”与一般的教育实习在功能目的、岗位职责、学生角色体会、管理责任、实习经费来源和实习效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区别.要确保“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顺利进行,必须优化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双导师”制,明确和落实职责,形成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具备良好的教研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和教研能力现状并不如人意。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欠缺,能力较差,并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高师教育阶段为师范生打下教研基础、培养他们的教研能力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承担起培养(准)教师教研能力的重任。正确把握教研能力的内涵,探求培养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学教学技能实训”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高师教育中的必然环节与师范生教研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在师范生入职初期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最终优化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教研能力培养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教研能力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全程教育实习法体现了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和技能训练的全程性,构建的”准教师诱导训练模式”借用杨似诱导理论,以优秀教学法研究成果为蓝本,通过“启迪-诱导-演练-规范”,实施师范生准教学行为诱导训练,对社会转型期高师教育实习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校外实习直接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了学生自主联系、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开放式实习基地三种“准就业”实习模式,建立了一批“准就业”实习基地,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推动了学校“产教结合”,特别是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与勤工俭学相结合,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顸岗支教”是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发展、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养质量的一种互利双赢的教师教育模式。“顶岗支教”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从农村学校发展的角度审视,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项岗支教”存在着一些缺陷——“实习支教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欠缺。为保证“实习支教生”的质量,满足“顶岗支教”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需调整对“实习支教生”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9,(2):152-155
民族地区顶岗实习师范生直接被定位为"准教师"的做法,在短期内缓解了这类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紧缺的现状。顶岗实习师范生定位为"准教师",如定位不精准,将会使其专业伦理养成面临困境。"精准定位",有利于教育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专业自觉和优良品行,促使民族地区努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