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词里包含潜台词,没有潜台词的台词是不完整的,潜台词蕴含着台词的深层意思与价值。当演员在体验和表演剧作人物的时候,应该理解作者在写剧本台词时的思想,以及台词里蕴含的深意。演员要自己挖掘出台词中的潜台词,并且把作者的思想以及人物的情感表达出来。潜台词同样也是人物的心里依据。  相似文献   

2.
所谓“潜台词”就是潜藏在人物台词之中的真正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但在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词字面底下不断流动着.随时都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  相似文献   

3.
所谓"潜台词"就是潜藏在人物台词之中的真正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但在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词字面底下不断流动着,随时都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一个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一定数量的戏剧、电影作品(初、高中各一个单元)。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类教材,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堂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就戏剧、电影作品在教学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层面——潜台词的教学,谈一些认识与体会。潜台词,是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领域里的一个术语(实际应用要比这些领域大得多)。它指的是角色台词的内在根据与目的,以及隐藏在台词中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意。这就是说,潜台词是剧本台词的潜在内容,它包括角色表演台词时所持有的内心根据与目的,也包括台词本身所带来的意思即言外之意或未尽之意。台词的这两方面内容正是我们进行剧本教学在潜台词层面上  相似文献   

5.
潜台词,顾名思义就是深藏在台词之中未公开表达出来的话语即言外之意。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台词流露表达出来的。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有时一句活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竟然是完全相反的,如:“你真行啊”。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称赞夸奖你能干聪明有办法、事情办得好等等,但是也可以赋予它含意完全相反的潜台词,说你愚蠢无能干出这样差劲的事情,把事情全办糟糕了等等,其真正的动机是嘲讽讥笑责备。  相似文献   

6.
潜台词,原是戏剧、电影的一种表现技巧,其特点为:台词虽然包含有明确的实质内容,却故意将其真意“潜”去。观众透过这些含蓄的语言,由语及义,可以明了台词所包含的潜在的含义,却又留下思考咀嚼的余地。潜台词具有独特的语言效应,一段耐人寻味的潜台词,常常“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拍案叫绝,作品往往也为之生辉增色。  相似文献   

7.
×××问:“老师,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和练习’中提及人物的‘潜台词’,什么是潜台词?有什么作用?”台词是戏剧中的人物语言,主要有对话和独白。所谓“潜台词”,就是潜藏的台词、无声的台词,即人物没有明白说出的语言,是要靠听众或读者去领悟的话外意、弦外音。《〈陈毅市长〉选场》中,人物的不少语言就具有丰富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8.
潜台词,顾名思义就是深藏在台词之中未公开表达出来的话语即言外之意。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台词流露表达出来的。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有时一句话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竟然是完全相反的,如:“你真行啊”,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称赞夸奖你能干聪明有办法、事情办得好等等,但是也可以赋予它含意完全相反的潜台词,说你愚蠢无能干出这样差劲的事情,把事情全办糟糕了等等,其真正的动机是嘲讽讥笑责备。生活中人说话的动机意图不同,其潜台词…  相似文献   

9.
在戏剧中,剧中人物的语言往往是含蓄的。一句台词常常包含很多潜台词。所谓“潜台词”,指的是那种表面看来很平常,但其容量极大,包含有潜在的事件、潜在的行动、潜在的思想感情的语言。这种台词能够唤起观众或读者的丰富想象,使他们以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为依据,设身处地从有限的台词中去领会那无限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意义。所以我们阅读戏剧文学,不能只从台词的表面意义去理解,而要深入挖掘潜台词,把握言语行动的具体思想內容,即这句潜台词使人物产生怎样的思想、行动。例如关汉卿《窦娥冤》中的窦娥临刑前所唱的“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就有丰富的潜台词。本来窦娥受害,她要痛骂的对象是张驴儿及官府,但这时她却直斥“天地”,这里有好几层含义:一是表明我窦娥冤  相似文献   

10.
潜台词是戏剧、影视中人物的表演技巧术语,语文教材中这样对它进行了诠释:台词含蓄的意思.具体地说,潜台词是指角色的内在实质,包括其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明晰潜台词的内在意义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本文分析了语文教材中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11.
经典话剧《雷雨》,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潜台词很多,读者通过揣摩这些潜台词更能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所谓潜台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爱好《雷雨》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当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后,  相似文献   

12.
《雷雨》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这除了它叙述的故事耐人寻味、情节扣人心弦、塑造的人物各具特色之外,与它台词的艺术性密不可分。《雷雨》的台词充分体现了语言的表现力,精炼含蓄。重点探讨《雷雨》台词重复、双关、潜台词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命题者的话     
潜台词出自戏剧,是指演员在演唱台词时,故意不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揣摩能领悟出来的言语。潜台词能够使语言表达取得委婉含蓄、幽默讽刺、绵里藏针等艺术效果,现在,人们在各种场合因各种原因都会使用潜台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便明说的  相似文献   

14.
歌剧《江姐》是新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优秀剧目之一。本文结合笔者饰演"江姐"的舞台实践,对这一角色台词的艺术表达进行探究。首先从认识形象、记准台词、体验情感三方面对"江姐"台词进行分析与把握。接着从重音、停顿、语调的变化,"对手"间台词的衔接分析了"江姐"台词的处理与表现。最后论述了"江姐"潜台词的挖掘与呈现。  相似文献   

15.
经典话剧《雷雨》,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潜台词很多,读者通过揣摩这些潜台词更能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所谓潜台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戏剧只能让为数不多的生活场面在舞台上直接表现,而对于过去曾有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通过人物对话间接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戏剧的语言更加精炼。有时,在精炼的台词中,要刻画人物复杂多变的感情世界,语言的负担是很重的,潜藏着更多的含义或弦外之音,这就是潜台词。潜台词的出现,使戏剧台词顿然生辉。它更含蓄、更细腻、更深厚、更能刻画个性,掀起观众(包括读者)的感情波澜,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雨》之所以在国内外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妙语连珠——运用了众多的潜台词,使《雷雨》成为语言艺术的杰作。节选课文概括起来,基本上有这样几类潜台词:  相似文献   

17.
一次,全国优秀售票员李素丽动员一位姑娘为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但对方对让座者没说感谢话。她便逗着孩子说:“阿姨这么累,还给你让座,快谢谢阿姨!”抱孩子的乘客听出李素丽话中的言外之意,马上弥补了失礼。李素丽这话说得巧妙,得体,就是因为运用了说话中的潜台词。潜台词原是戏剧、电影表演技巧的用语,指角色台词的言外之意。说话中的潜台词,是指说话人要说又未直接说出的话,这些话虽没完  相似文献   

18.
潜台词是戏剧、影视中人物的表演技巧术语,语文教材中这样对它进行了诠释:台词含蓄的意思。具体地说,潜台词是指角色的内在实质,包括其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在戏剧、影视等作品中,人物的意志、情感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热闹的课堂教学,但数学教学必须围绕其本质而进行,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哲学中有句话:潜台词比台词更重要.本文通过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对数学的教学和认知应透过雕琢多变的形式回归数学的本质,优化高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热闹的课堂教学,但数学教学必须围绕其本质而进行,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哲学中有句话:潜台词比台词更重要.本文通过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对数学的教学和认知应透过雕琢多变的形式回归数学的本质,优化高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